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火丁1971年出生于吉林省白城,父親張一是縣京劇團的編劇、演員。張火丁上面有個哥哥,名叫張火千。懂事後,張火丁不明白父親為何會給自己取這個怪怪的名字。張一告訴女兒:“火和丁加起來是個燈字,張燈結綵是喜事。人要有在火中淬鍊出來的釘子精神對待自己,火和丁合起來又代表光明,所以火中的釘子是堅韌的。釘子要上面砸,下面擠,承受壓力才能站穩。人生也是如此,世上哪有一帆風順的事?”
受父親遺傳影響,張火丁很有藝術潛質,張一也希望女兒繼承自己的衣缽。因出生在偏僻小城,張火丁沒地方學藝,便天天跟著錄音機學唱評劇、京劇。寒冷的冬天裡,她經常站在雪地裡唱,雪花落滿她一頭一身。也許是被張火丁的勤奮精神感動了,據說她家門前的迎春花年年早開。
學藝要趁早。張火丁屢考當地的戲校,屢次被拒之門外。從10歲一直考到15歲,年年鎩羽而歸。有人說風涼話,張火丁承受巨大壓力,不知流過多少淚。每次接到落榜通知,張火丁的心都要撕裂一次。張一和妻子默默支援女兒,毫無怨言。
1986年,張火丁終於被天津戲校錄取,卻是一名自費生,畢業後學校不包分配。很多人勸張一,不要讓女兒去讀自費。張一和妻子理解女兒堅持到今天不容易,籌集高額學費幫女兒圓夢。當時張火丁讀的是京劇科,工青衣、花旦。張火丁知道父母為自己承受的經濟壓力,生活特別節儉,穿舊的戲服她捨不得扔,重新裁剪加工後再穿。
1989年,張火丁從天津戲校畢業後,以優異成績考入北京軍區戰友京劇團,師從程派名家李文敏,學習《竇娥冤》《三擊掌》《武家坡》等經典程派劇目。1993年經中國京劇程派藝術研究會推薦,張火丁拜程硯秋大師的得意弟子、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趙榮琛為師,成為其關門弟子。趙先生親自向她傳授程派名劇《荒山淚》《鎖麟囊》《春閨夢》《竇娥冤》等。
在趙先生指導下,張火丁的表演藝術突飛猛進。1995年,張火丁調入中國京劇院,並在中國戲曲學院攻讀研究生。此後,她多次舉辦個人專場演出。她推出的程派名段專輯盒帶,上市後銷售一空。中央電視臺戲劇頻道,多次直播張火丁的個人專場演出,媒體和戲迷將她譽為“程派第一青衣”,“中國京劇第一青衣”,張火丁由此大紅大紫。她的演出經常一票難求。
成名後,張火丁不改樸實、感恩的本性。她不僅是大孝女,而且將恩師視為父母。趙榮琛去世後,張火丁年年清明為恩師掃墓,10多年風雨無阻。她經常去看望師母,在經濟上給予師母援助,解除老人的後顧之憂。趙榮琛逝世10週年之際,張火丁專門給師父舉辦紀念專場演出。
張火丁人品藝品俱佳,透過江蘇愛德基金會,長期資助3名孤兒和3名因貧困失學的兒童讀書。汶川大地震後發生後,張火丁正在外地演出,特意給哥哥打電話,讓他代自己向災區捐款。張火丁能夠走紅梨園,除了技藝精湛,藝德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善良的人有好運。2008年,張火丁從國家京劇院,調入中國戲曲學院擔任教授。次年8月8日,張火丁與河南萬通一汽董事長李書博在鄭州舉行婚禮。2012年,她誕下女兒後,逐漸淡出舞臺。
2014年3月,闊別舞臺的張火丁在北京長安大戲院,演出程派新編劇目《梁祝》,及程派藝術的扛鼎之作《鎖麟囊》,引起轟動。廣大戲迷發現,張火丁在做了媽媽後,對人物內心的把握更加精準,塑造的角色更有藝術魅力。
而今,張火丁除了教學、演出,其餘時間全部交給了家庭和女兒。因在藝術路上跋涉太辛苦,張火丁不想讓女兒將來學京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