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孟子
人類是群居動物,對大多數人而言,他們需要和很多人產生一定的感情羈絆,其中既包括存在血緣關係的親情,也包括在交際過程中收穫的友情。
友情是獲得幸福的一個十分重要的途徑,當人們遇到認為能夠維繫一生的友情時,往往會想一些辦法來讓這份友情看起來更加正式,於是便有了“拜把子”這個說法。
在一些古代的名著當中,人們常常會看到主角之間舉行結拜的儀式,比如“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和“梁山一百單八將結拜”等情景。
其實,比“拜把子”更能體現出友情的是“八拜之交”。
縱觀歷史我們會發現,古人喜歡拜把子,但是卻輕易不敢結“八拜之交”,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是因為“八拜”不簡單,那麼,“八拜之交”當中的“八拜”指的是什麼呢?
一、古人喜歡“拜把子”
雖然如今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對於友情的定義很簡單,只是將身邊的人群簡單地劃分為朋友、閨蜜、兄弟等,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拜把子是古代一種表示情誼和義氣的非常重要的方式。
在之前,有些人會因為一些共同的利益而聚集到一起,彼此以“兄弟姐妹”互稱,為了讓彼此之間的關係更加親近,守護大家共同的利益,不受背叛和算計,這些人往往會“歃血為盟”,舉行一個“拜把子”的儀式。
當然,無論是歷史上真實發生的事,還是影視劇中體現出來的一些情節,都告訴我們“拜把子”並不是一個萬無一失的方法,畢竟只是磕了個頭、共飲一碗酒。
由此可見,“拜把子”的意義並不大,那麼“八拜之交”呢?同樣作為用來證明感情深厚的一個方式,“八拜之交”的意義又如何呢?
二、何為“八拜之交”
“八拜之交”這個詞的含義和“拜把子”大致相同,其指的也是雖沒有血緣關係,但是因為感情深厚而以結拜的方式成為異性兄弟。
當然,“八拜之交”相較於“拜把子”,具有更深的意義,因為“八拜之交”中的每一拜都來自真實發生過的歷史典故,所以其具有極其嚴肅的意義,讓古人輕易不敢結“八拜之交”。
八拜之交有著深刻的含義,在“管鮑之交”和“雞黍之交”中,其指的是與朋友之間親如一家,不分你我。
“管鮑之交”的主人公為管仲和鮑叔牙。
在春秋時期,鮑叔牙是貴族出身,但是他和一般的貴人不同,他從來不看個人身份與人結交。
因此,即使觀眾出身平庸,他依然視管仲為知己,並且讓管仲成為了下一任丞相。這樣的友誼既讓當時的人們羨慕,口口相傳,也讓現在的人們傳頌,直到現在。
“雞黍之交”描述的則是正規化和張勳之間的友情。
正規化和張勳二人為好友,正規化曾對張勳說過,兩年後要去拜訪他,張勳將此事牢牢記在了心中,兩年之後即使身患重病奄奄一息,也不肯嚥下最後一口氣,執意等著好友的到來,而正規化的確沒有辜負張勳的期待,快馬加鞭趕到了張勳家裡,見到了他最後一面。
除了“不分你我”外,“八拜之交”當中的“知音之交”和“刎頸之交”則又有著另一個含義。
“知音之交”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其指的是“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伯牙和鍾子期二人,二人因音樂而結識為至交好友,在一人去世後,另一人摔斷琴絃,再不碰琴,以此來表示對逝去友人的懷念。
“刎頸之交”指的是廉頗和藺相如之間的友情,他們兩個也是大家所熟知的歷史人物,廉頗在一開始對藺相如頗有怨氣,也沒少給他使絆子,後來他發現了藺相如的寬宏大量,也反省了自己的錯處,主動到藺相如家門前負荊請罪,之後便結成了深厚的友誼。
所以“八拜之交”中的這兩拜指的便是視朋友為知己,並且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的友誼。
除了以上這些含義以外,“八拜之交”中的其他典故也具備著其特殊的意義,比如說“生死之交”的桃園三結義,其指的自然是劉關張三人之間相互扶持、生死不論的友情,而“忘年之交”中的孔融和禰衡,所代表的則是若為知己便同生共死的友情。
三、為何輕易不敢結“八拜之交”
在知曉了“八拜之交”為哪“八拜”後,相信對於古人們為什麼不敢輕易結“八拜之交”,大家心中已然有了答案。
的確,“拜把子”對於很多人來說,可以是一時衝動,也可以是帶著很強的目的性,但是“八拜之交”中的情誼卻是純粹的。
這“八拜”所形容的友人們之間都有著深厚且純淨的友情,這樣的友情雖然與有血緣的親情有所區別,但是其在某些時候甚至可以高於親情,超越親情,成為一種神聖的存在。
古人喜歡拜把子,為何卻輕易不敢結“八拜之交”?你看看是哪八拜,就懂了。
對於古人們來說,“拜把子”不需要付出太多的感情,即使經歷過一系列的儀式,也可以輕易放棄,說背叛就背叛。然而“八拜之交”一旦成立,就代表著他們時刻受到其中精神的束縛,真心將對方視為至交好友,絕無背叛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