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經過反覆的討論和慎重的考慮,毛主席作出了保家衛國,出兵援朝的決定。
1950年10月19日晚,志願軍第38、39、40、42軍這4個軍和炮兵第8師、高射炮兵第1團共約25萬人,分別由安東、輯安等處跨過鴨綠江入朝作戰。
隨後志願軍第50軍、第66軍也緊隨先遣部隊秘密跨越了中朝河界進入朝鮮。
這樣首批入朝的志願軍就達到了6個軍共約30多萬人。
這6個軍在奔赴朝鮮戰場後,憑藉著過硬的軍事素質,豐富的戰鬥經驗,強大的作戰能力,連續發動了5次大規模戰役,立下了赫赫戰功。
到1951年6月的時候,已經將敵人推到了“三八線”附近,收復了朝鮮北部的全部領土。
那麼,這首批入朝的6個軍的軍長都是誰呢,1955年授銜時又被授予了何等軍銜?
筆者來為大家一一介紹下。
首先是赫赫有名的第38軍。
38軍之前為東北野戰軍一縱隊,這是一支以紅軍為骨幹發展起來的部隊,下轄112、113、114三個師,曾是彭德懷元帥和徐海東大獎麾下的紅軍勁旅,歷經過兩萬五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千錘百煉,才成就了在四野中的絕對地位。
朝鮮戰爭爆發後,38軍作為第一批入朝的志願軍之一,梁興初被任命為這支鐵軍的軍長。
梁興初,江西吉安人,紅軍歲月裡擔任過紅1軍團團長,抗日戰爭中擔任過新四軍旅長,解放戰場上擔任過第四野戰軍軍長。
作為一名戰功赫赫的將軍,梁興初指揮的38軍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被彭老總寄予了厚望,第一次戰役時,38軍的任務是奔襲熙川地區,配合39軍、 40軍打擊西線敵人。
1950年10月25日,接到命令的梁興初採取了攔頭、截尾、斬腰的戰法,不到2小時就將南朝鮮幾百人的部隊全殲,這一天就此被定為了志願軍抗美援朝作戰紀念日。
隨後,38軍又迅速向軍隅裡、熙川、方向穿插,截敵退路,共殲滅敵人4600餘人,與兄弟部隊取得了第一回合的勝利。
然而,在這次作戰中,38軍因為未能到達總部指定的作戰位置,貽誤了戰機,本來是要奔襲熙川圍殲韓8師,因為得到誤報,以為那裡還有一個美國黑人團,最終放跑了韓8師,氣的彭老總大拍桌子,點名批評了梁興初。
這對這位虎將的觸動極大,心情沉重的梁興初擲地有聲地告訴38軍戰士:
“下一次,我們一定要打好,打出威風來!”
果不其然,在第二次戰役中,38軍任務極為艱鉅,在三所裡,龍源裡,既要頂住南逃的美第2師、美25師、韓偽1師的強烈進攻,又要擊退來自北面援助的美騎兵1師和土耳其旅。
梁興初指揮戰士們要像鋼釘一樣釘死在三所裡和龍源裡的兩條交通要道上,足足堅持了50個多小時,彈盡糧絕後整個介川地區成了一個巨大的肉搏戰場。
明明南北兩面的敵人最近距離相距不到1公里,可就是死也衝不過去,無法回合,最後只能狼狽難逃。
在第38軍將士的浴血奮戰下,志願軍東西兩線大捷,取得了二次戰役的最終勝利,喜不自勝的彭老總親自起草電文嘉獎38軍,大呼“三八軍萬歲”!
從此38軍成為了享譽全軍的“萬歲軍”,而將功補過的梁興初更是狠狠出了口氣,憑藉此戰得到了彭老總的肯定。
1955年授銜,在朝鮮戰場上立下赫赫戰功的梁興初被光榮的授予了中將軍銜。
第二個是第39軍,39軍的前身是東北民主聯軍第二縱隊,解放戰爭時期是死也的主力部隊,第一任軍長是後來被授予開國上將的劉震。
作為首批入朝的部隊,吳信泉被任命為軍長,他帶領著39軍戰士在朝鮮戰場上奮戰了2年零9個月。
從跨過鴨綠江一直打到了“三八線”以南的漢城,殲敵4萬餘人。
在吳信泉的指揮下,39軍打響了志願軍入朝的第一戰——雲山戰役。
經過三天的激戰,39軍共殲滅美騎兵1師第8團大部、第5團一部和韓1師一部,斃俘2200多人,其中美軍1880人,擊落飛機3架,繳獲飛機4架,汽車170餘輛,火炮119軍。
這次戰鬥令美軍騎兵第一師遭受重創,狠狠打擊了美軍王牌騎兵師計程車氣,彭老總在表彰39軍時說:
“39軍在雲山打美騎1師打得很好,這個從沒吃過敗仗的軍隊這回吃了敗仗嘛,敗在了我們39軍的手下嘛!”
首戰告捷後,第二次戰役中39軍116師在十分疲勞的情況下繼續作戰,冒著美軍的狂轟濫炸依然勇猛地向南追擊。
最終在12月6日最先攻入了平壤,收復了朝鮮首都,隨後39軍擔負起了衛戍平壤市的任務。
在第三次戰役中又攻入了漢城,與兄弟部門一同解放了漢城,受到了彭德懷總司令的再次表彰。
在第四次戰役中,39軍第117師更是在敵人的防區內一夜之間前進30裡,控制了要點,切斷了敵人的退路和增援,一舉殲敵3300餘人,俘虜敵人2200餘人,創下了一個師一次戰鬥俘敵最高的記錄,全師也因此受到了中朝聯司的通電嘉獎。
作為39軍軍長的吳信泉,也因此成為了一位“能打仗、會打仗、智勇雙全“的常勝將軍。
1955年懷仁堂授銜,吳信泉被光榮的授予了中將軍銜。
第三個是第40軍,40軍的前身是東北民主聯軍第3縱隊,因其勢如雷霆、動如狂飆、所向披靡的作戰特點和勇猛頑強的戰鬥作風,,被敵懼稱為“旋風部隊”。
這個是一支由旋風司令韓先楚一手帶出來的部隊,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英勇的40軍湧現出軍以上命名的“鐵拳團”、“登陸先鋒營”、“錦州尖刀連”等英雄集體16個,趙興元等戰鬥英雄50名。
入朝作戰後第40軍軍長由溫玉成將軍擔任,韓先楚任志願軍副司令員。
1950年10月25日南朝鮮軍第6師的1個加強營串至兩水洞地區,40軍第118師以遭遇戰的手段,在1個小時的激烈戰鬥中將敵軍全殲,以此揭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
戰鬥打響後,溫玉成率領40軍連續參加了1至5次戰役和陣地防禦作戰,共參加大小戰鬥382次,有高達1萬多名戰士榮立戰功。
其中被志願軍總部授予稱號的戰鬥英雄如“反坦克英雄金克志”等32人。
1953年7月這支“旋風部隊”凱旋歸來,1955年授銜,延續了韓先楚作風將40軍繼續發揚光大的溫玉成功不可沒,被光榮的授予了中將軍銜。
第四個是第42軍,42軍的前身最遠可追溯至東北民主聯軍的南滿(遼東)軍區部隊,即後於1948年由遼南、遼東解放區的地方部隊的三個獨立師改編成的東北野戰軍第五縱隊。
42軍是由被張學良稱為“東北軍中最年輕的團長”的萬毅一手帶出來的,萬毅也是首任軍長。
入朝作戰後,由吳瑞林擔任42軍軍長,42軍在第一次戰役中便打出了威風。
剛開始由於彭老總對吳瑞林和42軍不太熟悉,經過慎重考慮先將42軍安排在了相對次要的東線戰場,和朝鮮人民軍一起打狙擊。
當時42軍的任務是阻擊南韓第1軍和美第10軍,接到命令後,為了搶佔戰略要點,吳瑞林率領38軍以每夜60公里的速度搶行軍,奔赴黃草嶺、赴戰嶺。
在隨後13天的激戰中,42軍打退了美軍王牌師陸戰第1師和南韓軍第一王牌首都師的數次進攻。
這次戰鬥在42軍124師的拼死搏殺下,以傷亡1400餘人的代價,殲敵2100餘人,圓滿完成了阻擊作戰的任務。
首戰黃草嶺,令彭老總對42軍的印象大大改觀,並親自通電嘉獎了吳瑞林和42軍,後授予該軍“黃草嶺英雄連”、“煙臺峰英雄連”的光榮稱號。
1955年授銜,吳瑞林被授予了中將軍銜。
第50軍,50軍的前身是由滇軍第60軍起義後改編而成的,起義之後便立即開赴吉林省九臺縣待命,1949年1月被正式授予解放軍第50軍的番號,並任命曾澤生擔任50軍軍長。
50軍成立後,根據人民解放軍的建軍原則,進行統一整訓。
為此,我軍特別從東北軍區所屬機關、部隊陸續抽調上百名幹部,又從青年幹校等單位招收青年知識分子600多名,再從牡丹江教導團調來460多名雲南籍解放軍管到該軍任職。
透過一系列的整訓這支戰鬥力原本一般的軍隊,整體軍事力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解放戰爭中隨第四野戰軍一路南下,歷經數次大小戰役,立下了累累戰功。
抗美援朝戰爭中,曾澤生率領第50軍開赴朝鮮戰場,參加了第一、二、三、四次戰役。
值得一說的是,在第三次戰役中,曾澤生指揮戰士們全殲英軍皇家一個重型坦克營,隨後又配合兄弟部門39軍解放了漢城。
特別是在第四次戰役中,在漢江南岸阻擊戰中,作為志願軍副司令員的韓先楚親臨前線指揮,50軍與38軍、42軍協同作戰,面對敵人上千發炮彈的狂轟濫炸50軍在漢江兩岸頑抗的23個晝夜,殲敵1萬多人,擊落擊傷敵機15架,有力的消耗了敵人的有生力量,為志願軍主力爭取了休整和補充糧彈的時間。
在入朝作戰的4年多時間裡,第50軍大小戰鬥經歷了95次,殲敵1.4萬餘人,俘敵440餘人。
1955年4月50軍戰士凱旋歸國後,作為軍長的曾澤生自然勞苦功高,被光榮授予了中將軍銜,榮獲一級解放勳章。
第66軍,66軍的前身晉察冀軍區晉冀兵團,後來改為了華北第三兵團第1縱隊,於1950年8月完成組建,共1.2萬餘人,軍長由肖新槐擔任。
肖新槐在受領入朝作戰任務後,率領第66軍緊急入朝,隨後參加了第一次至第四次戰役。
在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中,第66軍開始是作為戰略預備隊配合兄弟部隊作戰,但因為表現突出,後面越打越勇。
在第二次戰役中,肖新槐率領66軍在新上裡,天溪洞地區突擊敵人,經過6天6夜的激戰,共擊斃敵軍1300餘人,出色的完成了作戰任務。
第三次戰役中,第66軍與第42軍被任命為左翼突擊集團,要求一同殲滅南朝鮮第2師,配合戰役主力行動,並策應朝鮮人民軍第2、第5軍團南進。
任務完成後向春川方向發起進攻,這一戰經過7個晝夜的奮戰,66軍猛進80到110公里,突過三八線,殲敵3000多人,繳獲大炮高達60門,機槍80餘挺,步槍、卡賓槍1400餘支。
因為戰績非常突出,全軍受到志願軍司令部的通報表彰。
在肖新槐的率領下第66軍在這四次的戰役中共擊斃敵軍6700餘人,俘敵3700餘人。
因為作戰能力突出,1952年6月該軍新組建的三個師屬炮兵團,三個高射炮營、三個戰防炮營也相繼奉命入朝作戰,勝利完成了任務,於1953年年底回國歸建。
作為老紅軍出身的肖新槐,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再次受到了彭德懷的交口稱讚,1955年授銜時,被光榮授予了中將軍銜。
以上,就是志願軍首批入朝的6位軍長在抗美援朝戰場上作出的突出貢獻。
因為他們的身經百戰,英勇表現,55年授銜時最終都光榮地被授予了中將軍銜,這是對他們赫赫戰功的最大肯定,這些英勇的名字也將永遠彪炳史冊,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