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50天,2021年即將結束。新冠病毒肆虐了一年半,全世界人民的生活依然沒有步入正軌,且疫情對經濟的負作用卻越來越明顯:全球已經進入通貨膨脹的浪潮中。
1
介面新聞釋出一份最新的全球重要國家的通脹資料:今年有80多個國家地區的通脹率創下了近5年的新高,預計今年全球整體的通脹創10年新高,達到4.3%。
資料重點展示了全球GDP排名前20的海外國家,幾乎一致的展現出,通脹率在快速上升中。
印度CPI累計漲幅已經高達5.89%,在統計的20個國家中排名第一;
德國CPI累計漲幅高達4.5%,排名僅次於印度,創下了28年的新高;
過去十年一直處於通縮的日本,今年CPI累計漲幅也已出現了正增長,目前是0.3%;
回顧一下2021年開局:資產端,美股大漲、原油大漲、港股大漲、A股大漲,房價大漲,非美貨幣大漲,比特幣更是漲得讓人難以置信;再到當下的商品端,從能源,到金屬,各類生產原材料、再到農作物等大宗商品都在漲價,一夜之間通脹鋪天蓋地而來。
這可能是“千禧一代”經歷的第一次高通脹,也是我們對接下來的2022年最大的擔憂。
2
物價上漲的因素很多,比如:去年全球活動大停擺,消費也跟著停止,因此物價水平走低,今年物價水平以去年的低標為比較基準,計算上會使通膨數字上升;另外,經歷新冠病毒剛開始肆虐的恐慌後,大家對它的瞭解越來越多,生活也回到正軌,經濟開始復甦,原有的消費需求恢復如常,需求的增加帶動了物價的上漲。
但究其根本,無非兩個:一個是,全球放水;另一個是,全球供應鏈短缺。
全球大放水,貨幣貶值成必然
2020年,以美國為首的全球八大經濟體總共增發了超過十四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經濟總量的17%。如果根據貨幣超發和價值來衡量,2020年除了中國以外世界主要經濟體的印鈔規模,超過了2008年以前5000年人類文明史印鈔規模的總和。9個月抵5000年,從來沒有經歷過這麼瘋狂的時代。
甚至到了2021年放水還在繼續,Morgan Stanley預測:全球四大行(美聯儲、歐央行、日本央行和英格蘭銀行)在2021年大規模加速印鈔,高達3.4萬億美元(22萬億人民幣)將流入市場。
這種行為下,不會引發嚴重通貨膨脹,不導致物價上漲,是不可能的!
全球供應鏈緊張,加速供需矛盾
,
在去年疫情突然爆發的衝擊下,經濟活動受阻導致全球的供應鏈出現危機,尤其是今年下半年以來,在缺少卡車司機和能源短缺下,供應鏈危機不但沒有得到緩解反而愈演愈烈,歐美多個國家港口出現貨物積壓。
疫情暴露並放大了海運業已經存在的挑戰,特別是勞動力短缺和基礎設施需求方面的問題。美國西海岸兩大門戶港口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港和長灘港的停泊區和等待區排隊船數已增至83艘,每艘船的平均等待時間已經增加到16.9天,是兩個月前的兩倍,這也令兩大港口外的集裝箱船擁堵情況繼續加劇。
另外,雖然疫苗普及疫情整體上得到控制,但是部分西方國家將“疫苗簽證”政治化,邊境關閉和缺乏國際航班導致數十萬海員滯留在海上,無法被替換或遣返。進一步阻礙了國際間的貨物通關和流動,惡化了供應鏈的危機,
最直接的後果就是,海運費創下行業10年以來最高水平。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時代,國際分工加速了商品生產的效率,同樣在全球重大危機面前,變得“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在上述兩個因素的疊加下,我們進入了全球通脹的時代。
暴哥還觀察到另外一個難得一見的歷史現象:美國的通脹與全球通脹同步出現。我們都知道:美元作為美國霸權的根基,從來都是美國放水收割全球,美國從來沒有被通脹反噬過。這一次就不一樣,不管美國還是歐洲、日本所超發的貨幣,首先反饋到發達國家的資本市場,接著反饋到向美國提供商品和服務的經濟體。
美國創下30年曆史新高的通脹只是才開始,我們已經看到了美元霸權根基的鬆動。
3
隨著全球通脹的進一步發展,一些海外央行已啟動加息以應對通脹。2021年以來,全球已有至少27個國家先後加息71次:
委內瑞拉累計加息幅度最大,達2049個基點
韓國央行將基準利率從現行的0.5%上調至0.75%,結束了連續15個月的歷史最低基準利率寬鬆政策;
新興市場經濟體巴西在今年已完成6次加息;
挪威央行在9月末宣佈上調基準利率25基點;
紐西蘭央行將基準利率上調25個基點至0.5%,是七年來首次加息;
英國央行行長日前也暗示該國將於年內啟動加息;
新加坡、智利、墨西哥、俄羅斯等國的央行也相繼加息;
現在我們需要更多的關注和思考:全球超低利率時代是不是要終結了,如果結束對我們的財富和投資會產生哪些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