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時代的歷史課本往往是這樣開始的,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就生活在這片廣袤的大地上,幾十上百萬年前,中國大地上生活這許多原始人類。比如雲南元謀人,陝西藍田人,北京人,我們今天的中國人是從這些古人類進化來的。
聽起來非常合理,中國人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土生土長繁衍起來,很自然,很舒服。然而今天有一門學科叫分子人類學, 他們的研究結論對我們剛才這個說法形成了不同的結論。
復旦大學有一個現代人類學研究中心,他們用分子人學的方法做一項研究,在全國各地一共採集了一萬二千多名中國人的遺傳物質,得出的結論是:中國人和世界上其他人類一樣,都是從六萬多年前從非洲走出來。
六萬年前,生活在東非,大約今天衣索比亞一帶的現代人也叫“智人”,因為某種原因,比如繁衍得太多了,當地容納不了,然後開始向南遷徙,其中一些智人大約在3萬年前就到了今天中國,那我們歷史課本上學到的這些雲南元謀人,陝西藍田人和北京人到哪去了?很不幸,他們早就滅絕了,他們的基因對我們今天的中國人沒有影響,所以他們不是我們的祖先。
智人復原圖
分子人類學的研究在中國遇到了兩種理解,一種是分子人類學建立在大量的科學資料基礎之上,而且邏輯非常嚴謹,所以在世界上已經被廣泛的接受,成為主流的認識。因此中國呢,很多學者也接受這種論點,但是還有一部分中國學者,他仍然堅持原來的獨立起源說。什麼叫獨立起源說,就是各地的人類,是分別在自己這些地方獨立發展起來的,或者說不論世界其他地方人類是怎麼起源的,但是我們中國人和其他人類不一樣,是獨立起源的。
我們先按分子人類學一個說法,智人就是從非洲來的,這個現代人最早到達中國,是先到珠江流域,還有云南。 所以到了新石器時代之後,中國大地上就出現了很多文明中心,比如北方有紅山文化,仰韶文化,東邊有龍山文化,南方長江流域有良渚文化, 西南地區有三星堆文化等。
那麼這些文化中心彼此離得很遠,當時的中國大地上人口很少,這些文化中心就像一顆顆星星一樣,在當時文明上還是一片黑暗的中國大地上,一點點亮起來,所以考古學者稱這個時代叫滿天星的時代。
這些文化中心,有的在遼河流域,有的在陝西,有的在長江下游,那個時候中華大地上交通非常不便,一定程度上彼此是相互隔絕,所以說這些文化中心從起源到興盛,他們都是獨立發展起來的,這個我們從出土的文物當中也能看到。這些畫中的人物都有自己強烈的個性,風格是很不一樣,但是他們也有一些引人注目的共性,比如對玉器的重視和崇拜。我們知道玉器這個東西中國人一直是很重視,很喜歡,但是世界上其他地方很少發現。在世界各古代文化當中,只有少數地方,比如大洋洲的紐西蘭,中美洲的墨西哥這些地方發現過玉器,而且呢,出現的年代都很晚,持續了不長時間就消失了。
在中國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很多文化中心就出現了玉器,比如紅山文化,那個著名的豬玉龍,距今約八千年到七千年的東西,它是新石器時代早期,那麼新石器時代的中期,在中國各個文化中心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幾乎都出現了玉器,這個在人類歷史上其他地區是絕無僅有的。所以楊先生曾經說過,中國的玉器文化是西方文化中從來沒有的,是中華文化所獨有的一個東西,而且還有一個引人注目的現象,那就是新石器時代中期。各地出土的這些玉器,長得很不一樣,還各有特點,但是到後來就越長越像。比如最早出現在這個薛家港的這個玉琮,長得矮矮胖胖還有特點,到後來呢,長江下游良渚文化的玉琮就發展得更為精美,結果這就成為各地玉琮的一個定型。到新世紀時代晚期,中國大地上,從甘肅、陝北到山東、河北,再到湖南,挖掘出的這個玉琮,長得幾乎都已經一模一樣。
在六七千年前中國大地上沒有道路,沒有交通,但是各文明之間顯然已經開始了交流,而且這種交流還很密切,一個文明中心的東西往往不過百十來年,就傳到遙遠的另外一個東西,所以學者徐良高在《 中國民族文化源新探》中說了這樣一句話,他說到了約公元前4000年,我們就看到中國各地文化出現了一個持續1000多年的這樣一個程序。什麼程序呢?就是各個文化中心開始聯絡起來了,開始組成了一張文化網,而且聯絡越來越密切。
斯塔夫裡阿諾斯在《全球通史》當中多次強調一個觀點,就是文明是在交流當中產生的,人類整個歷史證明,一個文明,他能不能進步,取決於他能不能從外界獲得自己不同文明之間的刺激。交流越多,進步的也就越快,而那些長期與世隔絕文明註定要停止,因為它接受不到外界的刺激。這就是為什麼幾乎所有的高階文明都誕生在歐亞大陸。我們知道世界上一共有五大洲,但是發達的文明呢,比如中東兩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希臘羅馬文明,印度文明,中國文明都誕生在歐亞大陸。有人說埃及文明在非洲,但是埃及文明它也是緊鄰歐亞大陸,它也是位於地中海邊上,實際上它也算是歐亞大陸文明的一員。
其他地方,你比如黑非洲,也就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的文明沒有發展起來,與此類似的美洲,澳洲也都只產生了非常低階的文明,為什麼它低階呢?美洲雖然有印第安人創造很多文化,也有很多光輝燦爛文化中心,但是他們居然一直沒有發明輪子,那麼歐洲呢?幾萬年都一直在進步,那這是為什麼呢?顯然,因為歐亞大陸的地理環境是能夠相互交流。 埃及文明,希臘羅馬文明,他都是環地中海文明,所以呢,他們可以相互促進,相互激發。
大家要逛博物館就會發現,希臘的這個文物和埃及的文物以及巴比倫他們是很相似的,顯然是相互借鑑很多東西。那麼美洲,東南非洲,就是非洲和歐亞大陸離得很遠,所以呢,他們沒有發展起來。所以斯塔夫裡阿諾斯說,人類取得進步的關鍵就在於各文明之間是否能相互影響,你只有相互影響,相互學習,才能夠突飛猛進的發展。與世隔絕,一定會停滯不前,所以呢,一句話,交流帶來文明成長。
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能理解為什麼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王朝,它會出現在河南,河南在地理上有麼特點,它位於天下之中,所以今天河南還有一個別稱叫做中州。我們講過中國地理環境的特點是封閉性,北邊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 西邊是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在他的包圍當中可以相互交流的中國腹地,那這個腹地的中心就在河南,為什麼中東會成為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文明中心,因為中東位於這三大洲中間的這個十字路口,世界各新世紀文化中心要交流的話,都要經過沖突,所以他能從周圍吸取最多的資訊,受到最大的刺激。所以中東地區在人類早期歷史上非常重視。我們知道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這三大宗教,人類最早的文明,社會最早的城市,最早的文字也都起源於中東,這並非偶然。
河南也是這樣,它在中國大地,也位於中間位置,所以我們從出土的文物來看,一開始黃河中游的新時期文化並不比其他文化比如紅山文化,良渚文化先進,但是從地理位置,各地文明的交流都要經過它,所以呢,它可以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接觸到外來文化,與此同時,河南沒有天險,四面都是天險,文明部落想要生存下去,就要自我組織起來,自我強大起來,自我保護起來,這就刺激它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的誕生地。
所以徐良高說,夏朝之所以在黃河中游地區能興起,一方面他跟周邊文化交流很方便,有利於吸收他們的長處,另外一方面他又受到周邊文化的威脅,所以呢,他就必須得強有力的進行自我組織,建立統一的國家。
那麼關於夏朝這個朝代是否存在,以及存在時間的判斷,說實話。現在世界學術界還有爭議,世界學術界一般談到中國文化都從商朝開始算,因為商朝有明確的文化遺址,有明確的文字。但是,中國學術界的作者一般認為夏朝的存在是確定無疑的,因為今天的這個考古挖掘已經確認夏朝的是一個具體的文化體,時間大約是在公元前21世紀到公元16世紀,夏朝的領土大部分是在河南,可惜夏朝前期的首都一直沒有發現,中後期截止發現了一個疑似的首都,就是河南西部二里頭。
我們漢族的前身叫華夏,華夏也是中國的代名詞之一,這個實際上都是因為有夏這個朝代,當然夏王朝的出現,除了它位於中國的中心地帶之外,還有一個因素,這就是它也受到了世界其他文明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