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9月13日,這一天凌晨,林總乘坐256號三叉戟飛機從山海關機場起飛,飛機起飛後不久向西北方向飛去,凌晨兩點半,這架飛機墜毀在蒙古的溫都爾汗附近,飛機上的人員全部遇難,因為事件發生在9月13日,所以也被稱為九一三事件。
九一三事件發生後十一天,也就是1971年9月24日,時任海軍第一政委的李作鵬被隔離審查。李作鵬在革命時期是林總的老部下,建國後也是在林總的安排下進入海軍,擔任了海軍副司令員,後來更是在林總的支援下成為海軍的第一政委。不過,李作鵬在海軍站穩腳跟後卻向時任海軍司令員的蕭勁光“奪權”,把海軍搞得烏煙瘴氣。今天我們說的這位中將也在當時參與了李作鵬的“奪權”行動,九一三事件後被審查,此人是誰呢?後來的結局怎麼樣呢?
這位中將名叫趙啟民。趙啟民出生於1910年,陝西西安人,早年期間,趙啟民在讀書過程中接觸到進步思想,開始從事農民運動。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趙啟民繼續在家鄉發展農民運動,並且伺機進入國民黨內部從事兵運工作。
1932年,趙啟民的身份暴露,他輾轉離開國民黨的部隊,前往渭北加入了紅軍,成為了陝甘寧邊區的一名戰士。加入紅軍後,趙啟民參加了陝甘寧邊區的反“圍剿”戰鬥,鞏固與擴大了陝甘寧根據地。徐海東率領紅二十五軍到達陝北後改編為紅十五軍團,趙啟民也加入紅十五軍團,擔任了78師的參謀主任。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為了加強新四軍的建設,延安方面向新四軍安排了多名幹部,這其中就包括趙啟民。進入新四軍後,趙啟民擔任了第4支隊第8團參謀長,參與建立了皖中地區的抗日根據地。抗戰期間的半塔集戰鬥中,趙啟民立下赫赫戰功,指揮2000餘名戰士面對萬餘名敵人,堅守了七晝夜,是抗戰取勝的功臣之一。
解放戰爭時期,趙啟民進入山東野戰軍,山東野戰軍與華中野戰軍合併成立華東野戰軍後,趙啟民擔任了第七縱隊政委。第三野戰軍成立後,趙啟民被任命為34軍政委,他也率部參加了孟良崮戰役以及淮海戰役等大型戰役,是締造新中國的功臣之一。
建國後,趙啟民進入華東軍區的海軍部隊,擔任了副政委,此後他陸續擔了中南軍區海軍司令員以及南海艦隊司令員等職務,1955年授銜時,趙啟民被授予中將軍銜,成為開國中將。授銜之後,趙啟民繼續被重用,於1961年被任命為海軍副司令員。
值得一提的是,在趙啟民進入海軍後第二年,也就是1962年,李作鵬在林總的支援下擔任了海軍副司令員。李作鵬進入海軍後,聯合張秀川等人向時任海軍司令員的蕭勁光發起“奪權”行動,作為海軍的副司令,趙啟民也參與了李作鵬的“奪權”,搞得海軍內部烏煙瘴氣,造成了很不好的影響。
1971年,九一三事件爆發,作為林總的“四大金剛”之一,李作鵬在9月24日被審查。隨著李作鵬被審查,他在海軍內部發起的“奪權”行動也暴露,參與這項行動的趙啟民也被隔離審查,並被解除了相關職務。
被免職後,趙啟民從官場消失,1988年,解放軍恢復軍銜時,作為開國中將的趙啟民理應被授予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但因為他參與了李作鵬的“奪權”行動,屬於犯錯誤的將領,因此只被授予了二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上世紀八十年代,趙啟民離休,晚年他參與了新四軍戰史的編寫工作,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不管怎麼說,趙啟民都在革命時期為國家、為民族作出重大貢獻,他雖然一時不慎,但他的功績卻值得我們銘記。1997年,趙啟民因病去世,終年8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