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聯想被一小部分自媒體推到了輿論風口。
究其原因,市場中有聲音對聯想集團的資產狀況提出了三大質疑:商譽和無形資產過高、拖欠供應商貨款、企業利潤分配不均。
在初聽到這樣的言論時,讓我一下子陷入了“思維懵逼”,因為在我的印象中聯想集團雖然股價走得不牛,但卻是一家很穩定的老牌公司呀,難道長時間沒有關注,它真的因為“經營不善”而陷入危機?
這不禁引發了我的好奇,恰逢聯想集團也在最近釋出了2021財年中報,於是我就對聯想集團進行了一次全方位的體檢,由此我也發現了三個市場輿論中存在的誤解。
商譽減值暴雷? 門外漢的悲哀
在所有質疑中,最讓我擔心的就是商譽和無形資產過高這個質疑,因為每一年A股中都有公司因商譽減值而暴雷,很多投資者已經到了談“商譽”色變的地步。
首先,在開始討論前我們先了解一下為什麼會形成商譽。商譽的形成原因在於很多企業的資產都是賬面無法反映的,例如幾乎所有的收購都是在溢價中進行的,而這部分溢價往往被記作商譽。
之所以A股中總是頻頻爆發“商譽暴雷”事件,其核心原因就在於那些公司溢價收購垃圾資產,透過這種方式完成利益輸送,在收購標的未達預期後,最後只能由投資者買單。但如果企業收購資產是優質的,那麼商譽是並不存在風險的。
基於此,在討論聯想集團“商譽風險”之前,我們應該先弄清楚聯想集團的商譽是如何構成的,他們到底是不是垃圾資產?
從聯想集團招股書看,聯想的商譽主要由四大公司構成,分別是IBM PC業務、NEC PC業務、摩托羅拉移動業務以及System X伺服器業務。
縱觀聯想收購的這四家公司,都是全球響噹噹的品牌,尤其是針對IBMPC業務和System X伺服器業務的收購,讓聯想集團的全球競爭力迅速攀升。
其實分析這些業務值得不值得,最容易的辦法就是透過資本重置的方式,也就是說如果再收購同類型的企業,那麼聯想會不會花的錢更少呢?如果沒有辦法以更得價格收購的話,那麼這次收購就是合適的。
由於聯想已經成為全球PC龍頭,因此PC業務缺少對照標的,那麼我們就以聯想收購的System X伺服器業務作為參考,這項收購上聯想確認了71.67億元的商譽。
假設當時聯想收購的不是IBM的System X伺服器業務,而是國內競爭對手浪潮資訊的話,那麼以目前浪潮資訊467億元的市值,151億元的淨資產計算,僅這一項收購就會激增316億元的商譽。
且不說我們僅以目前市值計算,沒有考慮溢價的方式是否合理,單考慮商譽的差距就會發現浪潮資訊比System X還要多出245億元的商譽,難道聯想集團的這次收購真的不值得嗎?
實際上,作為投資者的我甚至認為聯想在各項商譽上的數值有些過低了,這些全球知名業務幾乎沒有暴雷風險,如果一家公司想要收購同樣的資產,根本不可能以淨資產計算。
退一萬步說,就算聯想集團真的被迫需要出手這些業務,那麼他們難道僅僅會以淨資產出售嗎?出售的溢價難道抵不上這些商譽嗎?
至於對聯想集團無形資產的質疑,那就更站不住腳了。縱觀全球頭部PC公司,他們都有著大量的無形資產,包括軟體、專利、商標以及土地使用權。
與戴爾科技進行對比,聯想集團無形資產明顯低於戴爾。聯想集團無形資產僅是股東權益的2.5倍,而戴爾科技則是2.7倍。
雖然另一競爭對手惠普並沒有公佈無形資產資料,但其股東權益已經為-39.42億美元,與聯想集團相比,惠普才是真正的“資不抵債”。
其實我們可以換一種思考方式,對於成熟公司而言,十分注重資本利用率,如果不需要投入資本就能獲得很好的收益,那麼這絕對是一門好的生意。惠普並非賺不到錢,而是為了將這種資本“槓桿”放到最大。
試想一下,聯想集團的競爭對手都是如此高的運營效率,如果聯想不去最佳化效率,仍以傳統重資產運營,那麼他又如何與這些成熟的對手去競爭呢?
拖欠供應商貨款? 貽笑大方
如果說第一個誤解是缺乏財務知識,那麼第二種誤解就是對商業本質缺乏最基本的認知。
實體制造業中,應付賬款是一種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合同是交易雙方做出的明確意思表示,本身就是雙方基於自身狀況的選擇,同等價格下客戶肯定會優先選賬期長的。
對於像聯想集團這樣以實業為基礎的企業而言,應付賬款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聯想所謂的對上游供應商的千億資產佔有,只不過是短期的貨物往來,任何一家實業公司都會存在這種所謂的“侵佔”現象。
從聯想集團剛剛公佈的2021財年中報看,聯想的應付賬款中,66.4%的應付賬款賬齡都在0至30日之內,19.6%的應付賬款賬齡在31至60日內,60日以上賬齡的應付賬款僅佔總額的14%。
聯想的應付賬款賬齡呈現明顯的階梯式排布,且普遍賬齡極短,這樣的情況不僅說明聯想集團沒有長時間佔據上游供應商的資金,且業務很好,貨物週轉率很快,基本60日之內就會完成一次週轉。
或許投資者對此沒有概念,在華為2020年財報中,應付賬款週轉天數為48天,較2019年下降43天。也就是說華為業務全面運營時,他的應付賬款週轉天數是高達91天的。
我們在多舉幾個港股例子,小米集團、海爾智家、中興通訊都是中國典範企業的代表,在他們公佈的2021財年半年報中,分別詳細公佈了應付賬款的賬齡構成。
可以發現,這些公司的賬齡劃分明顯長於聯想集團,如果聯想以此劃分的話,那麼幾乎都可以歸為三個月內的應付賬款。
如果說聯想集團都存在侵佔上游供應商風險的話,那麼幾乎每一家中國製造業公司都將會存在侵佔資產的風險。
應付賬款飆升並非沒有意義,實際上他不僅不是風險點,甚至還能從側面反映出聯想主營業務的持續景氣。
輿論中曾舉了一個華為的正面例子,其認為華為被美國封鎖後,還能做到應付賬款從1440億元下降至790億元,表明華為是一家良心企業。
但實際上,華為這種應付賬款的收縮主要是因為業務收縮了,出貨量下降導致供應商備貨減少,與之對比就是小米在華為被制裁後,一定程度上填補了華為的市場空間,這也導致小米應付賬款從2019年底的595億元增長至722億元。
輿論將應付賬款與供應商侵佔劃等號,只會讓接觸過實體企業的投資者貽笑大方。
利潤分配不均? 看看多年高比例分紅
如果說財務知識和實體經驗還具有一定門檻,那麼對於分紅的批判則讓我目瞪口呆。
作為一個典型的價值投資者,我始終信奉分紅才是王道,一毛不拔的鐵公雞企業是不值得投資的。但如今,市場中居然有觀點質疑分紅是在瓜分公司,難道分紅已經成為一種錯誤了嗎?
對於投資者而言,他們投資企業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分享企業的盈利成果,如果不透過分紅的方式,那麼投資者又該如何分享企業的經營成績呢?難道只有惡意操作股價割韭菜的企業才是好公司嗎?
大家應該明確一點,企業分紅並非針對個體的差異化行為,而是針對全體股東的普惠行為,所有參與到聯想集團投資的股東都能夠獲得同樣比例的分紅。
市場有觀點認為,聯想集團賺的錢都分了,但實際上這不恰恰說明聯想是一家對股東負責的公司嗎?就好像資本市場中特別崇尚的股權回購一樣,他本質也是一種分紅行為,難道那些做法也都是錯誤的嗎?
聯想集團的分紅並非突發性的,而是長時間的持續分紅。從分紅額度可以看出,聯想的分紅是隨著經營業務的向好而持續提升的。與其陰謀論的說聯想集團在掏空公司,倒不如說聯想集團在給持續堅守投資的股東進行回報。
上圖可以看出,聯想這麼多年來每年堅持分紅,即使在虧損最嚴重的2008/09財年,虧損2.26億美元仍然堅持給股東分紅,運營好轉之後,近些年每年分紅穩定在30~40億,基於此,我不僅不認為聯想的持續分紅是汙點,甚至我認為這正是一家成熟公司應有的表現。
提出分紅就是掏空公司質疑的投資者,一定不瞭解資本市場。除分紅外,管理層有100種方法掏空一家公司,比如溢價收購,再比如違規擔保。
茫茫多的資本亂象沒有人去管,反而質疑聯想分紅太多,這就好像質疑憑什麼母雞會下蛋一樣?如果這樣都是錯,那怎樣才不是錯呢?
總體來看,三條質疑都顯得十分業餘,尤其在聯想剛剛釋出2021年中報後,恰逢其時的質疑讓我可以靜下心來仔細研究一番聯想集團的資產狀況,從而也排除了其中的風險。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我們應該感謝質疑,是他讓我有機會在茫茫多的公司中,可以靜下心來重新研究一家好公司。透過研究我發現,聯想集團不僅沒有輿論所說的暴雷風險,反而還是一家被市場低估的優質公司。
我始終堅信,好公司是不怕任何輿論風波的,只有實打實的業績才能說明一切。對於聯想的質疑,我相信時間會給投資者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