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本書。
不僅僅是因為它對於美國底層那麼真實又殘酷的生活的細緻生動的描述,不僅僅是因為它對於美國種種社會問題的痛苦深刻的反思。
最令我感動是作者的同理心。
這是一部真正具有同理心的作品。
就像序言說的那樣,這本書是為了反思什麼才是有價值的,是為了致敬那些無法衡量的東西,為了謙卑地傾聽和注視。
是的,它真正做到了謙卑的傾聽和注視。
一位成功的華爾街交易員,歷經3年時間,24萬公里,深入社會底層,用鏡頭和文字力圖展現一個真實又割裂的美國社會圖景。
這漫長的時間和里程沉澱成了這本書——《美國底層》。
它讓我對同理心有了更多的思考,讓我認識到了自己曾經的傲慢與淺薄。
囿於篇幅,我會單獨寫一篇關於同理心的文。
這篇文讓我們來看看美國最最貧窮的人過的是怎樣的日子,看看美國、也是全世界底層的堅韌和掙扎。
特色
這本書的特色就在於它是作者親自實地考察,親自與底層的人民生活了很長時間的採訪和調查。
它是根據珍貴的一手資料,根據與活生生底層人民深度訪談寫就的,而不是根據冰冷的統計數字,不是根據專家們傲慢的猜測。
因此它是天然的帶有溫度和感染力的,都是鮮活的人物和對話,而不像學術論文那麼的理性冰冷,充斥著資料和圖表。
更難得的是,它並不滿足於單純的記錄,而是更深一步去反思為什麼會這樣?我們的制度出了什麼問題?我們該怎樣去解決問題?
主要內容
首先看目錄便可知道該書的主要內容。
這本書分為麥當勞、毒品、宗教、社群文化、為尊嚴的魯莽的抗爭這幾部分。
看起來是獨立的講述,但其實它們在每個章節都有體現。
它們已經深深滲入到底層人的生活,緊緊的糾纏在一起,根本無法完全的將它們單獨摘出來。
有許多文化符號帶有鮮明的美國特色,它們與美國的歷史和政治、經濟狀況密不可分。
麥當勞
麥當勞在中國、在我一個窮學生的印象中並不算平價,去那裡吃一頓不算便宜,甚至會讓我有點心疼。
它在中國算是個外來者,我們對它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感情,只是有時候去換換口味嚐嚐鮮。
然而它在美國是平價的甚至低廉的,是底層人的活動場所,是被上層忽視和嘲笑的物件。
它是美國“土著”,深深的蘊含著美國自由隨性的快餐文化。你可以什麼都不買,就在那裡坐上一整天。於是,它成為了底層人的樂園,成為了少數最受它們歡迎的空間之一,甚至成為底層社群的核心。
在那裡,你可以看到底層人聊天、娛樂,甚至可以看見有人在它的衛生間洗衣服、洗澡。
可以說,要想了解美國底層,那是最好的場所。
毒品
毒品氾濫已經成為美國嚴重的社會問題。
作者遇到的、交談的美國底層人們幾乎都吸毒,或者販賣毒品。
他們為什麼要吸毒呢?
因為相信人生不值得過,他們變的不顧後果,對吸毒這種自毀形式上了癮。
他們知道這樣會讓他們離死亡很近,但是因為他們太痛苦了太絕望了,所以甚至死亡對於他們是種誘惑,他們已經做好了準備。
就像自殺一樣,吸毒成癮通常也是人們受到排斥後的一種絕望的反應。
這通常是因為童年的創傷,尤其剛離狼坑又入虎穴的傷害更大,被本來應該拯救他們的人虐待,這徹底摧毀了他們對別人的信任,於是他們開始逃離,無論精神上,還是在肉體上。
“我吸毒是為了感受幸福和喜悅,忘記所有的痛苦,還有我的問題。我覺得自己非常蠢,沒有人需要我。他們救了我的命。沒有它們,我可能已經自殺了。
被排斥的感覺更大程度上來源於社會力量,尤其是種族歧視。
還有的是因為社群由於有少數吸毒者而被汙名化,人們的刻板印象和歧視使得整個社群被排斥和孤立。
這種由排斥、孤立和毒品構成的迴圈自我延續,日益侵蝕著社群的肌理,讓這群人被進一步孤立,也吞噬了更多生命。只要經過了足夠的時間,即使是那些試圖遠離毒品的人,也會被外界的期待拽進毒品的漩渦。
不管是個人因素還是集體因素,總的來說,吸毒成癮都是因為他們感覺被社會所排斥、所拋棄,他們逐漸由痛苦走向絕望,只能透過毒品來逃離來解脫。
作者採訪了一個賣淫的底層女子,她生了8個孩子。
為什麼生那麼多孩子?
我沒打算生那麼多,但是懷孕了。
人們讀到這裡會想,你最好別生孩子了。
他們應該體會一下我的處境。除了家人,我什麼都沒有。我只有他們,還有我的毒癮。
宗教
就像毒品一樣,宗教也是底層人的逃離現實的一種方式。
當然也是一種美好的寄託。
“它對我來說象徵著和平、安寧、安全和保護。它提醒著我遠方有更美好的東西,比這個世界和人類更好,比眼前的一切都更好。因為上帝是愛每一個人的,他們從上帝那裡第一次得到了讚許和肯定,找到了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所以他們很虔誠。
你能想像溺水的人抓住一塊木板的感覺嗎?
“50歲的時候,我得救了,宗教改變了我。在被拯救之前,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有價值,我太笨了。現在我開始懂得,上帝認為我是值得的。當你一輩子都聽到別人在說你笨,一文不值的時候,你就開始相信這些話了。是上帝改變了這一切。對我們來說,教會意味著一切。上帝讓我們感到快樂。
我經歷過苦難的歲月,但是有了你們,有了上帝,我會昂起頭。
社群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興起,為了降低勞動力成本,製造工廠紛紛搬到了海外。
那些低學歷的美國底層失掉了工作,也找不到更好的工作。
曾經繁華的城市、社群逐漸衰落,許多人搬出去,留下殘垣斷壁,一派荒涼。
我們總覺得中國的鄉土文化才深厚濃烈,故鄉是我們的根,而美國似乎是個過度自由的國家,國家自身就建在移民的基礎上,哪裡來的根呢?
可其實,他們也是有根的。
不管走到哪裡,我都會回來的。突然想離開是一回事,但你必須準備好付出代價,而我又承擔不起。你還會想念你的家和家人。我想我並沒有做好準備。
開羅是我的家。雖然它是一個很小的社群,卻是我的家。你不能拋棄和你一起長大的人。
是的,沒有人想離開家鄉。
只是生活逼迫我們做一名經濟移民。
我們失業了,沒有工作。
“前排人”(上層人)揮揮手,搬家不就完了。
而搬家需要付出體力和情感上的高昂代價,它還要求把家庭責任拋之腦後。
“接受最好的教育,去最好的學校”。然而,我們的社會真的要歧視那些留下來照顧父母的兒女嗎?
種族歧視
種族歧視的狀況跟以前一樣,很糟糕。
黑人們為了更好的工作和種族環境離開了南方,找到了更好的工作,但種族歧視絲毫沒有改變。
人人都說是因為我們欠缺了什麼東西才沒有工作,但實際上,我們沒工作不是因為我們缺什麼,而是因為我們有什麼——黑色面板。
奴隸制在19世紀就被廢除了,黑人在法律上成了自由人。
但一百多年後的今天,那有形的或者無形的歧視依舊存在。
大部分美國黑人,仍是“下等人”。
看似取消了種族隔離制度,但是新的制度同樣帶有歧視。
把人按照學識和收入劃分為三六九等,令太多的少數族裔寸步難行。
不能因為膚色拒絕任何人,但可以拒絕沒有適當文憑的人。而黑人相對比較少擁有合適的文憑。
雖然標準改變了,但是被歧視的那群人往往依舊是黑人。
沒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就很難找到體面的工作,很難得到社會的尊重。
你可能會發現,你印象中的著名黑人,大多都是球星或是歌星之類的。黑人往往難以得到良好的教育,只能透過別的方式來尋求階層突破。
而成功突破階層的幸運兒也是少數。
其實他們的要求不高,但這點要求還是難以得到滿足。
如果不是覺得這裡給了他們機會,我認為人們不會為了來到美國而冒著生命危險穿越沙漠或者渡河。
我是在戰區和難民營長大的,我想要住在一個小而安全的社群裡。
他們雖然可以透過維權運動來改變狀況,但那不解決根本問題。
一方面,它仍然認為主要問題是缺乏教育或者文憑,暗含的意思是,如果你看重那些不易衡量的意義,就只能接受目前的狀況。
也就是說,黑人們只是在反抗一些不公平的現象,但實際上還囿於前排白人的世界觀,在他們的成功定義中掙扎著呼籲平等。
這樣的話,就算是成功維權,實際上他們也失敗了。
因為你依舊沒有話語權,標準還是白人制定的。
另一方面,維權運動加劇了種族緊張關係,在後排的白人和黑人中間平添了一道裂痕。
因為同樣處於底層,黑人因為膚色維權成功,得到了上升的機會,而底層白人依舊在底層。
白人的膚色這時反倒成了劣勢。
這便在底層中產生了裂痕。
寫在最後
美國底層的痛苦太多了。
社會的不公平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傷痛。
我們能看到他們的逃避和沉淪,但很多時候我對他們的尊嚴和韌性有很深的敬意。在那樣的痛苦中,他們仍會努力的去尋找愛,去短暫的享受生活,還有寄託和希望。
看到他們的境遇,我非常的難過。
在自己過著舒適生活的時候,還有一群人連生存都成問題。
我們不是一座孤島,我們的命運緊密相連,我們需要對集體的困境和命運有更多的審視和反思。
囿於篇幅,這篇只能簡單展現一下作者對美國底層人民的悲慘生存現狀的記錄,下篇再寫作者的反思和我的一些思考。
首發於此,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