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一些傳統小吃經常出現在各個省市,因為人們的口味差不多,做法也有相同之處,比如家常小吃燜子。這種美食起源於清朝,現在流行於山東煙臺、遼寧大連、河北定州等地,更有一種傳統說法“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會走,都吃過燜子”可見其在當地人飲食中佔了很大的分量。今天要說的燜子,開在山東。
廠房太小,訂單多到接不過來
聊城有個大姐開了個做燜子的店,原來只是個小店,後來越做越大,現在有了好幾個幾百平的加工廠,大姐還說不夠,要再蒸三十畝的地,蓋一個更大的,把現在的工人都留下,再多招一些,到時候大家一起養老多好。可見大姐已然把員工們都當成了自己的家人,沒有這些人也成就不了今天的事業。
現在雖然廠房也不小,但是所有的製作都要靠人工,而人工產出的量不多,每天能做出的成品只有一千斤,逢年過節定的人多了,就得做到兩千斤。就算是這樣,每天都要推掉成千上萬斤的訂單,實在做不過來,更不願意找人代做,或是糊弄客戶,大姐希望建更大的工廠也是想以後機械化,就可以做更多的燜子。
大姐還有一個夢想,就是成為下一個老乾媽,還說自己野心並不大。不過不少人覺得,想成為老乾媽那樣的民族品牌,不是容易的事情,首先衛生就要過關。可能是製作起來比較順手,大姐和它的員工們製作食物的過程中,除了帽子,都沒有任何的衛生措施,所以網友們的擔心和建議看來並不多於。
25元,周邊最貴,客人最多
燜子其實在家裡做也不難,只是味道可能有所不同,食材也是很好獲取的。五花肉餡中放入秘製的調料,拌勻放剁碎的蔥姜,接著放入泡好的粉條,攪拌均勻,最後放紅薯澱粉,好幾個人用手一起抓拌均勻,放到特製的大蒸籠裡定型,最後一起蒸好,這樣的一塊有30多斤。
蒸好的燜子晾涼,用大刀切成塊,有訂單的就直接裝袋打包封口。他家賣25元一斤,是周邊賣得最貴的,但客人卻是最多的。剛出鍋的燜子有淡淡的姜味,入口粉條爽滑,肉質緊實有顆粒感。
評價
事實證明,食材和味道才是決定一樣美食賣得好不好的關鍵因素,即使是最貴的,也會成為生意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