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馬來西亞,有人發現一種長相奇怪的魚,因長著人類牙齒和嘴唇而迅速躥紅於網路,還有很多網友都在質疑照片的真實性。
最後,《國家地理》引用專家的話稱,這條魚或屬炮彈魚的一種。三水發現,確實與長得齙牙的泰坦炮彈相似,不信?看下圖。
好了,下面正式進入我們本期的話題主角,帶大家一起認識一下,海洋裡出了名的暴脾氣的炮彈魚家族。
01·超級“戰鬥魚家族”
炮彈魚是鱗魨科約四十種淺水海產魚類的統稱,大多分佈在熱帶珊瑚礁中。它們素以高顏值、脾氣差出名,是一種很不好惹的魚,很多潛水愛好者都不敢招惹。
它們種類繁多,樣子各不相同,習性也有一定的差異。比較常見的有:印度炮彈、魔鬼炮彈、女王炮彈、小丑炮彈、鴛鴦炮彈、藍面炮彈、黑肚炮彈等種類,因為長相豔麗,深受大家喜愛。
02·長得像炮彈
炮彈魚,顧名思義,外形確實像一個炮彈。它們還因為背部有一條長長的脊骨,隆起與脊背成直角,很像槍上的扳機,因此又叫它為“扳機”。
它們身材扁平,好像在海里游來游去的薄煎餅,體長不超過60釐米,長著鋒利的大背鰭。
炮彈魚還有著菱形的身體、多變化的顏色及特有的遊動方式(以擺動背鰭及胸鰭的方式遊動),嘴巴小但有力氣,頭部大,可以很容易的被辨認出來。
它們的嘴和眼睛離得遠,它們的一對眼睛長在背部的中間,使它的頭部佔了全身的一小半,而這是在漫長進化歲月中形成的,以防在取食時,被身上長滿長棘刺和刺皮的海膽和海星刺傷眼睛。
03·會發出“咕咕“聲
炮彈魚屬於肉食性魚類,生性兇猛,非常貪食,牙齒銳利無比,非常活躍,帶有攻擊性,經常會發出“咕咕“的聲音。
這是因為炮彈魚牙齒會不斷生長,它們會啃食珊瑚和貝殼來打磨自己的牙齒,因為如果不啃食打磨牙齒,它們的牙齒會生長並刺穿它們的下顎,所以我們才會聽到它們發出“咕咕”的聲音。
炮彈魚可以自由伏臥,當遇到危險時,會迅速鑽入珊蝴礁洞中,豎起背鰭將自己緊緊地固定在洞裡。
04·脾氣很火爆
大多數炮彈體長在30--60釐米之間,它們是很好養的海水觀賞魚,對水質無太高的要求。
它們幾乎沒有領地意識,之間很少因為資源問題而互相攻擊,當然,為了不辜負炮彈的名號,脾氣性格也是不遑多讓。
體長超過20釐米的炮彈魚很喜歡攻擊其他魚類。在飢餓的時候,它們會追咬一些游泳速度慢的魚,如神仙魚、蝴蝶魚等。
很多魚類都怕它,不過它最喜歡吃的是海星和海膽,這個愛好還真是很別緻呀。
05·開海膽的高手
前面說了,炮彈喜歡食用海星和海膽,為了這口吃的,它練就了一身無人能及的開海膽技術:海膽除了口部外,滿身是刺,並把口部隱藏在身體的底部,使敵人無從下口。
為了享用那鮮美可口的海膽汁,炮彈魚還巧施戰術。它先猛吸一口水,用力向海膽噴去,使海膽倒轉過去,然後襲擊那不設防的口部。
如果這一招失靈,它便咬住海膽身上的一根長刺,把海膽從海底拉上水面,然後放掉。
當海膽下沉時,它卻早已在海底等候;待海膽沉到海底時,它一口就能咬中海膽的口部,美美地飽餐一頓。
——文章來源——
網路資料整理,如有不妥,敬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