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到這個話題,會有這樣的疑問幾乎是所有人第一時間的恐懼。
但再深入分析就會發現,人的妄念非常的好笑。
一、結婚有兒有女或有兄弟姐妹就必然老有所依?
人之所以恐懼老,最大的原因就是擔心自己不能自理,有什麼比人未死卻癱瘓、中風、心臟病、癌症或其它疾病折磨,這和人是否選擇結婚沒有必然關係。
無論是誰只要得了以上列舉的疾病之一,大部分人都無法保證不拖累家人、花鉅額的醫藥費保命,這是每個人求生的本能。
普通老百姓即使結婚生子,一旦得了大病,孩子最多也就二三十歲,伴侶也還活著。
如果是丈夫得了這種疾病,孩子一聽父親癱瘓了,妻子以淚洗面,每天伺候丈夫,孩子必須工作,也不敢辭職,家裡有人每天都要吃錢。
就算自己有積蓄有房產,經不起醫院每天的醫藥費和診療費,看著此時的人生變故,自己痛苦,身邊最親的人也難受。
孝順的孩子不會拋棄父母,肯定努力奮鬥,讓父母儘量活得有點尊嚴和質量。
但很不幸,此時的你還有二胎孩子,如果還在上學,父親或母親身患大病,而他卻無能為力。
或者雖然子女已經成家,你也有了子孫後代,此時面臨老人生病住院,除了需要人貼身伺候,還要面臨養育自己的孩子的問題,人到中年的壓力不僅僅是上有老。
這就是久病床前無孝子的根源,除非父母家財萬貫或位高權重。
二、不婚族或無兒無女的丁克老無所依?
大部分人按照幾千年來前輩的生活方式選擇結婚生子,養兒防老的生活,可畢竟有些人不願意如此。
按照普世的價值觀會說你不怕老了無所依靠?
怕,誰不怕!
所以必須結婚,生孩子,兒子賺錢,女兒嫁人給父母養老,母親住院女兒負責擦洗身體,父親住院兒子負責端屎端尿。
兒媳婦女婿也要輪流換班照顧。
老伴不能離開身邊。
孫子孫女都要孝順老人。
養老院肯定不會去,有兒有女,住他們家
,怎麼也輪不到去住養老院。
但兒子卻不願意,讓父母體諒他,他還要養老婆孩子,還房貸。
女兒哭著讓父母別給她增加負擔,婆家會不同意。
老伴跟子女一起同意請護工,出院後出錢住養老院或療養院。
老伴還要給子女帶孫子孫女,這是退休後的主旋律。
如果這樣當初結婚的意義在哪裡,老了還是要護工照顧,住養老院或療養院,沒人煮飯、洗衣服、鋪床、養老。
很多網友覺得以上的言論太偏激了,太幼稚。
不結婚的人大部分心理有問題,童年有陰影。
不結婚的人孤獨老了更孤獨,會後悔。
結婚的人有過得很幸福的,那些不好的只是一部分,別太走極端。
不結婚無兒無女的人必然是孤獨死。
結婚後生活是有些累,但不結婚的人或丁克族也不會輕鬆太多,老了更艱難。
大部分人就是雙標或者以自己的經歷去評價別人的生活。
三、老了該何去何從?
老人在中國只配在家帶孫子,煮飯,跳跳廣場舞自娛自樂。
還有很多老人有兒有女,卻一年見不到一面,甚至聯絡不上。
任何一種生活狀態都有利弊,主要還是自己能否承受。
結婚的人有兒孫滿堂,壽終正寢,沒有得過重大疾病,兒女也很孝順,和老伴白頭偕老。
不結婚的人也有老人還有事業追求,身體健康,壽終正寢死在家裡或養老院。
老了真正依靠的是自己健康的生活習慣和身體,還有可以保證一定生活質量的財富。
也許再過幾十年後,不婚是常態,結婚是少部分人的選擇,人類的養老問題一定會有質的改變。
現在很多老人已經沒有養兒防老的觀念,很多年輕人也不看到婚姻幾十年的投資不一定有回報,無論換過幾手。
老了該何去何從?
無論何時,老了還是吃飯、睡覺、健身、娛樂、定期檢查身體,等待死亡而已。
而不是現在帶孫子煮飯,等著外地的子女回家看看自己。
如果有能力的,中國能多出現幾個時尚界老佛爺這樣一生奉獻給自己事業的老人或如美國總統拜登一樣繼續追求夢想,老人的價值依然被社會認同,這才真的不虛此生。
人生永遠是有得必有失,沒有完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