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羅斯新研製的單發中型四代機蘇75亮相迪拜,一下子獲得了外界廣泛的關注。其威武的外形,流暢的設計等眾多優點讓許多人都讚歎不已。(然而阿聯酋回過頭就看上了F35)
蘇75 應當來說還是一種比較新的飛機,目前還沒有進入批次生產的階段,在今年的七月份才在莫斯科公開對外展示了原型機。而直到一個多月後才被正式命名為蘇75,在此前,各方一直都叫它“將一軍”。
根據目前的資料來看,其基本的各項效能可以說比美國的F35還要強些,據悉蘇75的速度可以達到1.8馬赫,而相對應的,F35僅為1.6馬赫(可不要小看這0.2馬赫),蘇75的飛行半徑為1400公里,這也比F35的1200多公里要大,而蘇75的裝備搭載可以達到7400公斤,也不輸給F35。此外,該機還有一個優勢就是油耗比較少,據說每小時僅為F35的七分之一,這無疑也是一個很大的優勢。
可見蘇75的整體實力是要強於F35的,僅比F35少了一項垂直起降功能。而這個功能至少目前來說對於俄軍是可有可無的。
而且,更讓人讚歎的是,目前俄方公開宣佈蘇75的售價僅為3000萬美元,這不僅大大低於F35的8000萬-1億美元,而且比目前的很多三代機都要低,如俄羅斯的蘇30也基本上要4000萬美元一架,而印度從法國引進的陣風戰機更是達到了令人咋舌的1.25億美元,也就是說一架三代機陣風幾乎就抵得上四架四代機蘇75!
而我們知道,在今年阿根廷提交的草案中,將使用6.64億美元引進12架梟龍戰機,包括十架單座型和兩架雙座的教練型,這樣一算,這個飛機的單價就在5500萬美元左右。當然,這其中包含了很多諸如配套設施、備用艦、人員訓練以及機場改造等諸多專案,但是即使將這些都去除,這一架三代機梟龍也幾乎跟四代機蘇75的售價持平了。
那麼,這樣一來,是否可以說蘇75這種很有優勢的四代機就將受到各方的廣泛接受呢?其實事實並非如此。這主要是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四代機可不比三代機,能玩得轉的還真沒幾個,其對於操作的人員,場地等都有很高的要求,說實話3000萬美元雖然不多,但是能否將這樣一種四代機發揮出其應當有的作用就很難說了。並且要維修和保養四代機的難度要遠遠大於三代機,弄不好就會重蹈伊朗的F14的覆轍,將好不容易引進的四代機弄成一堆廢鐵。
而這一點梟龍就不一樣了,其整體十分皮實耐用,維修保養難度都遠遠小於蘇75,基本像奈及利亞、孟加拉這種能用得好米格21系列的就能用得好梟龍。
可見,蘇75只是一上來售價低,真飛回家那可就不一樣了。
其次,蘇75目前還處於原型機階段,據說將會在2023年正式開始製造,批次生產按計劃要到2027年之後,而說實在的,按照俄羅斯的習慣,蘇75是否真的能在2027年批次生產還要畫個疑問號,這也是阿聯酋為何仍然選擇F35的原因。
此外,散白我對於蘇75未來售價是否真的是才3000萬美元也表示非常懷疑,要知道這個戰鬥機的售價是有很多說頭的,是全壽期還是飛離價,包不包裝備和發動機,甚至是不是不包電子裝置,這些目前來說都還不好說(也許只是個殼子也不一定),因此這樣的售價未來想必還會水漲船高。
瑞典鷹獅售價也差不多一億美元,像這種三代機才應該擔心蘇75,同理還有狂風陣風
不過不管怎樣,未來四代機的你追我趕,倒是越來越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