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對於人體就像是“發動機”,維持著各種基本的生命活動,而這臺發動機中,有個重要的“閥門”——心臟瓣膜。
對於心臟瓣膜,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常聽見的“撲通撲通”聲音,就是心臟瓣膜的“開合運動”。
人體的心臟有四個瓣膜,包括二尖瓣、三尖瓣、主動脈瓣和肺動脈瓣。
心臟瓣膜生長在心房和心室之間、心室和大動脈之間,它能控制血流的單方向運動,避免血流逆向流動,從而保證心臟的正常工作。一旦出現問題,不僅會增大心臟壓力,加大其病變風險,還可能引起機體缺血,任其發展,後果不堪設想……
近年來,心臟瓣膜疾病的患者越來越多,其死亡率也比較高,若不及時規範治療,2年的死亡率可達50%,5年的死亡率可達97%,甚至比癌症更危險。而常見的因心臟瓣膜問題引起的疾病有以下幾種:
1
風溼性心臟瓣膜病
風溼性心臟瓣膜病,也稱風心病,主要是由於鏈球菌感染後繼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造成心臟瓣膜增厚、結疤,以致鈣化,引起血液流通障礙,無法正常供應全身血液需求而導致的疾病。
1
風溼性心臟瓣膜病病症
患病初期常無明顯症狀,後期則可表現為心慌氣短、乏力、咳嗽、下肢水腫、心律混亂等表現。
提示:無症狀期間要適當多做運動,增強體質,提高心的儲備能力,並且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高強度的勞動或鍛鍊;出現症狀後要及時就醫,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
2
易誘發的相關併發症
房顫
房顫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心律失常,在風心病中的發生率可高達50%左右。
快速房顫會讓患者出現心悸、胸部疼痛、愛出汗、疲乏甚至呼吸困難。
另外,房顫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無法有效排除心房血液,血液滯留容易形成血栓,心臟不停的收縮和舒張,血栓易脫落。
若脫落的血栓往上走,進入大腦,就會造成腦中風;若往下走,就會忽然出現一側肢體特別疼痛。
房顫的預防
①戒菸戒酒。尼古丁、酒精等物質都會對心血管造成傷害。
②控制體重。據相關研究表明,體重指數增加一個單位,房顫的發病率會增加4%。
③控制三高。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都是心血管的“炸彈”,因此要嚴格控制。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風心病的晚期併發症,也是風心病的主要致死原因。
據統計,心力衰竭5年死亡率50%,與惡性腫瘤相仿,70歲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約10%,常常反覆發作,再住院率達25%。
心衰的早期症狀
①呼吸困難
最早可能出現在勞力後喘氣、胸悶;隨著病情的發展,會出現睡覺時被突然憋醒;晚期時,連靜坐都會覺得氣短憋喘。
②咳嗽、粉紅色泡沫痰
左心衰竭時,肺中的血液無法迴流到心臟,就會引起肺淤血。這些淤積的血液會導致劇烈咳嗽,並伴有粉紅色泡沫樣痰。
③下肢水腫
水腫最開始會出現在腳背、腳踝等低垂部位,按壓後緩慢回彈。隨著病情的發展,水腫部位逐漸向上,可能出現全身浮腫。
④食慾減退、體重增加
心衰容易導致體迴圈淤血,腸道血液不暢,營養物質不能被帶走,消化功能下降,食量也會隨之減少。又會伴有水腫,導致體重增加。
⑤無法平躺入睡
心衰患者因呼吸不暢,通常無法平臥,睡覺時往往需要墊高枕頭。
若出現以上症狀,最好及時去醫院做個超聲心動圖,有需要是也得配合其他檢查。
2
感染性心內膜炎
人體內的一些細菌、細胞、纖維素混合形成贅生物,若其停留在心臟瓣膜上,就會造成心臟瓣膜管壁不嚴,導致血液迴流。
隨著贅生物的不斷擴大,不僅會吞噬瓣膜,導致穿孔、瓣葉缺失,還會隨著血流散佈全身,引起嚴重的感染,甚至腦卒中!
根據臨床統計資料表明,相對於沒有感染性心內膜炎的人群,患有感染性心內膜炎的患者發生腦卒中的風險高出80倍!
1
如何遠離贅生物?
①部分口腔操作
在拔牙、洗牙等過程中,常常會使區域性黏膜受傷,口腔細菌就有可能趁機進入血液迴圈中。
建議:在進行口腔操作後,合理使用一些抗細菌的藥物,避免感染,尤其是本身心臟結構不全或免疫力低下的高危人群更要注意。
提示:很多人飯後有剔牙的習慣,值得注意的是,不恰當的用牙籤剔牙也容易導致感染。
②積極治療心臟相關的疾病
如果心臟本身出現問題,如先天性心臟病、心臟瓣膜病等,會導致心內膜的改變,使其更容易粘附微生物,患病機率也就大大增加,因此要積極治療心臟問題。
此外,年齡越大,越容易出現心臟瓣膜病。
3
兩招強心臟
1
補充輔酶Q10
輔酶Q10是心臟的“動力之源”,能為心肌提供充足的氧氣,輔助預防一些突發性的心臟病,還能輔助治療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絞痛等心臟病。
動物內臟、深海魚、雞蛋等食物中含有一定量的輔酶Q10,平時可以在日常飲食中適量新增。
2
護心穴
①內關穴:手腕內側的腕橫紋向上三橫指的位置。
此穴在心絞痛發作或因血壓升高出現頭昏、脹痛、胸悶時都有緩解效果。
②勞宮穴:雙手握拳,中指所對應的地方就是勞宮穴。
經常按壓手心勞宮穴,有強壯心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