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自:我愛這花花世界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僅作興趣分享
最近我悄咪咪給自己放了個小假,帶著爸媽去了趟大理洱海,雖然還是會遠端處理工作,不過也享受到了好些“人間值得”的瞬間,看看雲和水,發發呆就是大半天。
在這種“人間仙境”,就會忍不住冒出念頭,好希望這種“詩和遠方”能變成自己的日常啊!
說到理想的生活,我們總覺得要有個遠方才能施展,但最近我們探訪的穀子老師卻示範了一個更可行的範本——花十萬元改造了住了10年、樓齡30年的廣州老房子,把它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在這裡過上理想的生活。
穀子說,她也曾想換大房子但經濟實力所限,搬到郊區的話大人上班小孩上學又太不現實。老房子經過改造後,從屋外看,絕對想不到屋內有“世外桃源”——開闊的廚房和餐桌、整屋原木傢俱、榻榻米茶室…...就像走進了一間原木風咖啡館,每個空間都溫暖自然,還有獨特的東方美學韻味。在她家待著感覺格外沉靜放鬆,可以暫時不問世事。
穀子說:“不用很多錢,不一定要大房子,更不用離開都市,從日常生活的一餐一飯開始,也可以過上理想的生活。”
先來猜猜這個房子在哪兒?
不在京都也不在郊野,這個小桃源就在廣州的鬧市區。我去找他們玩那天頂著正午烈日,但一進門就像穿越了。家裡沒裝隔音玻璃,但好像一點車聲都聽不見。
眼尖的讀者認出是暨大教授穀子老師和雨先生、女兒芽芽的家。前身是普通的老房子,改造後得到超寬敞的公共空間、帶中島的大廚房、幽靜的和室,和滿眼全是樹的陽光房~
感受下完全不同的生活狀態!
裝修前
裝修後
先上戶型圖——她家是典型的L-D-K 結構,客廳(L)、餐廳(D)、廚房(K)打通;還有一個和室和兩個臥室。
我進去的感覺就是:細節豐富但視線通透,可以一路大搖大擺穿過客廳、餐廳、延伸到廚房,走走停停處都是好玩的小東西。
起居室和餐廳中間直接用矮櫃分隔
能儲物、不擋視線,又有分割槽作用
我非常不喜歡家徒四壁風的房子,喜歡到處都是好玩的、好看的,穀子老師家正好長在我審美點上:
她兩口子都不喜歡性冷淡風,也沒什麼網紅單品,家裡收藏了她幾百件餐具和茶具,根據四季的風情換著用;雨先生是咖啡發燒友,窗臺上都是各種工具。
但我又不覺得亂糟糟,感覺是進了一個玲琅滿目很好逛的的雜貨店;而且我發現她家看不到收納箱和架子,也幾乎看不到任何現代感的電器。
她帶我湊近看,我才發現原來看起來是用來隔斷的傢俱、房間,都是隱藏的收納空間!電腦、冰箱都藏得腦洞大開:這個隔開飯廳的的矮櫃進門時很容易被忽略,原來電腦和書就在裡面。
老房戶型所幸本來比較周正,而且南北對流、採光好,為了最大程度利用好南邊的陽光,幾乎全屋都換成氛圍高手——上海老鋼窗+壓花玻璃。
親眼看更心動,這種壓花玻璃本身不貴,但折射的光把全屋都鍍上柔焦濾鏡。下午3、4點會看到碎鑽似的光點;她說傍晚會透出鈷藍色,他們裝修前也沒想過原來會那麼美~
煙火氣撲閃撲閃,好舒服~
她和雨先生因為爆改成小圈子裡的“紅人”,好多朋友來取經。我本來就想叨擾一小時,結果聊了一下午,下面看看我最喜歡的幾個角落和她的好物推薦吧~
*01
嚮往的生活,就是這個樣子!
我跟穀子老師開玩笑說來這趟又有買老房的信心,不過他們也是住了十年才決定爆改。
她在家最常待在廚房和和室,心力也投入最多,確實物超所值。這個廚房和飯廳就是我的理想型,視線通透又層次分明,她說開放式空間的好處,是抬眼能看到家人,但又不互相打擾,對中小戶型也是“顯大”的實用招數。
在客廳“偷空間”第一個改變是打掉了舊房型中間的牆(非承重);有條件做開放或半開放式廚房,可以參考幾個tips了!
廚房:
動線設計好,小廚房也能五臟俱全
其實換算成傳統格局,這個廚房並不大,裝中島挺奢侈的。
但她說三餐都在家做,裝修前就篤定要個有中島的廚房。原生廚房直接搭不太可能,索性犧牲了晾衣服的小陽臺,合併進來後廚房也因此擁有了一整面富裕陽光。
Tip ️ :小戶型也能做中島
但中島畢竟是一大塊,穀子老師想盡了各種偷空間的辦法——中島檯面是自己淘的老榆木板,但猜猜下面是啥?
我進去找了半天發現沒有冰箱。其實冰箱就塞在中島下面。他們因地制宜,選了一款中國家庭不常用的臥式冰箱,恰好能嚴絲合縫塞進去。
醍醐灌頂!
中島平白多了一大塊置物區,做飯時也能和家人聊天,這兒也是上菜區:飯菜在爐灶那邊準備後,轉身就可以放中島上出菜。
因為沒地方晾衣服,他們就把洗衣機和烘乾機裝在水槽和流理臺下面,灶臺下面有烤箱,等於90%的大電器都完美藏進廚房了~
Tip ️ :流暢的動線設計
廚房整個格局看著滿,但不亂,她認真設計過動線,從左到右每塊功能區正好是“洗-切-炒-放”,鍋和調料都在伸手可達的距離,做飯行雲流水。
飯菜一轉身就可以放到中島上,家人也很方便轉移到餐廳上座。
原來的陽臺改成水槽和寬敞的流理臺,
洗菜、切好,右轉過來就是烹飪區,有灶臺和烤箱。
Tip ️ :三十支鍋全靠吊架收納
愛做飯的人家裡,鍋具怎麼收納是大難題。我們做客的幾個朋友家各有各招:
規劃整理師@大茶用書架當隔板,鍋豎立收納進櫃裡️
180的男生@折光,就全都掛牆上️
穀子老師比較嬌小,就在中島上方設計了吊架,小鍋、小鏟統統往上掛——
這種歐式吊架一般是大廚房專屬,還掛不了太多。但女人嘛,想要的一定要搞到,她就自己畫圖、找了金工木器工房定做剛好契合中島寬度的框架、又找了鉤子,搞定。
Tip ️ :開放廚房也可少油煙
好白分享過開放式廚房改造心得,很多讀者覺得不適合中餐。但我去他們家就發現幾乎沒菜味;男主人雨先生還是四川人,常做爆炒。
三年裡三餐都在家做,但天花板和牆面幾乎看不到油煙漬;他的經驗是:
抽油煙機一定要選國牌!進口品牌功能基於西式煮食,設計沒那麼接地氣,她家買了老闆最大功率的一款,目前很滿意。
有條件全屋裝新風系統,更好地散味通風。
和室:
喝茶聊天、打滾睡覺,真正的居心之地!
穀子老師家另一個高光改造,就是活活偷了一塊改成榻榻米房,那天我們喝了一下午茶,舒服得快躺平了。有精氣神的和室,彷彿會自己念《陰翳禮讚》。
網友對榻榻米的評價比較兩級,大部分人擔心積灰、發黴。但這個空間在他們家利用率超高,平時吸吸灰、布擦一擦,至今也沒有黴變。
和室正對餐桌、用移門隔開。關鍵就是這個移門,輕輕拉,房間格局和氛圍就會完全不同:全部開啟就和餐廳連通融為大空間;往兩邊掩映又是一番繾綣院落的景象。
他們不想限制這塊的功能,只留了小矮桌和小矮櫃。朋友來了是喝茶聊天的會客室,獨處可以看書打盹,父母來過夜就鋪上床變小客臥。
他倆很喜歡茶和咖啡,但屋裡看不到任何收納箱和櫃子。然後先生掀開榻榻米:底下是松木做的收納櫃。整個抬高做九宮格地臺,等於一個放平的超大櫃子!
和室雖美但質量很多細節要求,她專門給了一些經驗:
1. 軟硬裝不要全包給一家公司做,建議找江浙滬一帶的和室設計工作室,和室有一套專業的審美和工藝體系(比如防黴防潮、榻榻米防變形)。
2. 做和室先想清楚用途,做減法更保險。當初銷售推薦做大量壁櫃,還有松竹梅印花、甚至電動麻將桌,但這一裝意境全沒了,他們果斷拒絕。
和室直接連著兒童房,其他小朋友來串門都會變檸檬精。在儘量簡潔的原則下,他們給芽芽留下很多讓她自己成長的空間。
Tip ️、簡潔為主,製造點小驚喜
兒童房和陽臺有個好玩的雪見門。雪見門可以只提拉下半段,一個隨意調節大小的“窗戶”,這樣天熱、天冷時,就算躺床上也能瞄到陽臺外的綠意。
床旁邊的窗其實是假的,是一個大燈箱,暖黃熹微的光亮適合夜晚,安撫小朋友入眠
Tip ️:給小朋友專屬的收納空間
芽芽房間裡有很明確的收納區域,門口兩個櫃子是她的小衣櫃、放當季衣物,專門做到小朋友輕鬆掛好衣服的高度。
陽臺底下抬高做成收納區:一整排藤編籃子放在延伸出來的地臺下,玩具順手能裝進籃子裡。
可能是兒童房設計得舒服合理,她說芽芽很小就很愛自己收納,也不準大人插手。媽媽們可以借鑑一下
*02
主人的好品味推薦
她家太多好看的東西,唯一被她後悔吐槽的是洗碗機,也在中島下面,倒不是說洗碗機不好,而是她發現自己大部分餐具都不能機洗,等於閒置了。所以建議不必硬跟風裝,先考慮煮食習慣和食器需求。
照例的好物環節,來說說我被種草的幾件東西:
️ 吊燈引掛器
他們家燈光挺多講究。想營造古典的溫馨感,這種無主燈、低重心、多用區域性照明的辦法可以照著學起來。
全家一共58個燈
換燈方便主要靠這個引掛器,很有意思,轉一下就能裝上去,換吊燈就像換燈泡一樣簡單,他們時不時就換燈罩改變一下氛圍。
就是這個東西
關鍵詞:日本引掛器
晚上家裡一團一團的區域性燈亮起來,整個屋子慢慢進入了休息模式。雖然身在都市,似乎也找到了跟自然同頻的節奏。
️ SMEG五頭爐灶
穀子老師說雖貴但值的一個大件。本來銷售不太推薦,說國內用這個牌子的人都不太做飯,就是圖好看,火力不能全部調。
但她發現五個爐頭能一起用火力,一個炒菜,一個燒肉,一個煲湯,一個蒸飯,基本同一時間就搞定所有菜。
缺點是隻有一個爐頭的火力可以調節,
其他幾個是固定的。
最後還是選了白色,用了三年,依舊美貌。
️ 海弟木工小邊桌
設計感和實用性都滿分的小邊桌,平時放客廳的閱讀區,可以放書擱茶,有需要時也可以在上面伏案書寫。
小書桌看著簡單,做工一點不馬虎,甚至可以摺疊收納。
穀子老師和雨先生都很喜歡「海弟木工」,大餐桌也是來自它家,非常耐看。「海弟木工」是小產量的木作家路線,不算便宜,但是材料和做工很好。
️ 美諾烘乾機
烘乾機是他們說有幸福感的大件,美諾也算是烘乾機屆愛馬仕。家裡沒地方晾衣服,但烘乾機烘好的衣服馬上拿出來的質感比被陽光曬得脆脆的更好。
特別好笑的是,當時師傅得知沒有電梯都傻眼了,說還沒見過住樓梯樓的人買這個牌子......不過確實一分錢一分貨,烘乾後的衣服蓬鬆溫潤~
*03
裝修了房也重啟了生活
我們總說家是人一生的容器,我在和室呆的幾小時裡,腦子裡也偶爾跳出這句話。
這個房子裝得好,不是因為他們本來就懂,相反兩口子既不是設計師、也不搞藝術,前十年住得並不精緻:
陽臺裝修前後對比️
現在的慢生活狀態,包括喝茶、咖啡、鑽研漆器瓷器的風雅喜好,幾乎都是因為裝修和搬進去後慢慢培養起來的。
裝修也沒有專門參考過哪個博主,主要是以前經常旅行,住各種民宿慢慢積累出固定的喜好:舒適、溫潤,所有東西都很實用。
雨先生說裝修對他影響巨大:他原來回家不是躺著看電視就是回書房加班。有小孩後,週末偶爾找舒服的民宿短途旅行。後來一細想,人總想往外跑、花錢體驗更好的東西,其實就是對身處的環境不滿意。
老房子地段很好,他們索性不換房、把錢留下來裝修成喜歡的樣子。現在哪兒都不想去,出差也不花錢住高階酒店了,“反正都沒家裡好看舒服”~
♀️ 決不妥協:
一年半改造了家也改造了老公
很多人逢裝修就家變,但他們分工很明確:穀子負責設計,雨先生負責盯施工細節,喜好也趨同,罕見地沒有內部矛盾。
穀子金句:改造男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裝修。
雨先生就是從不管家務事到如今持家一把手,因為親歷了所有過程,入住後就特別愛惜,打掃廚房、擦榻榻米都是他主動管,整個人最大的變化就是再不怕麻煩了。
他給我的裝修經驗就是,1.先想明白自己喜歡什麼;2.想要的東西就不要妥協。
雨先生說很多朋友來家裡都說想照搬、購買連結也給了,但基本90%都放棄了。都是家人和裝修公司嫌麻煩,主人怕扯皮最後就算了,一件事妥協,後面所有事情也會妥協,所以怎麼裝都差很多......
但他倆想得很明白,管裝修就為了改變自己,慢慢磨了1年半磨到自己滿意為止。比如這些好看的老鋼窗,是大老遠從上海訂的,廣州沒有師傅能安裝。他們最後硬是找了個師傅學會了安裝手藝。
他們家軟裝硬裝分開公司做,全程自己盯,大部分軟裝也是親自淘的。她建議最好不在同一個品牌買齊全部,慢慢來,你清楚自己要啥,就一定能淘到最合適的。
像這兩個書架就是在一家地下書店的倉庫淘來的,舊時的鐵梨木質量感人,現在很少能見到這麼美的櫃子了。
芽芽的椅子原來是理髮店用的,非常結實,而且可以調節高度:
寫在後面:
在他們家喝茶的時候,她說窗臺的小野花一天就會凋謝。不覺聊到傍晚,它真的就突然掉下來了。
被精心對待的房子也是有呼吸感的,光影和野花提醒人時間在流逝。但任何虛度都不是浪費,彷彿生活就該是這個樣子。
編輯:皮卡球,阿花;
拍攝:皮卡球,rain,Ge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