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三角洲”這個詞,百年前就有了,這個詞的出現與人們對這一區域的地理認知的發展息息相關。
今天我們會以某江、某某江來稱呼一條大河,然而歷史上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提到“江”,必定特指今天的長江,“河”則特指黃河。在古人的地理觀念中,江、河、淮、濟共稱“四瀆”,是歷代中原王朝最重視與崇敬的四條大河。
“大江”也是古人對長江的一種稱呼,“大江”之名的出現早於“長江”,據考證,“長江”之名的流行可能晚至三國時期。“揚子江”之名的出現則晚至隋代,得名於揚州城南的揚子津。揚子津是當時從揚州橫渡長江至京口(即今天的鎮江市)的南北要津。而揚子江本來指的是長江下游揚州一帶的江段,可能西方人初來揚州時,聽到了“揚子江”就錯將之作為整條長江的稱呼,使得國人在翻譯Yangtze River一詞時,也以訛傳訛地代指整條長江。
“三角洲”之名是個舶來品。早在公元前五世紀,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在他的《歷史》一書中就用“三角洲”稱呼埃及尼羅河口的三角形沖積平原。世界上的許多大江大河,如尼羅河、密西西比河以及我國的長江、珠江都擁有河口的三角洲。十九世紀,西方人用槍炮砸開了清朝的國門,伴隨而來的是商人、軍人、傳教士、探險家,為了開闢洋貨市場傾銷商品,他們在內地考察、探險,足跡遍佈全國。在這些人撰寫的調查報告中,開始使用Delta(三角洲)一詞概括中國各地江河口的地貌,進而形成了諸如Canton Delta(廣州三角洲)、Delta of Yangtze River(揚子江三角洲)、Delta of Pearl River(珠江三角洲)等用法。同一時期,一些中文翻譯文章中也出現了“三角洲”這種譯法。
太平天國運動時期,李鴻章曾聯合外國勢力組織了一支裝備近代武器的僱傭軍以鎮壓太平軍,即洋槍隊。洋槍隊的統帥查理·戈登是一名工兵出身的英國人,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來到中國,曾參與指揮洗劫焚燒圓明園,同時多次參與英軍在中國的偵查、測繪活動。1862年,戈登率領他的工兵隊來到上海,在此期間他負責測繪了長江下游從鎮江到杭州的三角形區域,並於1865年在倫敦出版了《上海周邊鄉村軍事佈防圖》,該圖成為西方人研究長江三角洲地區所依據的最早的實測地圖。1877年,對戈登本人非常熟悉的《北華捷報》前主筆馬詩門根據該圖撰寫了《中國的長江三角洲》一文發表在英國《地理雜誌》上,該文應當是至今所見西方最早有關長江三角洲的地理論述。
隨著西方的地理學知識傳入中國,三角洲這一地貌概念也隨著各種地理學譯著引入中國。1899年的《地理初桄》中出現了“疊爾泰”一詞,應是Delta的音譯,1901年《地理學講義》中有“三稜洲”的譯法,“三稜洲”之說傳播甚為廣泛,在中國地理學開拓者張相文先生的《新撰地文學》一書中也採納了“三稜洲”這一提法。
“長江三角洲”概念的傳播與近代各種地理教科書的出版發行有密切關係。一直到晚清廢了科舉,改革學制之後,現代地理學才被納入國人的知識體系之中。1902年清政府頒佈《欽定學堂章程》,地理開始成為國家大中小學教育課程之一。1905年的《中國地理教科書》是國內最早的地理教科書之一,其中已有“大江口之三角洲”的提法。此後的教科書及報章雜誌中也紛紛出現了諸如“揚子江三角洲”“大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等不同表述。直到1935年,民國教育部要求將師範地理教材標準中的“大江三角洲”統一改為“長江三角洲”之後,長江三角洲的表述才逐漸固定。
我們可以從當時的中學課本中,窺到百年前人們對長江三角洲的認識。在被譽為民國三大中學教材之一的《本國地理》中,對“長江三角洲”有這樣一段描述:“本區囊括太湖,襟帶運河,汊港縱橫,號稱澤國……水道之長,世界各國,無出其右。太湖沿岸,膏腴千里,財賦甲於全國,蓋賦出於田,田資於水者也。”可見時人所認識的“長江三角洲”是以太湖流域的傳統江南為主體,風貌、物產、習俗、都市等等內容也都以江南為主。
不過,長江三角洲所代表的地域範圍顯然大於傳統江南,更包括長江以北的揚州、泰州、南通等傳統江北地區,因而在這些地理教科書中,提到長江三角洲的章節往往以江南為主,江北為輔。江南與江北分屬不同地域的觀念較此前有所改觀,這也反映了近代以來江南與江北在人、財、物流等方面聯絡更加緊密的現實。
作為近代中國最大的貿易口岸上海港,它的水文條件與港口貿易息息相關,直接影響著各國商人們的利益。十九世紀晚期,黃浦江泥沙淤積嚴重,不斷形成新的灘地與沙洲,使上海港的通航能力下降,而隨著航運業的發展,船隻噸位的提升,對港口與航道的要求又越來越高,因而疏浚黃浦江與吳淞口成為在滬洋商的共同需求。1901年,清政府被迫與列強簽訂《辛丑條約》,其中規定設立黃浦河道局,即之後的浚浦工程局,它是上海有史以來第一個航道管理機構。該局的一項重要工作是調查長江與太湖下游河道的水文狀況,以此作為撈挖河泥、維持航道暢通的依據,它釋出的一系列報告,是最早一批有關長江三角洲地區成陸過程的研究。這些研究使人們對長江三角洲的認識,從描述其地貌風物,上升到機制機理的探討。
近代“長江三角洲”一詞的引入與流行反映了什麼?其一是近代地理學的傳播與地理教育的普及,使學術界與大眾接觸並瞭解了“長江三角洲”一詞。其二是區際聯絡的增強,使得以往分明的江南與江北,在各個方面都有融合的趨勢,進而使得人們開始接受一個更大範圍的區域概念。
回顧“長江三角洲”一詞的由來,可以讓我們對今天的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的歷史延續性,有更明晰的認知。
(作者單位為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欄目主編:孔令君 文字編輯:孔令君 題圖來源:上觀圖編 圖片編輯:徐佳敏
來源:作者:劉雅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