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非凡人物大都與特定的器具聯絡在一起,如張飛手持丈八蛇矛,諸葛孔明形影不離鵝毛扇。大禹,歷史地位比肩炎黃二帝,治水功績彪炳史冊,他靠的是什麼神器呢?
今天,我們所能看到的最早、最著名的大禹畫像,來自山東省嘉祥縣武氏祠的大禹畫像。畫像出自漢代,畫面上大禹留有短鬚,身體後傾,頭冠呈三角形,類似過去普通農夫戴的斗笠,全身衣著樸素,左手平伸,右手拿著一個短柄工具。
這種工具名叫耒耜(音磊四),在漢代以前被認為是一件東西。其實為兩種器物的結合體,耒為上部,耜為下部,這個觀點出自《說文解字》的作者、有“字聖”之稱的漢代文學家許慎。耒耜據傳是神農氏發明的,《周易•繫辭下》載:“包犧氏沒,神農氏作,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蓋取諸《益》”,意思就是說伏羲死了以後,神農氏興起。砍斷木頭做成耜,烤彎木頭做耒,把耒耜的利處教給天下百姓。現代的考古發現也證實耒耜確實是耒與耜結合的工具。
耒耜既可以做農活,又可以用於治水,是什麼材質製成的呢?許慎以為耒和耜均為木製。東漢時期,比許慎更晚的另一位經學大家鄭玄也認為上為耒,下為耜,但提出耜為金屬製成。
耒耜作為古代的重要農具,用於翻土耕田和修築河道,如果都是木質材料,顯然很容易磨損,而且加工也存在困難;如果都是金屬材質,其重量必然很大,古人雖然力量驚人,能拿起來耒耜也屬不易,更別提幹活了,所以柄(耒)為質地輕的木頭,耜為金屬材質顯然更合乎情理。那麼大禹的耜是銅質還是鐵質呢?
根據夏商周斷代工程年表推算,大禹大約生活在約4100年前。根據《史記•封禪書》載:“黃帝作寶鼎三,象天地人。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古代鼎原為烹煮肉和盛貯肉類的青銅器具,被後世認為是所有青銅器中最能代表至高無上權力的器物,說明遠古時期已經出現青銅器。考古發掘也支援銅的出現在大約7000年前。
20世紀70年代陝西姜寨遺址就發現了距今6600年至6400年前的黃銅片、黃銅管等金屬物,當然這主要是黃銅,黃銅雜質多,性脆,不太適合作堅固的農具;同樣在70年代甘肅林家遺址,出土了一件銅刀,該刀由錫青銅模鑄而成,刀身薄厚均勻,短柄長刃,長12.5釐米,是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青銅器,距今約五千年,被譽為“中華第一刀”。青銅質地堅硬,具有較好的鍛造效能和機械效能,所制工具鋒利、耐用,除製作禮器外,可以作武器、農具等。在大禹前至少千年就出現了青銅器,其治水使用青銅工具幾乎是必然的,效果也遠非木質工具所能比。周代用青銅做的農具耜就十分普遍。
至於鐵器,考古暫不支援大禹時期有鐵器的存在,目前我國發現最早的鐵器是在河北藁城和北京平谷發現的兩件商代鐵刃銅鉞。
大禹,如同神一般的存在,其手持的神器,原來是木柄青銅質的耒耜。
來源|黃河全視角
作者|嶽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