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信嗎?一個普通人,用兩個月的時間,入門資訊理論,自學解釋華為的5G頂尖技術!
B站上的一個UP主,因為對一個華為的頒獎影片中的概念“極化碼”感到好奇,從而選擇自學研究踏入一個陌生領域,最終搞懂了華為5G技術中的極化碼概念,並製作成了一個影片。
這是他釋出的第一個影片。目前,這個影片在B站上已擁有超過669萬的點選量,2.6萬條彈幕和1.6萬餘條評論。
他是怎麼做到的?
高手的研究方法
先說說UP主的結論。
極化碼是5G中的一種技術,是可以無限逼近夏農極限(理論上資訊傳輸的最大速率)的一種手段,能夠有效減少資訊傳遞過程中的損失和誤差,這也是它備受重視的原因。
影片中詳細他用自己的語言詳細解釋了其中的原理,我就不在我的文章裡多做贅述了,大家有興趣的可以在B站上搜索“5G,華為 ,土耳其”等關鍵詞。
我更感興趣的,是他如何進行研究,如何快速入門一個陌生學科,並最終得到自己的結論的?
我仔細看了影片,他的研究歷程大概是這樣的:
透過對極化碼的好奇,找到頒獎典禮主角的論文,發現了資訊理論這個學科,學習大量課程,瞭解資訊的本質是消除不確定性 ,再到了解通訊、如何度量資訊,瞭解編碼,瞭解資訊傳輸的最大限度,以及探索極化碼之前所用的通訊方法,也就是資訊界的歷史。
牛!
真的牛!
我們不妨稍作總結。
UP主瞭解到“極化碼”這個概念,是從幾年前華為的一場頒獎典禮,有多少人看過那場典禮?又有多少人對此感到好奇?最後又有多少人試著搞懂這些概念?
研究問題的第一步,一定是好奇,一定是先提出問題。
當然,僅僅有一個問題是不夠的,你得有一個全域性的視角和不斷刨根問題的求知精神。
回到這位UP主的例子,從一個概念開始,他了解到了一個學科,但是,一個學科可以包括的東西太多了,從哪裡開始呢?
從源頭開始。
別忘了,我們的問題是極化碼,整個研究都是在圍繞著解釋極化碼以及它的意義進行的。
UP主透過極化碼的論文聚焦在了通訊這一領域,研究了論文中提到的資訊的本質。
現在,輪到你思考了,提到通訊和資訊的本質之後,你會想到什麼問題?記住,別忘了我們的目標——極化碼。
我相信很多人思考後也能提出這樣的、或與之相似的問題:
資訊是如何傳遞的?傳遞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這和極化碼有什麼關係?
對極了!這就是UP接下來的研究方向。
我所說的全域性思想,正是提出這些問題的想法,你都沒有問題、沒有研究方向,又從哪開始呢?
接下來,透過一個接一個的問題的研究,刨根問底,細化問題,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這就是高手的研究方法。
什麼?你不知道從哪些途徑進行研究和搜尋?
哈~連最本質的問題都搞清楚了,還有什麼難得倒你呢?
偉大從平淡中誕生
在影片的結尾,UP主附上了那場頒獎典禮主角Arikan教授給他的回信,其中一個問題是:教授,能分享一下您靈光乍現的時刻嗎?
教授的回覆是:靈光乍現往往只是“海市蜃樓”,所以他對靈光乍現非常警惕,與其對這些“靈感”保持興奮,他更願意保持沉默,花上幾年時間去驗證這些想法。
現實確實如此,偉大的發現,也不過是他人生活中的平淡罷了。
沒有普天同慶的那種興奮,沒有歡呼,沒有掌聲,也沒有鮮花,它就是那麼平淡地發生了。
就像我們看過去的歷史,一些開創性的發明、一些跨時代的檔案、一些里程碑式的時刻,都只是那個時代悄悄發生著的事情。
而它之所以被現在的我們認為是那麼的重要,完全是由於它產生的影響,也就是說,後來所發生的事情。
未來的人看現在的我們,也是這樣吧。現代的發明、技術、方法對不對,只有時間能夠檢驗。
影片中“極化碼”在研究時,也不過是通訊中可能用到的一種方法罷了,即使是發現之後,也仍然有大量的準備工作。我們可以看到,如果不是有公司願意購買這樣的技術,並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一步研究,這個概念也很難落地,更別說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什麼影響了。
有些時候你可能會感慨,為什麼以前的時代多有人才誕生、現在卻少有名家大師?可能是時代的原因,也可能是因為這個時代的名家大師,還沒有被叫做名家大師。說到底,名家大師也是人,也是從普通人中誕生的。
或許,他們做的,只是多了一份堅守,多了一份信念。而我們,也完全可以堅守自己熱愛的東西。
知識的詛咒
知識的詛咒,來自於知道和不知道的差異。
當你知道一些東西時,就很難從不知道的人的角度去考慮它們;同樣,當你不知道一些東西時,你也很難從知道的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所以,交流過程中,免不了產生大量的問題,甚至產生矛盾。
為什麼老師說的總是這麼快,我不大聽得懂?
可能只是他/她中了知識的詛咒。
可能你本人也有過這樣的體驗,教授們、老師們講的東西太過於晦澀難懂,反而是像UP主這樣的萌新、或者早了一點學習這些知識的學長學姐,更能解答作為初學者的你的疑惑。
有意思,影片中的“極化碼”在解決資訊傳輸過程中的損失,而我想說的是,知識,同樣是一種資訊。
初學者和經驗豐富的教師們在知識上的差異,是不可避免的。除了知識的差異,知識的傳遞過程中也會有不同程度的損失。
不同的人,接收資訊的程度也是不同的。同一個老師講課,不同的學生也會有各自的理解。
我認為,打破知識的詛咒,提高知識傳遞效率的方法,其實還是“高手的方法”:系統的全域性學習,和明確目標、勇敢提問。
達成基本的共識,才好在同一水平線上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