最近東歐那邊鬧翻了。作為對歐盟一系列制裁的反制,白俄羅斯打起了難民牌,向中東放開航空,將大票“心向自由”的中東難民接到境內,然後指導他們奔向白俄與波蘭、立陶宛等歐盟國家的邊境,並由“志願者”們送上老虎鉗等工具,助其衝破歐盟在邊界設立的鐵絲網,奔向他們心中的天堂——德國、法國、北歐。而歐盟這邊,則是嚇得目瞪口呆,匆忙派兵阻截,奈何邊界漫長,顧頭顧不得尾,現在可以說是焦頭爛額。
這真的是挺搞笑的。這幾年,好像難民已經成了周邊國家反制歐盟屢試不爽的王牌。前有土耳其三天兩頭以放難民相威脅,現在白俄羅斯也有樣學樣,而歐盟卻對此束手無策。
為什麼會這樣,說白了還是歐洲,或者說整個西方自作自受!
二戰後,隨著英法傳統列強的衰落和殖民地民眾的民族意識的覺醒,紛紛開始反抗宗主國,大幅抬高殖民成本,這種情況下,傳統殖民模式逐漸瓦解,亞非拉殖民地在戰後獨立建國。
但傳統殖民地模式雖然玩不下去了,歐美對亞非拉的強勢地位,以及剝削需求依然存在。所以戰後,殖民模式由過去直接佔領統治的硬殖民模式,轉為以經濟滲透控制的軟殖民模式。
與軟殖民模式相配合,西方開始向全球輸出現代西方模式。而這些現代西方模式中,最重要的就是兩點——西式民主制度和自由、平等、人權高於主權等普世價值。透過西式民主制度,避免中央集權,防止強勢本土勢力憑藉政治力量阻擋西方資本的經濟滲透;透過自由、平等、人權高於主權等普世價值,削弱民眾對國家和族群的認同。與此同時,西方憑藉自己在物質層面的強大,將自己打扮成人類的燈塔,進而成為全世界民眾心中的光明化身。
有了這兩手,基本上西方資本就可以暢行無阻地收割了——它們在面對落後國家民族資本時擁有巨大的實力優勢,落後國家要想不被它們滲透控制,只能靠政治力量強行阻攔。但由於西式民主制度的制約,以及西式普世價值的洗腦,落後國家不可能出現強勢且長期穩定執政的政府;同時,落後國家的民眾,由於長期被西方精神洗腦,所以更認同和嚮往西方,族群凝聚力不足。這種情況下,除了中國等少數國家,亞非拉絕大部分國家,都不可避免地被西方資本控制滲透,自然也就難逃階段性的持續收割。
但凡事有利有弊。西方玩這一套,對自己也是有隱患的。其中隱患之一就是,當你用燈塔形象搞普世宣傳,讓全球民眾對自己迷戀嚮往的同時,也大大增加了他們投奔西方自由世界的慾望。
當然,這個也不完全都是壞事。對於資本家和高階技術人才移民,西方還是歡迎的——畢竟這些人總量有限,素質較高,進來後也能很快融入西方文明,最關鍵的是這幫精英的移民,能給西方帶來大量的利益。
但普通人移民,那就是另一碼事了——這幫人不僅不能給西方創造價值,反而會消耗西方的福利,擠壓本土民眾生存空間。
當然,如果移民人數少,那倒也罷了——畢竟前面也說了,凡事有利有弊。既然你要用燈塔忽悠,那免不得會招些阿貓阿狗來聒噪。不過只要總量不多,以西方的體量,也消化得了。何況這幫人也可以廢物利用——一方面填補中低端崗位的空缺,另一方面也是拿他們做榜樣,更好地忽悠亞非拉下層民眾。
但如果人數過多,那就麻煩了——你們來得太多,意味著歐美靠忽悠亞非拉民眾,進而軟殖民當地所得的收益;會逐漸不足以覆蓋接納外來移民所造成的社會消耗。這樣一來,全球普世就成了賠本買賣!
當然,這個在以前倒不是什麼大問題。畢竟投奔西方也是要成本的。過去交通還沒現在這麼發達——所以前往西方的綜合路費其實很高,而且當時全球經濟發展水平也比較落後——貧窮的亞非拉屌絲本身也沒幾個錢。所以他們就算心向歐美,想過去也湊不夠盤纏。其次,早年還是美蘇冷戰,像東歐這些地方都還是蘇聯控制——它本身在極力防範民眾逃歐。最後,由於當時還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全球化的紅利期,亞非拉經濟也在發展,民眾生活也逐漸改善,所以逃亡西方的慾望也沒那麼強烈——畢竟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狗窩。但凡過得下去,也沒那麼多人非要去人生地不熟的西方。
但現在,情況大不相同:首先,交通設施的便捷化和平民化,以及民眾財富儲蓄的提升,讓現在出遠門的相對難度大降——就像白俄羅斯這次大開航班從中東運難民,擱在幾十年前的話,這些難民就算想去,也未必湊的起一張機票;而冷戰結束後,也沒哪個國家拼死拼活地幫西方堵人了——反而巴不得底層多去西方,減少本土社會壓力的同時,還能給國家創造點外匯(畢竟這幫人在歐洲賺了錢,很多還是會帶回來消費,或者寄回來給家人的)。最後,隨著科技革命紅利的殆盡,現在除了中國等少數國家,全球大部分國家的經濟已經陷入停滯,年輕人在當地找生計越來越難,再加上西方長期不竭餘力的向全球播撒自己的“光輝形象”,自然就引發了全球洶湧的一路向西潮流。
當然,如果僅就與此,雖然西方也算是自作自受,總的來說,也還算程度有限——可以總結成為了享受利益,而不得不承擔的代價。最關鍵的是,西方近年來對亞非拉的變本加厲、窮兇極惡,最終導致了現在難民危機的徹底失控。
現在歐美,尤其是歐洲的難民危機,其實很大程度上是源於西方的力量過度使用。而力量過度使用背後,則是西方資本的無底線貪婪。
前面我們已經說過,西方在全球推廣普世價值和政治正確的本質,只不過是借這種手段,壓制後發國家的政府組織力、控制力,瓦解民眾凝聚力和國家民族認同,以便西方收割這些國家的優質資產,源源不斷的從當地攫取利益。正是基於這種邏輯,從本世紀開始,西方展開了一系列行動——剷除伊拉克、打壓伊朗、制裁委內瑞拉、滲透中亞、消滅利比亞,攻擊敘利亞、策動阿拉伯之春、攪亂烏克蘭、威脅朝鮮等等,試圖透過這一系列攻勢,將那些擁有強勢集權、或者親中俄的政府摧毀,替之以分權制衡的西式民主政府,以便西方這股外力的進入和控制。
這種攻勢,至少在邏輯上是說得通的。但邏輯歸邏輯,能否兌現則是另外一回事——它既取決於西方有沒有能力摧毀當權政府;也取決於在原政府被摧毀後,當地局面能否得到控制,西式民主政府能否按照西方的設想建立起來,並維持社會有序運轉。而要達到目的,除了當地國情因素外,也取決於西方能否為此投入足夠的資源。
在本世紀頭十來年,西方的信心還是比較充足的——一方面,冷戰結束後,西方模式成為唯一的政治正確,它的硬實力冠絕全球,體制、意識形態魅力無可置疑。而且當時整體經濟形勢還不錯——就算08年金融海嘯崩了一下,靠著放水發債轉移通脹製造泡沫,又迅速企穩回暖。
經濟基礎有保證,上層建築業有魅力,所以這期間,西方鼓足了勁兒,對全球,尤其是以中東為代表非西式民主國家和地區發動了一連串的洶湧攻勢,征服的征服、制裁的制裁、打壓的打壓,反正就是鋪開了一個超級巨大的場子。
但場子是鋪開了,要把場子鎮住,並平整成自己想要的理想狀態,需要源源不斷的資源投入——這就像風投一樣,必須要所投公司上市,自己才能將前期投入變現,並獲取預期中的回報。
但問題是,場子太大,需要投入的資源太多——尤其是因為政治、文化、意識形態等原因,這些國家的轉化難度很大,耗時太大,成本大高——遠遠超出了西方的預期,更超出了它的承受能力。
而最關鍵的是,鬧到後面,西方自己內部也出了問題——金融海嘯的爆發讓歐美遭遇重挫,隨後雖然靠放水發債恢復了表面繁榮,但這種靠泡沫堆起來的繁榮,終究是不可長期持續的,而且泡沫吹得越大,埋地雷也就越多,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西方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自己內部都快玩不轉了,哪兒還有餘力繼續投入資源改造世界?
所以這幾年,不管是美國還是歐洲,很想著戰略收縮——從以前開闢的戰場撤出來。
但問題是,場子鋪開容易,想收回去就難了。你之前把場子鋪得這麼大,一口氣在這麼多國家點燃了火堆,現在搞了一半又幹不下去,這就意味著前期投入打了水漂。
這也是為什麼西方在敘利亞、阿富汗乃至伊拉克長期猶疑,想退又不能退的原因。這也是西方在伊朗問題上來回反覆的原因——繼續堅持下去玩不起,不堅持又意味著前期投入成壞賬,實在是難辦啊!
當然,隨著自身形勢的越來越惡化,西方最終還是不得不選擇性地對一些國家放手——不然資源投入,實在承受不了了啊。所以阿富汗退出了,敘利亞退出了,利比亞和伊拉克也半退不退,烏克蘭直接攪合爛了就不管了,連帶著對俄羅斯也沒以前那麼強硬。
但問題是,退出雖然可以止損,可又引出了新的問題——就是難民。
本來這些國家好好的——雖然未必發達,但起碼秩序正常,民眾日子能過。可過去這些年,你們西方跑過來一陣攪和,把當地搞得稀巴爛,不僅經濟上一貧如洗,當地政府也喪失了對社會秩序的控制,結果就是造就了一大批難民。
難民沒了活路,那總得有個去處!去哪兒?當然是西方——畢竟他們天天說自己是燈塔嘛。
這就有了難民潮。而與此同時,西方跑過去亂砸一通,既製造了力量真空,引發部分野心家的覬覦——比如土耳其,又引發了一些國家當權政府的緊張和與西方的對立——比如白俄羅斯,最關鍵點是,西方內部的混亂,和一系列對外戰略攻勢的虎頭蛇尾,也讓它們看清了西方的衰落,所以就在與西方博弈時,大打難民牌,對難民潮推波助瀾。
這就有了歐洲今日的局面。美國太遠,隔著兩洋,難民們過不去(當然,老美自有拉美人去禍害——反正拉美也被美國坑的挺慘),但歐洲離中東這個過去二十年的混亂大本營近,所以中東難民潮,就這麼洶湧的奔向了歐洲。
這就是是典型的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畢竟過去這些年,歐洲在推廣普世價值方面是最不竭餘力的——甚至某種程度上比美國還帶勁。
可沒曾想,昔日之蜜糖,今日之砒霜。當年的騷操作,現在卻變成了催命符;再加上這些年歐洲追隨美國,為虎作倀,生生把周邊一大票國家砸的稀爛,當時或許想著是民主光芒普照全球——搞一把現代傳教,然後自己再趁機憑著與中東北非東歐的緊密地緣關來個近水樓臺。可沒曾想活兒幹了一半,自己後勁兒跟不上了,不得不半途而廢,結果不僅前期投進去的海量本金打了水漂,還招來了一大票難民。真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賠了夫人又折兵!
這也算是善惡終有報吧!當年自己種下了惡因,現在,該到自己含淚吞下苦果的時候了!對它們,我們完全不用同情!
不過,這裡也有一個問題——你說這歐洲好歹也是發達國家聯盟,就算是差點的,至少武力還是有的。難民就是一幫手無寸鐵的烏合之眾,軟的攔不住,硬的還攔不住?說不好聽點,只要給邊境軍隊授權,誰越境就開槍打誰,用不了幾個回合,難民自然就會知難而退。這麼簡單的招數,為什麼歐盟就是不用呢?不光是歐盟,美國那邊,也不敢輕易動用。
很多人將此解釋為人權、輿論的掣肘,或者說本國白左的反對。這些當然都對,但其實都不是關鍵因素。面對這麼龐大且綿綿不休的難民潮,這些偉光正其實都是浮雲。之所以美歐不敢對難民來狠的,其實在於自身利益。雖然難民衝進來對美歐社會衝擊巨大,但如果真敢用武力阻攔,美歐的損失,會更加巨大。甚至有可能導致歐盟體制的瓦解和社會的崩潰!
為什麼這麼嚴重?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下一節繼續為您解讀。
本文為雲石海外風雲系列2187章。喜歡的朋友,請用微信搜尋公眾號:雲石,持續收看全部雲石海外風雲系列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