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天下諸侯眾多,在這麼多諸侯裡能稱霸的也不多。歷史上有幾種不一樣的排名,為什麼有幾種排名他們有怎麼不一樣的說法?我在這說下兩種比較熟悉的說法 。
在沒有五霸之前的時候,他們打戰都是很有講究的,兩國派使者去約定地方,使者到了地方待遇特別好 也不會被殺,打戰時兩國都會等對方整理和休整好隊伍在開打。戰敗的一方逃跑時勝利的一方追逐不可以超過多遠到了距離就不可以追了,在後來就開始了不講規矩的 打法但是他們也不會太過分的去打要有理由就這樣有了五霸。
第一位齊桓公(姓姜、名小白、姜子牙第十二代孫)姜子牙因追隨周武王伐紂立下汗馬功勞被封為諸侯建立齊國,擁有保護天子的權利,桓公在位時期命管仲為相,遵守尊王攘夷之策 、九合諸侯、改革方面:兵民合一制度讓當時齊國國力一度強大。平定宋國內亂,伐 楚、山戎,滅譚、遂、鄣等小國,齊桓公也成為當時第一個霸王。(當時天子詔書到齊國齊桓公都不想下跪行禮最後還是管仲說了他)
第二位晉文公,(姓姬、名重耳)周武王姬昌後代,被人們稱為(齊桓晉文),著名的政治家外交 家文治武功 都是當時的佼佼者 ,在位時聯秦、保宋制鄭、打敗楚國。(在一次祭天時,周天子親自去捧場在當時沒有一個國家擁有這種待遇 ),晉文公開創了晉國百年之久的霸業。
第三位楚莊王(也是第一個敢稱王的人 ),楚莊王(姓羋、名認熊侶)在位初期政局內亂,莊王就做了一件事那是咱們知道的 一鳴驚人 ,戰記,楚晉之戰開始互有輸贏 最後楚國完勝、滅簫國、討伐宋國三年、向天子要封號天子不給,最後打到周天子國都,自知自己不能滅周王朝,怕招天下諸侯攻之只好問天子鼎有多重這就是(問鼎中原 )的由來 。
第四位宋襄公在位時齊桓公已死霸主之位已不在,宋襄公就已霸主之明招諸侯會盟匡扶周王室 ,當時宋國國力中等,但宋襄公有兩個優點 1.仁義,主要當時個個人都不按套路出牌了 ,就他一個國家 按禮儀打戰,2.爵位比較尊貴。
第五秦穆公,(嬴姓、趙氏、名任好)在立時期扶持晉文公(聯姻)促進秦晉之好,戰記:晉文公死秦晉就開始交惡,俘虜 晉惠公後才結束 ,滅梁國、芮國、最後稱霸西戎,成為一方霸主。
另外一種說法 就是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他們倆個人頂了宋襄公、秦穆公的位置 。
先說吳王(姬姓、名光、別名闔廬、公子光)未在位時派人刺殺吳王僚奪取王位,政治方面命五子胥為相、重用孫武為將軍興盛吳國 。戰記:大破楚國,強大一時,後攻打越國被重傷而死,但是國力還在 。
越王(姓姒、名鳩淺)因越國發音不同名勾踐 ,在位初期與強大一時的吳國交戰,戰敗被俘虜去吳國(臥薪嚐膽)就這裡而來,嘗吳王糞便 後放回越國。最後發憤圖強改革越國力一度強大 ,吳王夫差興兵黃池之會為了顯擺吳國的兵力派出所有精銳 ,就在這時越王就在這時攻打吳國。夫差迴歸不及時戰敗 被殺。越王時代到來,(後來他的孩子們紛紛把他的國家給分裂了 )也沒有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