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印度軍工業,想必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摔戰機、大炮炸膛等安全事故,而這也給人們留下了印度軍工業落後的印象。難道這是因為印度家底薄起步晚導致的嗎?其實不然。當年,中國與印度的家底差不多,起步時間也相差無幾,可如今中國的軍工業已經躋身世界一流水平,具備了獨立自主的軍事工業生產能力,與印度可以說是天壤之別。
中國工業現代化程序和軍事工業發展的時間與印度差不多,相比中國,印度的家底甚至還要更厚一些。1949年中國剛剛建國時的鋼產量為15.8萬噸,而印度達到了137萬噸。在發電給量方面,同樣是1949年中國發電量為43億度,印度為49億度。在先進軍事裝備方面,印度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獲得了幻影-2000和米格-29等先進三代戰機,而我國的第三代戰機直到1992年才正式裝備。從相關資料來看,中印工業化前的家底差不多,發展時間也差不多,也同樣走了從仿製到獨立自主的道路,但是結果卻顯而易見。印度的軍事工業貌似越發展越糟糕,而中國卻已經開始進入世界尖端領域。中印軍事工業發展的南轅北轍,其原因比較複雜,但是概括來講大致分為三個方面。
印軍對本國軍工容忍度、低支援力度低
想要有好的產品就要有好的研發團隊,而好的研發團隊是透過一個又一個專案鍛煉出來的。縱觀我國軍事裝備的發展,因為家底薄、水平低,所以我國裝備在相當一段時間都處於一個相對落後的水平。以我國裝備的主戰坦克為例,1981年美國就獲得了第三代主戰坦克M1,而我軍直到1996年才獲得實驗型99式坦克,99式坦克的量產服役則要到2000年以後。而在99式坦克以前,我軍長期裝備的是效能顯著落後的88式、79式、62式、59式等,我軍雖然也清楚這些裝備落後於世界主流水平,但是依然有包容性地接受了這些產品。即使有些坦克只是小批次生產,處於邊裝備邊改進的狀態,但是我軍仍然堅持使用自主生產的坦克,而沒有去大規模購買他國外銷型號。而我國坦克研發團隊也正是在這樣一個型號又一個型號的研製改進中,不斷學習和吸取經驗,最終幾十年磨一劍,研發出了99式這種可以追平世界先進水平的裝備。
而印度方面,阿瓊的例子就很有代表性,在研發團隊毫無經驗一片空白的情況下,上來就要研製最先進的第三代主戰坦克,還好高騖遠以豹2為標杆,力求超越豹2。結果技術不能滿足需求就直接從國外購買配件,最後印度軍方對阿瓊坦克的效能依然不滿意並拒絕使用,而印度坦克研發團隊除了學會組裝坦克外,其它啥也沒學會。
如果印度軍隊對國產裝備容忍性高一點,對阿瓊也採用邊裝備邊改進的方式,那麼阿瓊就有可能是另一個結局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阿瓊坦克如果繼續無法裝備部隊就有可能下馬,研發團隊也有可能會被解散。印度軍隊對國產裝備的容忍度太低,導致國產裝備一旦不能滿足需求就去“買買買”,而研發團隊由於沒有買家導致專案流產,研發團隊解散,最後就形成了一個惡性迴圈,沒能培養出成熟的研發團隊。
對於印度來說,買裝備太容易了
對於印度軍隊來說,想要買到先進裝備太容易了,無論是俄羅斯,還是美國,或者是歐洲國家,都可以將武器賣給印度。例如俄羅斯的蘇-30、美國的P-8、法國的陣風等。印度空軍在光輝戰機專案進展不順時,沒有選擇加緊攻關,而是以2.5億美元的高價購買法國陣風戰鬥機。
這對於我國來說也是因禍得福,當年美國牽頭對我國實施武器禁運和封鎖,所以被逼上絕路的我們只能走自主研發這一條路,而這也為我們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後來在中美蜜月期,我國從西方國家購買了不少先進武器,例如L-7坦克炮、響尾蛇防空導彈、魚叉著艦裝置等等,真因為有了一定的基礎,我國在購買了這些武器裝備後才能進行逆向仿製,轉化成為自己的產品。印度逆向仿製能力就很差,基本很少能將引進的技術轉化為自主技術。對於印度來說,一方面沒有足夠的防止能力,另一方面還是因為印度沒有背水一戰的環境。
印度人習慣性“湊合”
印度有一個印地語單詞叫“jugaad”,這個單詞的意思就是“湊合和將就”,而這個詞語似乎也成了印度人做事情的準則。印度工業和軍工發展糟糕的根本原因就出在印度人的“湊合”思維上,可對於高階技術來說絕不允許出現一點馬虎。
與之成為鮮明對比的就是我國軍工人的工匠精神,在上個世紀80年代,我國得知蘇聯研製了一款重量只有25公斤的重機槍,於是科研人員以該技術水平為標杆,搞出了戰鬥全重26.2公斤的89式重機槍。不過,差的這一公斤多的重量還是成了當時不少科研人員的遺憾,可是後來卻證實,蘇聯的重機槍只有槍身是25公斤,戰鬥全重是41公斤。儘管如此,可我國的科研人員卻還是讓89式重機槍成為了世界上戰鬥全重最輕的重機槍。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例如被AIM-120忽悠研製的霹靂-15雙脈衝發動機,美國F-22都沒有達到的升力係數(2.0)殲-20卻達到了。歸結起來,中國軍工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就是因為我國軍工人有“錙銖必較”的科研精神。
反觀印度,從上到下好像都在湊合, 155火炮使用的高精度軸承來自一個註冊資金不到50萬、員工不足10人的小作坊,甚至連閱兵式上的航母模型比例都不對,這一系列不可思議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因為印度的“湊合”。
總結:從中印軍工發展對比來看,我國軍事工業一路走來確實非常不易。我國軍工人也幾十年如一日地努力,在長時間落後的情況下也不氣餒,堅持不懈地為我軍提供合格的武器裝備,最終為我國國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