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冠心方
組成:甲方:附子 肉桂 仙靈脾 黨參 黃芪 茯苓 炙甘草
乙方:黨參 麥冬 五味子 生地 白芍 枸杞子 仙靈脾
主治:冠心病
按:甲方助陽益氣補腎,適用於陽虛患者。乙方益氣養陰補腎,適用於陰虛患者。
二、糖尿病方
組成:黨參 黃芪 仙靈脾 菟絲子 枸杞子 柏子仁 生地 玉米鬚 蠶蛹 桃樹膠
主治:糖尿病
按:本方以補腎益氣為主,有較好的降糖作用。
三、甲亢方
組成:蚤休 白蘞 漏蘆 黃芪 玄精石 川石斛 滁菊花 枸杞子 千里光 谷精草 石蟹
主治:甲狀腺機能亢進。
按:方中蚤休、白蘞、漏蘆清熱解毒,黃芪益氣,玄精石、川石斛養陰,菊花、枸杞子、千里光、谷精草、石蟹清肝明目。共奏清熱補氣,清肝滋陰明目之效。
四、甲減方
組成:黃芪 補骨脂 熟地
主治:甲狀腺機能減退。
按:本方助陽益腎補氣。陽虛證顯著者可加熟附塊 桂枝。
樂胃煎
[組成] 黨參 白朮 茯苓 生甘草 陳皮 黃連 白花蛇舌草 蒲公英 丹參 莪術
[適應症] 慢性萎縮性胃炎伴癌前病變
[方解]
以四君子湯健脾益氣,用黨參易人參可久服緩服,《本草正義》所謂:“黨參力能補脾養胃……健脾運而不燥,滋胃陰而不溼……鼓舞清陽,振動中氣,而無剛燥之弊”;伍用陳皮之辛、苦、溫,理氣降逆,燥溼化痰,《本草匯言》謂“陳皮理氣散寒,寬中行滯,健運腸胃,暢利臟腑,為脾胃之聖藥也”;黃連,味苦性寒,瀉火解毒燥溼,少用有厚腸胃之功;白花蛇舌草苦、甘、寒,清熱解毒;蒲公英,消癰散結,清熱解毒,《本草經疏》謂:“蒲公英,其味甘平,其性無毒,當是入肝入胃,解熱涼血之要藥”;丹參苦、微寒,活血化瘀,涼血消癰;莪術辛、苦、溫,行氣破血,與參術配伍,則莪術得黨參、白朮補氣之資,通絡不損氣,破血不傷血;黨參、白朮得莪術之助補氣而不壅。以上諸藥,消補兼施,寒熱並用,辛苦開降,氣血同調,共奏健脾益氣、化痰祛瘀、清熱解毒之功。
[現代藥理研究]
四君子湯具有調整機體免疫、抗血小板聚集、機體微迴圈、抗脂質過氧化、抗腫瘤、抗突變等多方面功能。黃連、蒲公英有保護胃粘膜、抗炎、抑殺HP、抗腫瘤的作用。丹參、莪術有改善微迴圈、抗炎、抗氧化、抗腫瘤的作用。諸藥合用,能透過多種途徑改善病情,阻斷胃癌前病變的發展。
用藥特色
一、常用藥對
砂仁、白蔻仁;均為化溼醒脾、行氣寬中的要藥,但砂仁香濃氣濁,溫燥之性較強,蔻仁芳香氣清,溫燥之性較弱,兩藥合用,以增強化溼和胃醒脾之功。
海螵蛸、瓦楞子:均為制酸要藥,但海螵蛸有收斂,瓦楞子又有散結之功,兩味並用,相輔相成。
八月札、路路通:均為理氣要藥,但八月札疏肝理氣而散結,路路通行氣寬中而活血,兩藥並用,相得益彰。
黃連、吳茱萸:黃連苦寒,吳茱萸性熱,兩藥並用,辛苦開降,一寒一熱,相反相成,共奏清肝瀉火,降逆止嘔之功。
延胡索、金鈴子:延胡索活血行氣,行血中之滯而止痛,金鈴子清熱行氣,洩氣分之熱而止痛兩藥相配,其止痛之效益彰。
連翹、蒲公英:連翹清熱解毒、消癰散結;蒲公英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兩藥同用,以增強清熱解毒之功。
二、用藥指導
用藥配伍遵循清代吳鞠通“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學術思想,宜虛實兼顧,寒熱得宜,升降並調,氣血同治,剛柔相濟,動靜結合,做到補勿過膩,瀉勿過峻,寒勿過苦,熱勿過燥。
免責宣告:本文轉載網際網路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權請聯絡我們刪除,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僅做資訊分享,不作為醫療建議、推薦或指引。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辯證使用,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