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之前,不妨先思考個問題:
共同富裕目標下,究竟是選擇強省會模式?還是均衡發展模式?
給出明確的答案,並不容易。但很多省份用實際行動表示,我們可以用其他渠道彌補強省會帶來的負面影響。
比如“省域副中心城市”。
一波副中心城市的建設熱潮正席捲而來,或許將改變各個省份的城市格局。
1
省域副中心,並非官方劃定的城市等級或標準,其主要泛指在一省範圍內,綜合實力較周邊城市強大,經濟輻射力超出了自身管轄的行政區範圍,擁有獨特的優勢資源或產業且與主中心城市有一定距離(一般在300公里)、未來能夠帶動周邊區域發展的城市。
特點便一目瞭然:
自身實力強大(尤其是與周邊城市比較)、有獨特的資源優勢或產業優勢、與主中心城市有一定距離、能輻射帶動周邊區域發展。
早在2001年時,湖北社科院便提出“省域副中心”這一定義。其緣由在於,湖北地域上東窄西寬,省會武漢偏於東部,客觀上需要在西部確立一個省域副中心城市作為“二傳手”。
如果說省份核心城市(一般是省會)是“班長”,副中心城市就相當於“副班長”,在班長管轄不到的區域發揮帶動周邊經濟的作用。
截至目前,國內共有9個省份在省級官方檔案(包含政府工作報告、“十四五”規劃、黨代會報告等)明確提出了這一規劃,涉及到16個城市。
其中,中部六省全部提出建設省域副中心,西部有陝西和廣西兩個省份,而東部僅廣東1個省份。
這與東部省份普遍擁有雙子星城市,高度相關。
比如廣東有廣州、深圳,還有東莞、佛山,江蘇有蘇州、南京、無錫,浙江有杭州、寧波,福建有福州、泉州、廈門,山東有濟南、青島。
除了廈門、東莞,其他城市均為GDP過萬億城市。而這些非省會城市,經濟實力都能獨當一面,甚至超過省會,“省域副中心”的名頭對他們來講,可有可無。
雙星閃耀的格局,省裡面自然不會再規劃省域副中心。
而廣東原來是有3個副中心城市的:珠海、湛江和汕頭。但到了今年公佈的“十四五”規劃中,珠海被賦予更重要的使命——橫琴自貿區和對接澳門,副中心城市就剩下湛江和汕頭。
廣東建設副中心城市的意圖,源於內部幾個地區實力差距過大。珠三角9市一枝獨秀,粵北、粵西、粵東實在跟不上火車頭的腳步。
從人均GDP看,珠三角9市是其他三個地區的2倍多;從人均收入看,珠三角9市同樣為其他三個地區的2倍左右。
因此,讓湛江帶動粵西、汕頭帶動粵東,至於北部,只能靠老大哥廣州傾力相助了。
2
除了廣東之外的8個省份,均位於中西部,其另一共同特點是“一城獨大”,省會城市在省內的影響力,說一不二。
比如西安,首位度達到38.3%,27個省會中排第四位;比如武漢,首位度35.9%,排在第7位。
單一增長極的劣勢在於,省會城市對周邊地市的人口、資金形成虹吸效應,使周邊地市發展難上加難,從而形成負迴圈。
副中心城市的提出,就是打破這一迴圈的重要利器。
與廣東同樣規劃兩個副中心城市的省份,還有河南、湖北、湖南、廣西。
湖北是最早提出這一規劃,宜昌、襄陽也是最早確立的省域副中心城市,且一直沒有改變。
武漢的地位自不必說,但其影響力更多輻射的是湖北東部地市。宜昌和襄陽兩個副中心城市,就承擔起輻射湖北西部地市的任務。
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區位,這一規劃看起來都十分合理。
而在河南,洛陽也是較早確定的副中心城市,其僅次於鄭州的經濟實力,也算實至名歸。
南陽,則是在最近才新加入。
南陽經濟實力僅次於鄭州、洛陽,常住人口更是全省第二多,區位上離鄭州較遠,能更好的輻射河南南部地區,這些硬條件讓南陽成為副中心城市,理所應當。
如此一來,河南的城市規劃層次就明朗起來:鄭州輻射周邊及東部地市,洛陽輻射西部地市,南陽輻射南部地市。
而山西,是唯一一個提出建設3個副中心城市的省份,北部有大同,南部有臨汾和長治。
這主要是由山西的特殊地形決定的。
山西屬南北狹長地形,省會太原位於正中心,其對南北的輻射力相對較弱。北部的大同,作為傳統能源城市,副中心勢必要給。
而在南部,臨汾和長治儘管實力不強,但太行山的天然阻隔,讓誰都無法影響誰,不如兩個都劃成副中心,各自發展。
最狠的,還是四川。
早在2018年,四川就提出“鼓勵和支援有條件的區域中心城市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由綿陽、德陽、樂山、宜賓、瀘州、南充、達州等7個城市“競爭上崗”。
當然,副中心城市並不是越多越好。比如河南,商丘和開封也都提出要建設副中心城市,一個省份4個副中心城市,實在沒有必要。
若一個省份的副中心超過3個,格局勢必會亂了套。
3
可以預見,這16個副中心城市,會獲得更多的政策紅利傾斜。
但副中心的建設,並非易事。
一是,副中心城市的輻射力,是否能擔此重任?
在省會與副中心GDP之比上,最低的南寧也是柳州的1.49倍,而最誇張的廣州,是湛江的8倍、是汕頭的9倍多。
在人均收入比值上,最低的依舊是南寧,人均收入甚至不及柳州,但這也是唯一一個比值低於1的城市。收入差距最大的依舊是廣州,收入是汕頭和湛江的2倍多。
實力差距之大,肉眼可見。
人口吸引力上,副中心城市更是不太樂觀。
與十年前相比,16個城市中僅有6個城市人口在增長,贛州、洛陽增長超過50萬,柳州接近40萬,而蕪湖、汕頭、桂林增長都不超過20萬人。
此外的10個城市,人口全部出現負增長。臨汾、寶雞、岳陽、衡陽、南陽的人口,都減少超過30萬人以上。
尤其是南陽,作為省內常住人口第二大市,人口持續淨流出並非好事。如何把人留下來,對其建設副中心城市,是個巨大挑戰。
要想留住人,就必須把產業搞上去。
第二個難點,正在於副中心城市的產業優勢,太不顯眼。
16個副中心城市裡,多以傳統能源、金屬冶煉、裝備製造業為主。比如大同的煤炭資源,洛陽的裝備製造,柳州的汽車製造,都算是有獨特產業優勢的城市。
尤其是柳州,以汽車、鋼鐵、機械為龍頭產業,已經是廣西最大的工業城市,工業總產值佔整個廣西的1/4。除了螺螄粉,五菱、東風也成為柳州的另一名片。
紮實的工業基礎,讓柳州成為16個副中心城市中,唯一敢和省會較量的城市,甚至不落下風。
而其他副中心城市,規劃上的產業都緊跟時代潮流,智慧裝備、新材料、5G、生物醫藥、新能源等產業,全都攬入懷中。
但真正能落地的城市,少之又少。
副中心城市建設,勢必是一條充滿荊棘之路。
能不能真正起飛,就看各自的努力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