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雙喜(囍)字是連體字,稱之為“吉利字”、“吉語字”和“吉祥合體字”。
其源頭可追溯至先秦,當時君主用來傳達命令或徵調軍隊的符文(兵符),通常是把幾個篆字合併在一起,刻在竹、木或動物塑像上,再剖為兩半,雙方各執一半,合之以驗真假。
到了漢代,這種方法便被道士運用到符篆上,稱為「覆文」。因為合體字長期被應用在道教符篆上,而符篆向被認為帶有召鬼神、鎮精魅的奇特力量;民間亦深受其染,造成以吉語合成文字的興起。從宋代起,演變為民眾表達避兇求吉願望的一種手段。
“囍”是一種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吉祥圖符,它代表著喜慶,承載著吉祥。多被用於婚娶之時,以增添喜慶的氣氛。除此之外,在圖畫、布料、建築、傢俱及其它日用品中都可見到“囍”的圖案。作為一種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符號,“囍”在首飾中的運用也屢見不鮮,無論是在古代首飾還是在現代首飾中,“囍”都詮釋著一種喜悅、一種典雅、一種意蘊。
“壽”:年齡久長之稱。古時候,人有上中下壽之分,120歲稱上壽,100歲稱中壽,80歲稱下壽。所以年輕人慶祝生辰,只能稱“做生日”,不能稱“做壽”。只有年達50或60以上者慶祝生辰,才可稱為“慶壽”。
據考證,壽字的運用,是從商代開始的,但那時還沒有合乎規範的象形字出現,所以,人們便從甲骨文中借來一個"疇"字作為壽字,因為"疇"就是田壟的意思,當時種莊稼都是隨形就勢,田壟是彎彎曲曲的很長,它又有長久長生的意思,於是大家便約定俗成,把"疇"作為壽字的標記,壽字就統一起來了。
後來 人們認為壟是在地裡邊,人們就給它加了一個田字旁,一邊取意,一邊取聲,所以又帶有形聲字的意思。
因此甲骨文中的壽字,便以"疇"字假借,在此基礎上變化出現了千變萬化的體態。
祝壽活動,一般指晚輩對長輩或親友之間的敬重之舉,在古代指在老人過生日時為他祝賀,現代已發展成慶祝生日的代名詞。或設壽慶宴席、或敬獻書畫藝術品等等,祝願人長壽。古人把高壽大體分為五個年齡段:老,指50-70歲;耆,指70歲以上;耋;指70-80歲;耄,指80-90歲;期頤,指百歲高齡。高壽是長壽的意思,而高壽中的“壽”字則是指是歲數,年齡的意思。
“壽”字也不能亂用。家中有六十歲以上的人才可以放“壽”字,未到六十歲,不可以拜壽,做壽代表死亡。因此不要隨便送帶“壽”字的禮物給別人。
“奠”字是個指事字,始見於商代的甲骨文,當時的圖形上邊是酒罈形狀的“酉”字,代表酒罈或酒,後來又在輪廓內外增加了橫豎筆畫,用來表示酒罈壁上的紋飾。下邊的“一”代表地面,表示將酒罈放置在地面或祭壇祭几上,金文在橫線下再加了兩點,代表是酒滴,含義是將酒灑在地上,進一步明確表示是用來祭祀的。
說得簡單通俗一點,“奠”就是死者尚未安葬之前的祭祀活動。
“福”,會意兼形聲字。從河南殷圩出土的甲骨文(圖A)來看,“福”是雙手虔誠地捧著酒罈(酉)敬神(示)的形象,是用“手”、“酒”、“示”三個部分組合成的會意字,原是以酒敬神,祈求福備(萬事順遂)的意思。從上列甲骨文字形來看,它的左半部的上面是個“酉”字,是個盛酒的容器,實際上就是個“酒”字的初文。左下半部分是兩隻“手”(又),表示雙手捧著一個酒樽;它的右半部分是個“示”字,代表祖先的神主;整個字的意思是會意雙手捧著一樽酒在祖先的神主前祭獻,求得神主保佑。
現代通常解釋為:“福”字的偏旁“礻”有祈神的意思,而“畐”可拆分為“一”“口”“田”,即一個家裡的每個人都有飯吃、有工作做、有學可上,就是福。
春節貼"福"字從外面向裡貼,先貼抬頭福,再貼門福,最後才能貼倒福,意味著一年的福氣都要從外面流進來。且由大門開始從外到裡的福字先大後小。貼"福"字,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
人民網、人民日報 這些年不止一次科普過,福字的正確貼法應該是:
大門上的福字一定要正貼,意為“開門迎福”,倒著貼會把福氣擋在門外。
如果把福字倒貼了,就失去了它本來的意義。倒貼福字,不是福“到”了,而是把福“倒掉”了。民俗專家表示,不少人以為“福”字要倒著貼,寓意“福到”,事實上這是個將錯就錯的“口彩”。在傳統民俗中,只有3種情況才能倒著貼“福”:一是有人家上年遇到大災大難,為了扭轉運氣才會倒著貼;二是馬桶、腳盆、痰盂、垃圾桶上的“福”字倒著貼,意思是把不好的東西倒出去;在屋內的櫃子上也要倒貼福字,櫃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貼福字,表示福氣(也是財氣)會一直來到家裡、屋裡和櫃子裡。第三種情況僅僅是為了討“口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