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科幻迷來說,超級戰艦意味著什麼?
在開聊這個之前,或許近幾年來網路上存在感很高的宮古海峽相關事件是個很好的釋義例子。
宮古海峽這幾年都很“網紅”,每一次我國的艦隊駛過這條日本眼皮底下的國際公共水道,總會引發一輪輿論震盪。而每一次輪到國防部人員發言,抖出的俏皮話又總會在網路上四處流傳。那句“我們多走幾次,日方也就習慣了”從2017到2021,屢屢出現在相關時間的梗圖和評論區中,已然成為外交部名臺詞之一。
在接連幾年“駛向鄰居展露微笑”的行動後,日方似乎已經成了驚弓之鳥,在十一月我國軍機展開例行巡邏時,鄰居的自衛隊甚至緊急出動戰鬥機予以應對。
在這一系列事件中,透過宮古海峽的戰艦也引起了各方網友的注意力。在一些軍武迷網友的評估中,過港的旅洋III級導彈驅逐艦和江凱II級導彈護衛艦總體作戰能力要優於日本秋月級驅逐艦,隱身效能則與日本金剛級處於同一層次,算得上世界最先進的隱身驅逐艦之一。
這一陣的“軍武分析”還沒完,在今年上半年,連遼寧號也組隊穿了一波宮古海峽,徹底地在鄰居面前show了一波。
俗話說三十年陸軍,五十年空軍,百年海軍。而今祖國的戰艦得以堂堂正正地從以海軍聞名的鄰居的眼皮底下巡過,無疑也是海軍終於“立起來”的證明。在此時,威武雄健的戰艦,就是我們的圖騰和旗幟。
戰艦在這種嚴肅的場合成為了最直率而最有力量的武力宣言,如此引人注目。而在描繪遙遠未來的科幻作品中,熱點討論話題其實也總是離不開戰艦。就像正統星戰策略手遊EVE最早出現在國人視野中時,最能勾起玩家們入坑的,就是各大派系設計風格迥異卻又滿蘊科技質感的戰艦。
對很多EVE玩家來說,他們的征途是從戰艦開始,也因為戰艦而產生了交集。當你進入社群偶然掠過幾個問題時就會發現,一個EVE玩家聊起的難忘回憶,往往和艦船牢牢繫結。
不是為了心愛的戰艦,誰又會沒日沒夜的挖礦呢
在這些由交集而產生的故事中,最激烈、浪漫和富有傳奇氣息的戰艦,毫無疑問是EVE手遊世界中的頂級兵器:旗艦和超級旗艦們。在近期,EVE手遊更新的無畏艦和輕型航母兩款旗艦,也一舉引燃了玩家們的造艦熱情。
傾團隊之力打造而成的究極兵器
EVE手遊中的旗艦包含了無畏艦,航空母艦,戰力輔助艦,超級航母,泰坦和旗艦級工業艦,而無畏艦和被稱為“小航”的航母則堪稱戰場上的中堅力量。
就好比最能呼應現實世界中“戰列艦”形象的無畏艦就是一座大型移動炮臺,就像“義大利炮”一樣專門用來打硬戰。雖然機動力不突出,但能利用艦載的跳躍引擎來進行遠距離跳躍(玩家俗稱“旗艦跳”),達成普通戰艦做不到的區域激動,是任何一場聯盟戰爭的中堅力量。
不同派系的無畏艦不但造型迥異,也各自有著獨特的戰術傾向性。神示級無畏艦防禦堅固,裝載多樣化的鐳射武器;鳳凰級無畏艦攻防一體,擅長用導彈武裝掃蕩戰場;亦或者搭載豐富無人機和混合炮臺的莫洛級無畏艦,極其擅長在近距離蒸發敵人。
神示級無畏艦
鳳凰級無畏艦
莫洛級無畏艦
也不乏令人聯想到舊IJN的“違章建築”的米瑪塔爾共和國的納迦法級無畏艦,層層疊疊的裝置堆砌而成的健身充滿朋克味兒。儘管看似簡陋不堪,但捨棄了防禦,將“輸出就是一切”貫徹到底的娜迦法級,綜合輸出能力相當出眾。
“著名違章建築”扶桑號
納迦法級無畏艦
而航空母艦則是搭載鐵騎艦載機進行戰鬥的艦船。和我們現實世界中的航空母艦定位相仿,航母所搭載的艦載機相當於護衛艦級別的無人機,擁有特殊的艦載機技能,戰鬥力強,叢集的鐵騎艦載機對非旗艦艦船有著相當的壓制效果。航空母艦功能多樣,是旗艦戰的中流砥柱,對旗艦和非旗艦都有相當的破壞力。
但就像很多“遠古”時代的EVE故事中的艱辛礦工故事一樣,只是為了一艘心儀的戰艦而奔走籌集設計圖、練技能點數和收集塑造就已經是一場遠征,而效能遠遠凌駕於普通戰艦之上的旗艦所需的資源,即便是在EVE世界這個“線上宇宙”中,也一點不比現實中的航母要少。
如何才能在EVE手遊中獲得一艘旗艦?
這是很多慕名而來的新人首先關注的問題,每一個老手在此刻則都會化為在酒館剔著牙舒展眉頭的老練冒險者,拋去一句“差得遠”。
這不是傲慢,在EVE手遊中想要建造一艘旗艦,以神示級無畏艦為例,不但需要海量的各類礦石,還需要各類製造材料,即便組裝完成,也需要裝配武裝才能形成戰力,有玩家曾經粗算過,即便在資源環節完成排程,一個十人往上的團隊也需要至少10個月的時間,才能讓一艘旗艦形成完備戰力。
即便是在悠長的種田時光中,不少玩家的身家都達到了百億級別,但旗艦還具備著其他的硬門檻,也註定了它總是高嶺之花般的存在——諸如泰坦這類超級旗艦由於無法在空間站完成組裝,想完成建造還需要玩家擁有星系主權。對於個人勢的玩家而言,即便佔據了主權,想要獨自守下來也幾乎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也正因如此,在EVE端遊版本的漫長運營史中,零星有玩家獨立完成組裝都能作為大事件登上新聞。在絕大部分場合下,當一個EVE玩家和你聊到他的旗艦時,其實也是在告訴你,他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能一起攢出一艘屬於大家的超級兵器。
一艘旗艦的下水就是一個團隊的成就,玩家們也會在社群記錄下這一時刻
這一系列的嚴苛條件或許也是有意而為之,在開發者的設計理念中,旗艦和超級旗艦就是圍繞著“團隊”和“友情”而生的。
玩家們在新伊甸的探索旅途當中相逢、相知,繼而結成同盟,合力收集資源,一同打造出一艘又一艘旗艦,是許多老牌同盟都走過的一段歷史。對於同盟中的玩家而言,不論新人還是老人,當目視著象徵著同盟本身的旗艦活躍在星海時,都會產生圍繞在旗幟旁凝聚的自豪感——就像昔日集結在阿爾戈號上的船員一般。
大型會戰場的“計量單位”和主宰者
旗艦超出常規戰艦的規格,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軍團戰役時“一切圍繞旗艦”的基本戰術。就像在一場戰役打響時,EVE玩家們往往會根據旗艦——尤其是超級旗艦的參戰和折損率來評估一場戰鬥的烈度。
就像你經常能看到的即時戰報中,無畏艦、大航等旗艦都會成為“計量單位”。當一場軍團戰沒有任何旗艦登場,那就說明雙方只是小打小鬧的摩擦,只有派出旗艦,才是真開始幹架。
而諸如大家偶爾有所耳聞的“消耗數百萬人民幣”的超大型戰役,其中不乏媒體們誇張的說法,但當你知道任何哪怕一艘泰坦度需要一個同盟耗費大量時間和資源製造,以及製造完成後裝配的昂貴武裝時,其中無數人投入進去的時間,也的確是一種可以被換算的價值。
只不過對於一些老EVE玩家來說,其實並不希望總是這些“大新聞”的報道給路人帶去一些刻板印象。就像群裡一位自稱資深礦工的玩家和我說過,“不管是旗艦還是工程艦,EVE玩家對船是會有感情的,一場戰鬥裡損失了十艘還是一百艘無畏,給不玩的人看永遠只是數字,只有真正和同盟的人一起造過無畏,當過護衛隊的,才知道沉一艘無畏是什麼感覺”。
他這番話,或許很能概括EVE玩家們對於身為終極兵器的旗艦們的心態。和其他網遊中的傳奇裝備一樣,無論是無畏艦還是航母,無論是泰坦還是超航,每一艘旗艦的背後,不止有著它炮火下的累累戰功,也都有著一段志同道合的朋友們一同征戰,一同闖蕩的寶藏時光。
而現在在正統IP的EVE無燼星河手遊中,還能夠獲得更為平滑、目的性更強的成長曲線,即便是純新人也不用畏懼被以往EVE端遊存在的高門檻勸退——只需要一部手機,就能時刻和夥伴一同操控旗艦,加入千人星戰,體驗和經典端遊別無二致的廣袤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