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裝劇中經常有這樣的場景,一幫群演圍著告示指指點點,而告示上的頭像卻是超現實主義畫風,除了兩隻眼睛一張嘴,其他細節一點也不像,讓人懷疑是不是道具組因為沒吃到雞腿在刻意報復。然而事實上,古代畫師通常是根據口述畫圖的,實際的畫像也許更加抽象。
那問題就來了,古代官差們不會真就靠這個扭曲的畫像抓人吧?
實際上,古代官差抓逃犯有三大絕招,而最後一招幾乎從不失手,通緝令只是打打輔助。
第一招就是戶籍和路引制度。
國家為了保證稅收和徭役,春秋時期就開始查戶口了,秦統一後更是制定了完善的戶籍制度,誰家有幾口人住在哪都一清二楚。如果你剛殺了人或幹了壞事,想躲在家裡是沒用的,官差分分鐘追到你家門口。
既然家裡不安全,我逃出城總可以吧?先不說能不能在宵禁前處理好身上的血跡打包好行李,光是城門這關就不好過。
古代官府嚴格控制人口流動,每個要道都有關卡,普通人想要過關,必須帶上政府出具的憑證,《唐六典》就規定,百姓遠行要先到地方政府遞交書面申請,寫明白去哪裡幹什麼,還要有人擔保,如果沒有通關憑證,輕點的叫你回家去,重點的就賞一年牢飯。
當然如果你神通廣大,搞到了憑證,就能有幸感受到官差們的第二招,地方保甲制度。
古代不像現在,荒郊野外的藏著各種危險,不可能一直風餐露宿,你好不容易躲過了野獸和土匪,到了一個村莊想休息一下,沒想到剛在客棧躺下,就被一群大漢綁了起來,抬頭一看一個老頭笑眯眯看著你,你依稀聽到大漢們恭敬地稱他“保長”。
北宋時期,十戶為一保,五保為一大保,十大保為一都保,保長除了處理鄰里糾紛,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緊盯人口流動。鄉里鄉親的都認識,如果有個陌生人跑進來一眼就被看穿了,這時候又聽說官府發了通緝令,哪怕你跟畫里長得完全不一樣,保長也會叫官差來問候你。
南宋末期,文天祥被蒙古人通緝,有個秀才叫林附祖,就因為跟文天祥的畫像撞衫了,結果被抓了。後來文天祥見到他,貼心地送了一首詩,“胡兒一似冬烘眼,錯認顏標作魯公”,大意就是“這幫胡人眼瞎了嗎,能把你當成了我”。
所以逃竄到陌生地方風險太大了,那我找熟人總可以了吧?
於是你投奔到二叔家裡,保長見到生人雖然有所懷疑,但看在你二叔老實巴交的份上也就沒說什麼,只是順走了二叔的一隻雞。看著二叔心疼的樣子,你吃著二嬸做的飯,心想以後一定要報答他們,然後就昏了過去,醒來已經在牢裡了。只見二叔提著一袋賞金笑呵呵地走了。
沒錯,這就是官差們最後的絕招,大額賞金和連坐制度。
為了抓逃犯,官府往往會設定賞金,《續資治通鑑》中就有記載:“詔天下有能告殺人者,賞錢五萬”,這錢夠小老百姓吃好久了,就算你投奔的那家人擋住了誘惑,也難保鄰居們不動心思,何況還有兇殘的連坐制度,如果被發現包庇犯人,不僅包庇的那家子要坐牢,連鄰居也要論罪。我們在影視劇裡看到的,張三殺了人逃到王莊求庇護,那是地頭蛇才敢做的事。
所以,不要以為穿越了,就可以當壞蛋,就算沒了牆上那張畫,照樣能抓到你。
我是黑境,關注我,給你講點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