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上週末大家暢玩《艾爾登法環》封測版的時候,每個玩家的側重點都不太一樣。有的更看重新玩法,有的更看重世界觀。然而大家多多少少提到了同一個問題:這一作中文版的地名翻譯是不是有點太生硬了?
經常被拿出來舉例的是主線城堡的名字“史東薇爾”。這個中文譯名過於拗口不說,原文“Stormveil”暗藏著“隱藏在風暴之後、被暴風遮掩”的意思,既神秘又有氣勢,中文就完全不是這個味兒。還有整個試玩地區的名字“寧姆格福”,恕我愚鈍,我玩了十幾個小時封測也沒背清楚這幾個漢字組合,寫稿的時候還得去翻別人的影片。但英文就很好記,“Limgrave”,看起來是“肢體”(Limb)和“墳墓”(Grave)的組合,挺符合這個地區的設定特徵。
為此,有“冰與火之歌”系列的讀者已經開始呼籲把小說譯者屈暢請來整理一下譯名,畢竟“冰與火之歌”的中文譯本非常曉暢,而且也是喬治·R·R·馬丁的代表作,與《艾爾登法環》中專有名詞的造詞邏輯大概一脈相承。
“魂”系遊戲的翻譯確實是個老大難問題。像《艾爾登法環》這樣只是地名拗口一點,實在算不得什麼。“黑暗之魂”系列總體來說翻譯得不錯,文縐縐的,缺點是有時候會為了韻味犧牲準確的含義,說錯譯有點重了,但意思就是不一樣。而且因為這個系列的配音都是英文(雖然也是從日語轉譯的),所以對話有出入的地方很容易聽出來。
比如《黑暗之魂3》第二個DLC中,從聚集地的篝火處出門就能碰到的龜殼老嫗是個很有趣的角色。她向玩家描述,接近末世的時候,人類的王國與村鎮都會向聚集地聚攏,一切到頭來都毫無價值。她很喜歡俯瞰這幅廣大的景象,因為“這大概就是身為神的感覺”(This must be what it's like to be a god),好像是一個小人物在世界終末享受著短暫的、偉人般的幻覺。官方中文的翻譯是“這不就是神明的作為嗎”,意思和氛圍都完全不一樣了。
也有不知道多少玩家會因為翻譯問題錯過初代《黑暗之魂》中太陽戰士索拉爾的有趣臺詞。
在王城內部的篝火處,玩家會與他再次相遇。如果重複找他聊天,他會說,“要不是我心裡有數,還以為你對我有意思呢”(If I didn't know better, I'd think you had feelings for me),然後馬上叫玩家當做沒聽見。官方中文字幕竟然是“你一定是個特別怪的怪人,才會跟我往來”,也改得太過分了……按照原來的臺詞走向,如果老賊憐憫給個選項,我一定會狂按“是啊,就是對你有意思”,怎麼會有人不想在這款殘酷的戀愛模擬遊戲裡保留一句哪怕是如此模稜兩可的表白!何況物件是索拉爾!
我無法忍受中文字幕對這句珍貴臺詞的魔改!
翻譯問題最嚴重的還是《血源詛咒》。那已經不光是流暢度和準確性的問題,很多詞條根本不知所云,相同的詞彙也能翻出不同版本,令“血學家”和想靠自己拼湊劇情的玩家摸不著頭腦。
簡體中文版裡有個廣為流傳的錯誤。遊戲裡某處的地面上能撿到一張字條,上面寫著“天空和宇宙為一體,這就是聖詩”。聽起來還挺浪漫,常有玩家引用這句話。然而它原本的意思應該是“宇宙在天空中。——聖詩班”(宇宙は空にある。「聖歌隊」),翻譯添油加醋的程度令人尷尬。
因為類似的錯誤實在太多,導致很多玩家連沿路撿到的提示主線劇情的字條都看不懂:“什麼蜘蛛?什麼儀式?什麼新生兒?”現在網上有不少民間翻譯修正,不過PS平臺打不了補丁,只能手動對照並自行在腦內修改翻譯了。
翻譯的種種問題多源於轉譯。這個系列的簡體、繁體中文翻譯往往由英文版轉譯而來,有時候英文版還分美版、英版,說法都不一樣。英文譯者先從日文出發自由發揮一通,中文譯者再從英文出發自由發揮一通,出來的東西自然千奇百怪。目前很難判斷這種問題是本地化公司的水平問題,還是發行方在考慮本地化的時候選擇了節省成本的方式。
鑑於現在國內其實有很多相當優秀的本地化公司,一些遊戲,比如《賽博朋克2077》乃至《生化危機:村莊》的本地化工作都相當令人稱道,哪怕獨立作品的翻譯也越來越好了,很難讓人不對《艾爾登法環》的中文版生出一些期待。我真的很希望翻譯能傳達出原文文字的精髓,讓玩家在那個世界裡行走的時候感受到更多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