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里釋出的今年第二季度財報中,阿里營收2007億元,同比增長29%,如果剔除掉阿里合併高鑫零售的影響,阿里本季度的收入增速只有16%,這是自2014年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以來的歷史最低增速。
疫情的影響曾經給網際網路行業帶去了新的曙光,但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後,外部環境的變化超出了絕大多數人的預估,從遊戲到電商,從教培到反壟斷,網際網路+很大程度上,開始慢慢轉變為“網際網路-”,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這很大程度上是以後的網際網路公司需要思考的問題。
在阿里巴巴的季度財報營收上,內需、全球化和雲計算這“三駕馬車”是阿里公司的內部戰略,但內需板塊對阿里營收增速的貢獻最低,同比增速為31%,這低於全球化業務的41%和雲計算業務的33%。
不僅如此,阿里還進一步下調了2022財年的總收入預期。阿里CFO武衛在業績電話會上解釋道,調低預期是因為國內目前的社會消費發展勢頭比今年一季度時更緩慢。根據統計局的資料來看,今年8月和9月國內商品零售額分別同比增長3.3%和4.5%,處於近一年來增速最低區間。
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加劇了人們的焦慮情緒,也降低了人們對於一般性商品的需求。與此同時,疫情給全球化的商品供應也帶去了新的挑戰,儘管阿里巴巴的全球化業務增速最高,但長期來看,其中的風險依然較高。
針對分析師關於“內需增長疲軟,多大程度是宏觀因素,多大程度是競爭因素”的提問,阿里CEO張勇回應稱,阿里是國內零售商業的最大市場主體,阿里的業績表現某種程度就是市場大局的表現。
疫情的反反覆覆,不僅很大程度上打擊了人們的消費信心,也同樣降低了人們的收入,而在網際網路行業,內需幾乎影響著所有公司。
阿里的收入(廣告費和佣金)某種程度上就是其他企業的支出。在如今宏觀逆風環境裡,越來越多的企業收縮發展,這對阿里的零售生意來說不是一個好資訊。
放在其他網際網路公司中,內需的疲軟也多多少少影響著其他公司的營收。
根據京東釋出的季度財報來看,京東淨收入2187億元,同比增長25.5%,其中非電商品收入在京東產品收入中佔比超過40%。在嚴控反壟斷後,電商平臺之間的“二選一”玩法不再有效,這對京東而言反而是一個利好訊息。
京東集團總裁徐雷在業績電話會中也談到了消費疲軟的宏觀環境,他稱京東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因為京東的主力消費群體以城鎮化、家庭消費、確定性和計劃性為特徵,佔比更高。
這段話的潛臺詞是:在消費疲軟的宏觀環境下,在那些隨機性購物的電商平臺中,會有著更大的影響。
除了電商領域,網際網路公司的平臺化模式,基本都是以廣告收入為主要支撐點。而廣告收入的增長疲軟,也是今年這個冬天網際網路大廠們的常態。
其中表現較差的是百度。11月17日百度公佈的第三季度顯示,百度廣告收入約為208.3億元,同比只增長了4.2%,環比增速只有1.1%。
在去年,百度的廣告收入增速受疫情影響和競爭對手衝擊,連續三個季度的廣告收入都呈負增長,直到今年第一季度才恢復正值,到了這個冬天,百度增速又開始逐漸走低。好訊息是,百度高層在業績會上說教育和消費行業負面影響對百度營銷業務的衝擊弱於同行。
很大程度上,百度的這番話是正解。受到雙減和內需疲軟的影響,網際網路大廠賴以為生的廣告金主們過去很大程度上都是教培行業的廣告支出,尤其是在今日頭條這樣的資訊流平臺中。
而百度的廣告客戶,通常以B端為主,且客戶群體多種多樣,並不侷限於教培和消費行業。
受到雙減和內需疲軟影響較大的,反而是騰訊和位元組跳動。
根據騰訊第三季度財報顯示,騰訊網路廣告收入在第三季度同比只增長了5%至224.95億元,這其中還包括了合併易車後的廣告收入貢獻,而以騰訊新聞為主要平臺的媒體廣告收入則下降了4%。
而作為全球最大的廣告商之一,位元組跳動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根據The lnformation報道,位元組跳動在2021年將實現4000億元的營收,同比增長只有60%,而在往年,這家未上市的網際網路公司的增速是200%。
根據《晚點LatePost》的報道,位元組跳動測算第三、第四季度整體廣告收入增速將下降至30%-40%,其中有個別月份的增速低於20%。
網際網路行業依賴廣告收入,尤其是對平臺化的幾家網際網路大廠而言更是如此。但今年由於教育、遊戲、保險等多個過去重點投放廣告的金主行業受到監管約束,網際網路廣告數量銳減。
教育行業在去年一度成為位元組跳動廣告收入的第三大來源,規模約100億元,其中,僅僅是K12教育公司貢獻的廣告收入就佔教育廣告總收入的70%,而今年雙減之後,K12教育不復存在,波及的不僅僅“數千萬”教培人,其中也包括以廣告收入為營生的網際網路行業。
反過來說,這些教培人失業後所面臨的一系列困境,又會反過來表現在內需疲軟上。
對網際網路公司來說,要想度過這個漫漫長冬,還需要市場的進一步自我調節。教培行業沒了,人們會再度遷徙到其他行業,但這個過程需要時間,長則數年,短則數個季度。
對習慣了前期燒錢搶佔市場,後期依靠壟斷盈利的網際網路大廠們來說,過去的好日子不復存在,不管是盈利的增長還是新業務的開發都將是一場漫長的持久戰。
當網際網路大廠們的收入普遍放緩,反映到人員招聘上,一個普遍性的共識是:幾家大廠都不約而同放緩了人員招聘。
阿里巴巴、拼多多、百度、美團、騰訊、位元組跳動、快手這七家網際網路公司今年釋出的職位數量與薪資相比去年增速放緩,甚至不到網際網路行業整體增速的一半。
當大公司開始不好過的時候,更不好過的就是那些渴望進入大公司努力賺取豐厚收入進而實現自我價值的年輕求職者。
前程無憂的資料顯示,網際網路公司2022屆校招崗位總數比去年縮減了15%-20%,薪酬沒有明顯增長。對比之下,快消品行業、汽車行業仍有10%-15%的增幅。
在今年6月的位元組全員會上,位元組跳動新任CEO梁汝波解釋了公司放緩招聘的原因:“DAU(日活)處於平緩狀態,但是我們職員總人數每年按照相對固定百分之幾十的節奏增加,那裡面肯定有問題。”
作為全球估值最高的非上市公司,位元組跳動的人員規模在過去的三年時間裡每年都保持著近六成的高速增長,如同它的營收一樣。位元組跳動的收入在2018年同比增長200%,但今年位元組跳動的廣告收入增速放緩後,位元組跳動的人員招聘也開始放緩。
除了廣告收入,位元組跳動旗下的多個產品也走到了天花板。抖音使用者增長正逐漸逼近人口天花板,今日頭條使用者下滑,西瓜影片每日活躍使用者減半,加之位元組跳動投資最多的新業務教育受阻,這是位元組跳動今年開始放緩的主要原因。
曾經花了兩年多時間招聘近兩萬人做教育業務,又在一兩個月時間裁掉一萬人,這些都算作是位元組跳動的業務虧損。
而為了彌補這些虧損,企業最好的辦法就是縮減不必要的人力開支。
市場不是簡單的二元對立,是複雜多變的生態,不同的生態圈之間又互相交融互相影響,當其中的一環確實,短時間內勢必影響到其他環節。
一個明顯的例子是雙減出臺後,明面上影響最大的是新東方、猿輔導這些網際網路教育品牌,但受到蝴蝶效應的波及,網際網路公司的廣告受到影響、教培行業從業者失去收入被迫轉行,又反過來刺激消費,而網際網路放緩的人力招聘,不能說單純地因為教培行業,但教培行業又的確是其中一個因素之一。
看得見的利潤短期減少,唯一可做的應對就是減少看得見的投入,例如不必要的人力招聘。
機會正變得越來越少,這不僅僅是對網際網路公司而言是這樣,對於那些迫切想要改變現狀的年輕人而言,也是這樣。
等待是唯一的機會,誰能活下去,就看誰準備得更多,準備得更充分,以迎接下個春天的到來。
end.
作者:羅sir,新青年的職場內參。關心事物發展背後的邏輯,樂觀的悲觀主義者。關注我,把知識磨碎了給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