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和唐王朝共存兩百多年的吐蕃,在九世紀末期開始陷入持續的分裂割據和連年戰亂,最終演變成了衛藏、康巴和安多三大藏區,這裡的“衛藏”指的是藏民族最核心的區域,也就是存在於元明兩朝的“烏斯藏”,即現在西藏的拉薩、山南和日喀則等地。
那麼“衛藏”又是什麼意思呢?實際上是“衛”和“藏”的合稱。“衛”來自於烏斯藏中的“烏斯”,具體指吐蕃發源和崛起的拉薩和山南,也就是所謂的“前藏”;而烏斯藏中的“藏”則專指西藏的日喀則,也就是所謂的“後藏”。烏斯藏或衛藏就是前、後藏的合稱。
滿清入關並進一步統一全國後,以藏傳佛教來維繫和蒙藏兩地的融合關係,透過冊封轉世活佛的方式來進一步強化對蒙藏地區的控制,並逐漸形成班禪掌管後藏的定製,從而讓日喀則地區成為和拉薩地位平等的藏區,並最後形成了西藏僅次於首府拉薩的第二大城市。
早期的日喀則因處年楚河下游而被稱為“年曲麥”或“年麥”。比之吐蕃王朝起家的山南雅礱河谷和後起的拉薩,當時的日喀則仍是荒野之地。藏傳佛教最重要的奠基人蓮花生大師進藏路經日喀則,修行講經時預言雪域高原的中心在拉薩,其次在年麥,這個預言果然成了真。
當然,比預言更讓人信服的是日喀則所處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稟賦。在藏語中,日喀則的意思是“土質最好的莊園”,在西藏算得上“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可謂是西藏的糧倉。但日喀則擁有的遠不止這些,這座城市隔著喜馬拉雅山和不丹、印度、錫金及尼泊爾等域外相鄰,歷史上一直是西藏對外交流的必經之地。
日喀則擁有西藏最多的縣,多達十七個,還不包括市府所在的桑珠孜區。在這十八個區縣中,有著西藏最豐富多元的自然和人文景觀,比如曾作為布達拉宮修建樣板的桑珠孜宗堡、曾發生過江孜保衛戰的宗山古堡、西藏最奢華的貴族莊園帕拉莊園、中印邊界乃堆拉山口等等。
作為法域衛藏的一部分,日喀則自然少不了有名的寺廟,最不可錯過的是曾為後藏政治中心的班禪駐錫地扎什倫布寺,此外還有以壁畫聞名的夏魯寺、以曬佛出名的崗欽寺、一寺容三派的白居寺、薩迦派發源地薩迦寺、西藏最早的印經院納塘寺、西藏唯一由女活佛駐錫的桑丁寺,以及收藏有《甘珠爾》和《丹珠爾》的熱拉雍仲林寺等等。
當然,日喀則的自然景觀也絲毫不弱於人文景觀,除了西藏最容易到達的卡若拉冰川和比天然湖泊還美的滿拉水庫等路過一遊的景點外,最吸引遊客的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對一般人來說珠峰高不可攀,但作為遊客,到珠峰大本營參觀卻不是難事。雖然出於環保,到達營地手續繁瑣,但除了旺季的塞車外沿途交通非常順暢。不過夜的話,只在絨布寺停留片刻,超過五千米的海拔對一般人來說都能接受。
對於喜歡小眾旅遊的旅行者來說,日喀則最吸引人的莫過於分佈在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六條山溝,這裡海拔較低,植被茂盛,堪稱西藏的小江南。這六條溝分別是吉隆溝、陳塘溝、亞東溝、嘎瑪溝、絨轄溝和樟木溝,其中亞東溝和樟木溝有對外口岸,而吉隆溝的旅遊資源相對最為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