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生九子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傳說龍生九子,各個不像龍,各有所好。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九是一個極數,表示很多,指一開始龍生了很多龍子。後來九子被具體化,但是哪九子一直存在爭議。下文是百科上搜索總結而來。
老大囚牛(qiúniú),是一位音樂天才,它耳音奇好,能辨萬物聲音,愛好音樂,因此琴頭上常見到它的雕像。《治世餘聞》有云:“囚牛,龍種,性好音樂。”傳說囚牛是眾多龍子中性情最溫順的,它不嗜殺不逞狠,專好音律。
外形:龍頭蛇身,形狀為有鱗角的黃色小龍
常見處:漢族的胡琴上,在彝族的龍頭月琴、白族的三絃琴,以及藏族、蒙古族的一些琴上,刻著囚牛揚頭張口的形象。
老二睚眥(yá zì),史書記載其嗜殺喜鬥,性格剛烈、好勇擅鬥、嗜血嗜殺,而且總是嘴銜寶劍,怒目而視,刻鏤於刀環、劍柄吞口,以增加自身的強大威力。
外形:豺身龍首,嘴銜寶劍
常見處:刻鏤於刀環、劍柄上
老三嘲風(Chaofeng),是一種瑞獸,象徵吉祥、美觀和威嚴,而且還具有威懾妖魔、清除災禍、辟邪安宅的作用。在宮殿安置嘲風,也會使整個宮殿的造型既規格嚴整又富於變化,達到莊重與生動的和諧,宏偉與精巧的統一,它使高聳的殿堂平添一層神秘氣氛,能起到祛邪、避災的作用。
外形:外觀似狗或者獒
常見處:宮殿簷角處
老四蒲牢(pú láo),平生好音好吼。原來蒲牢居住在海邊,雖為龍子,卻一向害怕龐然大物的鯨魚。當鯨魚一發起攻擊,它就嚇得大聲吼叫。
人們根據其“性好鳴”的特點,“凡鍾欲令聲大音”,即把蒲牢鑄為鐘紐,而把敲鐘的木杵作成鯨的形狀。敲鐘時,讓鯨一下又一下撞擊蒲牢,使之“響入雲霄”且“專聲獨遠”。
外形:形似盤曲的龍
常見處:洪鐘上的龍形獸鈕
老五狻猊(suān ní),其形如獅,喜煙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現在香爐上,隨之吞煙吐霧。
外形:其形如獅
常見處:常出現在中國宮殿建築,佛教佛像,瓷器香爐上
老六贔屓(bì xì),又名龜趺(fū)、霸下、龍生九子之一,貌似龜而好負重,有齒,力大可馱負三山五嶽。
外形:龍頭龜身
常見處:多為石碑、石柱之底臺及牆頭裝飾
老七狴犴(bi an),不僅急公好義、仗義執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斷,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風凜凜,既是牢獄的象徵,又是黎民百姓的守護神。
外形:形似虎
常見處:裝飾在獄門,官衙的大堂兩側
老八 負 屓(fù xì),身似龍,雅好斯文,盤繞在石碑頭頂。
外形:身似龍
常見處:石碑頭頂
老九螭 吻(chī wěn),其性情好望喜吞,常站立於建築屋脊,如皇宮、廟宇和達官貴族的屋頂上,作張口吞脊狀,是宅院府邸的守護神。
外形:龍頭魚身
常見處:建築的屋脊上,做張口吞脊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