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地時間18日,留學生鄭少雄的追悼會在芝加哥大學舉行,其母親出席追悼會並致悼詞,她表示,兒子曾說要帶自己看世界,但沒想到第一次出國,竟然是參加他的葬禮。
11月16日,數百名中國留學生、教職員及家長在芝加哥大學舉行“我們要安全”遊行集會,他們高呼“我們是來學習的,不是來送死的”、“我們需要安全的校園”、“停止槍支暴力”等口號。
從年初的範軼然到近期的鄭少雄,芝加哥今年已發生兩起中國留學生遇害事件。而在美國當地時間17日,賓夕法尼亞州又發生了一起針對亞裔的暴力事件。4名非洲裔女性在費城捷運列車上辱罵、毆打3名亞裔學生,並且暴打另一名上前勸阻的華裔女生。根據費城警方公佈的影片,華裔女生的頭部遭到撞擊與踩踏。
不少家長表示,除了擔心美國疫情外,孩子的人身安全也令他們感到焦慮。
那麼,美國大學究竟安不安全,留學生家庭該如何判斷一個大學的安全係數呢?
2021年美國已發生139起校園槍擊事件
先從槍擊案說起。
近五年,美國平均每年發生108起校園槍擊事件,其中2021年發生最多,達到139次,共造成28人死亡,80人受傷。
美國是全球人均擁有槍支數量最多的國家,根據瑞士日內瓦非政府組織“小武器調查”的計算,2017年美國人民共持有3.93億支槍,平均下來每人擁有的槍超過一支,2020年美國死於謀殺的人數比2019年多出近5000名,創下自1960年有記錄以來的最大年度增幅,其中77%的謀殺案為槍殺。
槍擊暴力是美國社會的難解之題,大學也並非安全的象牙塔。
從地域分佈上來看,2021年僅有少數幾個州的校園槍擊案數量為0,另外,東部地區發生的數量多於西部。
在139起校園槍擊案中,高中是槍擊案發生最頻繁的地點。2021年有60起校園槍擊案發生在高中,佔比達到43%;其次是大學,共發生28起。
除了槍擊案,美國大學還在發生哪些刑事犯罪?
根據美國教育部的最新公告,美國大學2019年發生了超過2.7萬起刑事案件。其中,入室盜竊發生的頻率最高,為9139起,佔總數的32.9%;其次是強姦與猥褻,分別佔總數的22.4%與20.1%。
在美國10950所大學中,發生入室盜竊最多的是華盛頓大學,共發生87起盜竊事件;其次是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與伯克利分校。
而俄亥俄州立大學則是發生性侵事件最多的,在2019年共發生215起;斯坦福大學也“榜上有名”,發生了36起性侵事件。
除此之外,俄亥俄州立大學還發生了較多起跟蹤騷擾事件,而跟蹤騷擾事件最頻發的則是得克薩斯農業大學。
2019年,美國大學中因毒品與酒精引發的違法事件達到26843起,其中因毒品被捕的數量較多,為14314起。
從各個學校的資料來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與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兩者同時出現在毒品與酒類違法事件的前五名,其中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發生毒品案件的次數最多,達到273次。
根據美國國家居家安全委員會(National Council for Home Safety and Security)的報告,在調查的490所大學中,林肯紀念大學、南喬治亞州立學院、埃隆大學、傑克遜州立社群學院與約翰伍德社群學院的安全指數最高。
林肯紀念大學之所以有最高的安全指數,是因為他們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校園督查系統、巡邏團隊與校園監控,除了向聯邦調查局提交犯罪報告外,他們還對性犯罪者進行登記與搜尋。
因此,在2019年,林肯紀念大學僅發生2起刑事違法事件。
中國留學生人數最多的五所美國高校中,2019年東北大學發生了2起殺人事件,南加州大學的強姦案件高達51起,而伊利諾伊大學則發生了27起搶劫事件與36起嚴重襲擊事件。
當然,判斷一個大學的安全,僅看大學本身的犯罪發生率是遠遠不夠的,鄭少雄就是在校園附近遇劫被殺。
校園安全在一定程度上與大學所處的地區有關。
發生鄭少雄遇害事件的芝加哥,位於美國伊利諾伊州,而根據美國聯邦調查局公佈的最新資料,其暴力犯罪率較高。
2019年伊利諾伊州的暴力犯罪事件超過5萬起,平均每十萬人中發生約406.9起暴力犯罪事件,高於美國全國平均犯罪率(379.4),在美國52個州中,排名第19。
而暴力犯罪率的前三名分別為哥倫比亞特區、阿拉斯加州與新墨西哥州。
林肯紀念大學的模式為美國其他高校提供了學習的範本,安全的校園環境需要校方的努力與所在地方政府的維護。鄭少雄遇害後,芝加哥大學曾為中國留學生髮了一封安全郵件,推薦學生們使用一款名為“Safety”的移動安全程式,但芝加哥大學學生聯合會曾在採訪中表示,這一舉措並不能有效地提高校園安全,因此他們已起草了一份安全提案,希望以此推動校園安全的改善。
最後,正如一家美國媒體所說,“統計數字勾勒出的整體圖景,對成為謀殺率分子的個體來說是沒有意義的。”成為犯罪分子的目標具有偶然性,但對每一個留學生家長來說,資料也許能提供一些指引,應儘量避免那些最不安全的地區和大學,第二,也應提醒孩子注意防範一些不安全的區域和領域。
欄目主編:張陌 文字編輯:連俊翔
來源:作者:連俊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