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晚年,誰不希望自己的生活和美,家庭幸福?
可是理想歸理想,現實卻有各種各樣的煩心事。不是誰的人生都能心想事成,不是誰都能安享晚年,過上如願的日子。
李爺爺今年72歲了,按說到了他這個年齡,子女早已成家立業,有了自己的小家庭,而他只用和老伴一起過好屬於自己的生活,便是最大的幸福。
然而不幸的是,李爺爺老伴已有去世七、八年了,雖然兩年前經人介紹又選擇了再婚,但看上去,婚後生活過得並不如想象般如意。
李爺爺有一兒一女,都已人到中年,正是壓力最大的時候。兒子前些年生意失敗,生活窘迫,迫不得已,李爺爺把自己的積蓄都拿了出來。
但這還不夠,每月還要補貼兩千給他當生活費,否則兒媳就會和兒子鬧。兒子那裡給了錢,女兒自然也不能虧待,她有兩個孩子要養,李爺爺補貼1千。
李爺爺一個月領到手的有6千元退休金,兩個孩子就佔去了一半。他自己有住房,有醫保,按說過日子也可以了。
然而李爺爺再婚後,非但沒有過上幸福的生活,反而愈加窘迫了。
再婚物件王大媽還不到60歲,比李爺爺小十幾歲,嫁給他這樣老的一位男人,如果說什麼都不圖,只因為愛情,恐怕沒有誰會相信。
王大媽的兒子已過30歲了,還沒能娶上媳婦,原因就是沒有婚房。
正因為這個原因,王大媽才想找一個有房的老伴,給兒子騰出房子來結婚。
李爺爺也能夠理解,畢竟自己年紀大了,能有人嫁給自己,照顧自己,即便圖自己一些東西,也在情理之中。
王大媽沒有退休金,假如拿李爺爺剩下來的3000元錢,兩個人生活可能不會太好,但也差不到哪裡去。
然而和王大媽結婚後,李爺爺發現,她總是隔三岔五地向自己要錢,不是說去看病,就是有各種事。
李爺爺問得多一些,王大媽就很不耐煩,她說“我這個年齡,什麼條件好的找不來,不就是花你一些錢嗎,何至於那麼小氣!”
本以為再婚後,兩人相互照顧,晚年生活也不會感到孤單和寂寞。
但其實是李爺爺天真了,再婚讓他的生活水準直線下降,而兒女們也不能理解,他活到這把年紀了還瞎折騰什麼。
甚至他們怕王大媽貪圖他的財產,還讓李爺爺悄悄寫下了遺囑,兒子還想拿走他的工資卡,說每月把錢取出來交到他手裡。
李爺爺不同意,兒女們都與他置氣不來看他,還拿他的養老作威脅。
每個月的錢勉強餬口,吃頓肉都是奢侈,老伴還挑三揀四,說自己眼瞎才嫁給他。
李爺爺過得苦不堪言,一邊是兒子,一邊是老伴,他沒有想到自己奔著幸福而去,最終卻落得這樣下場。
李爺爺有這樣的遭遇,確實挺值得同情的。
老年人最需要的是什麼?無非是家庭的溫暖,兒女的關心。
可是人到晚年,老伴去世,只剩自己一個人孤單寂寞。兒女們即便孝順,他們也有自己的家庭要照顧,更何況有些兒女過得不如意,還要父母來貼補。
對老人來說,遇到有這樣的孩子,已經很糟心了,但好在李爺爺能給兒女們補貼這個錢,亦是幸運,也能留住兒女的心。
可是,人心不足,當兒女的只考慮到自己的需求,卻忽略了父親一個人的生活有多難。為什麼選擇再婚,不過是因為太孤獨。
倘若兒女們能多分出一部分精力在李爺爺身上,恐怕他也不至於慌不擇地再找個老伴,即便要找,肯定也是比較慎重。
晚年再婚,大多數老人都是希望能收穫第二次幸福的。
但也不乏一些老人有自己的目的,或者是貪圖對方的錢財,或者是貪圖對方的房產,不但給自己提供安穩的生活和住所,還可能有所盈餘補貼自己的兒女。
就像王大媽那樣,倘若不是李爺爺有住房和退休金,她又何至於嫁一個大自己十幾歲的人,只是她沒了解清楚,李爺爺退休金不低,卻拿一半去補貼兒女。
婚後發現這個問題,但她想的不是和李爺爺同舟共濟,共同經營好生活,而是各種鑽營,騙取李爺爺信任,把他手中僅有的錢都拿走。
這樣抱著不純目的而選擇再婚的,是根本不可能給予對方幸福的。
人到老年,辛苦了一輩子,最幸福的事不過是兒孫繞膝,享受天倫之樂。
但其實如今社會壓力的增大,年輕人身上大都揹負著沉重的負擔。當老人的,為了能讓兒女生活得更輕鬆一些,多多少少都會在經濟上給予補貼。
父母之為子女,永遠是無私的,但子女真正能考慮到父母需求的,又有多少呢?
不得不說,讓老人走到再婚這條路上的,有很大一部分也是子女的責任。
當然,也不乏一些老人是想追求個人的幸福,但是老年再婚,真的不比年輕人,其間的利益糾葛往往比年輕人結婚更為複雜。
再婚不易,所以婚前一定要處理好財產方面的事宜,不要因此給自己的晚年生活增添太多的憂愁和焦慮。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