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銅壁關有一座海拔較高的大娘山,海拔 800 米的低地雨林到海拔 3000 米的高山矮林都有云貓分佈。透過對雲貓主要獵物集中分佈地的調查,作者拍到了首張清晰的雲貓照片。
雲南銅壁關自然保護區,一隻雲貓出現在紅外相機前方,它是白天活動的貓科動物,主要以雉雞類或老鼠為食物。雲貓在野外種群非常稀少,野外記錄更加缺乏,近年來僅在滇西至藏東南的狹小區域內被發現,此次雲貓的野外記錄為雲南省內少有的可靠的野外分佈地記錄之一。
2017年年底,我和我的搭檔第一次來到雲南省盈江縣。雲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資源監測中心高階工程師趙加倉到機場迎接我們。趙加倉個子不高,在保護區剛剛成立不久就加入野生動物監測的行列,隴川、瑞麗、那邦、支那這幾個區域的調查活動他都參與過。作為保護區的負責人,趙加倉向我們簡單介紹了各個區域的情況。對於銅壁關保護區來說,外來專家提供的動物調查方面的幫助非常重要。
我曾在2010年幫助寮國的一個保護區監測過雲貓的活動,但那時候還沒有單鏡頭反光照相機,所以我們只得到了不太清晰的證據影象。銅壁關保護區的叢林環境和寮國非常類似,物種分佈豐富多樣,對於整個安南山脈區系來說,有很大的類同性。
銅壁關保護區受孟加拉氣候的影響,乾季和溼季分明。與寮國的保護區相比唯一的不同是銅壁關擁有一座海拔較高的大娘山。拍攝的主要難點在於,雲貓生活的範圍沒有特定的區系和海拔劃分。換句話來說,這種貓科動物從海拔800米的低地雨林到海拔3000米的高山矮林都有分佈。
雲貓從海拔 800 米的低地雨林到海拔 3000 米的高山矮林都有分佈
雲貓生性兇猛但非常怕人,它們是白天活動的貓科動物。這個習性很可能是為了避開其他肉食動物活動的時間段。依據這樣的特性,想必它的主要食物不是鼠類,而是鳥類甚至更大的雉雞,因為白天幾乎是見不到老鼠的。
拍攝雲貓並不簡單,我們必須選擇最合適的位置佈設紅外相機,還要跟動物鬥智鬥勇。過去一年的調查經驗讓趙加倉確信雲貓的食物主要集中在雉雞上,他還確定地認為紅腹角雉是雲貓非常喜歡的獵物。我們要爬到海拔2600-3000米左右的位置,因為那裡是雉雞最活躍的區域。
支那鄉距離盈江縣需要3個小時左右的車程。2016年,人們在支那鄉旁邊的大娘山記錄到了珍稀的熊狸、紅腹角雉和小熊貓。于成龍是這裡的一名護林員,他對大娘山的路徑非常熟悉,確信這裡有穩定的雲貓分佈,由於雉雞類動物活動頻繁,而且雲貓的活動路徑很可能相對固定。
2018年1月的一天,我們在做好充足的分析和準備後,開始上山選擇安裝拍攝雲貓的相機陷阱,這種陷阱比以往的更加先進和複雜。這一套元件由紅外線感應裝置、尼康相機、鏡頭、大功率TTL閃光燈組成。如果有動物觸發了紅外線光束,就會被連帶的尼康相機捕捉到。
大娘山的路況並不理想,我騎上了于成龍的摩托車,沒開出幾公里,感覺自己全身要被顛散架了一樣。摩托車開過了海拔2800米,前面的路變得更加泥濘,地面上掉落著很多堅果的果殼。我們的摩托車不能再繼續前行了,但這裡是雉雞喜歡覓食的地方,雲貓也許會經常光顧這裡。我們下車步行,爬上山脊,沿著山脊尋找合適的陷阱相機安裝點。安裝陷阱需要足夠的耐心,因為任何一個閃失都可能讓未來1個月的監測前功盡棄。我們選擇了一個平緩的山脊安裝,這裡鳥類活動密集,而且相對隱蔽,能否拍到雲貓就看運氣了。
野生動物調查,需要長期不間斷監測才能有足夠的資料支撐。銅壁關保護區管理局局長楊正華希望,這種高畫質晰的影像監測能持續2-3年的時間,並在銅壁關保護區的所有範圍內進行實驗,這樣才有效果。保護區工作人員在這裡不僅拍攝過雲豹、雲貓,也在全力以赴把保護工作做到位。
紅腹角雉是雲貓非常喜歡的獵物之一。調查隊員要 爬到海拔 2600-3000 米的地帶,那是雉雞最活躍的區域,最可能有穩定的雲貓分佈。(資訊來源 《森林與人類》雜誌 撰文·攝影/肖詩白 顧問/楊正華 趙加倉 編輯 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