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數字孿生,“數字孿生生命體”模型更綜合化。在這個生命體中,模擬是左腦,大資料是右腦。左腦一般擅長理性思維,而模擬從事的是有明確機理的計算,也就是一種理性思維。很多時候,前端孿生的展示,後端起支撐作用的是模擬。
——安世亞太公司高階副總裁 田鋒
近年來,在數字經濟的背景下,工業網際網路持續高熱;這兩年,數字孿生更是炙手可熱。作為工業軟體廠商,安世亞太公司處於兩個熱點之中,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在安世亞太公司高階副總裁田鋒看來,安世亞太的主營產品工業軟體正處於科技創新“超級風口”,工業軟體具有槓桿作用和支點作用,能夠撬動國家的科技和工業。
從軟體代理到定製開發
所謂風口,就是天時地利人和,田鋒解釋說,所謂天時,是指我國經濟、工業、科技發展達到一定水平;所謂地利,是指工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對模擬軟體真實需求增長;所謂人和,是指產業對人才的引力增強。
當前,我國工業正從“中國製造”邁向“中國創造”,創新的重要性更為凸顯。而工業軟體是創新的基本平臺,中國工業發展越來越離不開工業軟體,特別是模擬軟體。
1996年,安世亞太率先將CAE(計算機輔助工程)技術帶入中國,這就是全球知名的Ansys模擬軟體。在銷售Ansys軟體的過程中,安世亞太開始做定製化軟體的開發。
田鋒分析說,縱觀中國工業軟體市場發展情況,國外軟體在標準化市場上佔比較大,但同時還存在一個定製化軟體的隱形市場,這是一般機構注意不到的。以模擬軟體市場為例,國內企業基本上佔據了定製化軟體市場的半壁江山。
“定製化軟體是每個行業的必需品,定製軟體與標準軟體不同,是不可複製的。”田鋒表示,“定製化市場實際上是藉助國外軟體進行二次開發,以滿足使用者的特定需求,這是標準軟體所不能滿足的。定製軟體是先有使用者再做產品,標準軟體是先做產品再找使用者。”
正是在軟體定製過程中,安世亞太不斷積累了對國際頂級模擬軟體和工業企業使用者實際需求的瞭解。
儘管安世亞太在定製軟體市場做得風生水起,但是田鋒從利潤的角度分析說,標準通用軟體的利潤最高;而定製軟體需要工程師定製開發,花費大量的人力。這促使安世亞太進入一個新的市場——自主研發標準軟體。
從定製開發到自主研發
談到當初安世亞太為何進入自主研發標準軟體市場,田鋒補充說,還有一個原因是越演越烈的“國際貿易摩擦和科技競爭,工業軟體卡脖子將是常態。”
《中國工業軟體產業白皮書(2020)》指出,我國研發設計類工業軟體國產化率不足5%。工業軟體整體上存在缺乏體系化競爭力、核心技術缺失、人才短缺、師資嚴重流失,以及工業軟體和工業深度融合不足等問題。
軟體的自主研發,向來都是個難題。對於工業軟體或者模擬軟體來說,田鋒認為,我國自主研發標準軟體最大的困難是國際模擬軟體巨頭的技術壁壘,他們每年的研發投入都很高(公開資料顯示,ANSYS的研發投入是3億美金/年),國內工業軟體廠商難以企及。如果國內工業軟體廠商想沿著那些國際巨頭的路奮起直追,短時間內基本無法逾越。
安世亞太分析認為,中國模擬軟體的對標物件不應該是國際最先進的模擬軟體,而是中國使用者的剛需。因為國際軟體是根據產出國的工業水平的使用者需求開發的,但是依據當前中國的工業水平,我國使用者對工業軟體的需求並不高。
“只需要做出國際先進軟體40%的功能即可滿足中國使用者的‘剛需’。”田鋒分析說,“我們在使用者現場觀察發現,使用者經常使用國際先進的模擬軟體的功能非常有限,主要原因並非使用者水平有限或軟體不好,而是中國工業發展水平所限。”
田鋒補充說,要搞清楚“剛需”到底是什麼,到底是這40%還是那40%,則需要在使用者現場摸爬滾打,實地考察。安世亞太團隊每天在使用者現場觀察並記錄使用者日常在用的國際軟體的功能到底有哪些,這些功能便是天然的使用者“剛需”。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工程驗證和對使用者需求的準確把握,安世亞太於2020年推出大型通用自主模擬軟體PERA SIM,瞄準的正是國際軟體40-50%的功能。PERA SIM有結構、流體、低頻電磁,還有衝擊動力學,以及聲學軟體,能滿足90%以上的使用者需求。
除了自主模擬PERA SIM,與雲的結合是安世亞太另一個重要策略。2020年,安世亞太釋出自主模擬雲平臺,依靠技術降低中小企業模擬應用的成本。雲平臺有兩種形式,一個是PERA SIM Online,即雲模擬,使用者登入雲端即可實現特定的模擬應用;另一個是PERA SIM Cloud模擬雲,使用者登入雲端後,可實現多模擬軟體的應用。
田鋒用“糧食工程”與“種靈芝”來形容安世亞太的標準化軟體與定製化軟體。“糧食工程”指的是PERA SIM商業化版本,有望大規模產出,是守正,不是出奇;對於大型企業、重點行業企業的定製化需求滿足,則是“種靈芝”,靈芝填飽不了肚子。
儘管如此,安世亞太的整體業務中,模擬軟體代理業務所佔份額依然較大。那麼,處於成長期的自主模擬軟體PERA SIM的空間在哪裡,會否跟代理業務相沖突呢?
對此,田鋒提出了四個新賽道的概念,也就是“自主與代理處於不同的賽道,碰不上”。這四個賽道分別是:一是被禁售的賽道,如軍工、高科技行業,國外模擬軟體是禁止銷售的;二是由打擊盜版、保護智慧財產權所產生的賽道,有些企業買不起昂貴的國外產品但必須使用正版軟體,這成為自主工業軟體的機會;三是中小企業和高校賽道,如模擬雲;四是備胎賽道,這是因為很多企業由於擔心正在使用的國外模擬軟體可能哪天被禁,所以需要做備胎計劃,提前做國產替代計劃。
從PERA SIM到數字孿生生命體
談到未來,田鋒認為,數字孿生是模擬應用的巔峰。所以除了推出自主研發的模擬軟體,安世亞太還把目光轉向了數字孿生。2019年,安世亞太宣佈設立數字孿生體實驗室,專注於數字孿生技術的研究與發展,並充分利用這些技術打造高價值的解決方案。2020年,安世亞太提出“數字孿生生命體”理念,參與數字孿生標準的研發。
由於數字孿生涵蓋的內容很多,業界對其的理解很不一樣,在交流過程中形成了一定的障礙。安世亞太提出了“數字孿生生命體”模型,就是希望孿生體架構通俗化、形象化,更加易懂,更加容易溝通清楚。
田鋒認為,模擬技術與大資料技術分別構成數字孿生體的“左右腦”,使其具備“思考”能力。透過以物聯網技術為支撐的互動系統,數字孿生體能夠不斷接收、分析物理世界的資訊和資料,診斷、預測物理物件的狀態,使物理物件以更最佳化的模式執行。“人與人之間的相互聯絡構成人類社會,數字孿生體之間的相互聯絡構成數字社會。”透過數字執行緒和雲計算技術,數字孿生體之間可以相互學習,共享智慧。
關於安世亞太
安世亞太公司具有25年的研發資訊化工業軟體開發和服務經驗、8年的工業品先進設計和增材製造經驗,是我國工業企業研發資訊化領域的領先者、新型工業品研製者、企業模擬體系和精益研發體系創立者,在國內PLM、虛擬模擬及增材製造領域處於領先地位。致力於工業軟體開發(工業模擬和精益研發)、增材製造體系(正向設計、高階裝備、新工業品)研究和工業互聯體系(模擬生態、知識生態、增材生態)研究,並打造虛實共智的數字化業態(數字孿生),提出了基於正向設計的數字化研製解決方案。
公司註冊資本為2.7億元,總部設在北京,擁有員工700多人,其中研發、諮詢、技術400多人,碩博士佔半數以上。安世亞太擁有18家分子公司,客戶5000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