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風雲突變。
一個代表著內娛女星天花板的說法被打破:
“四旦雙冰”成為過去,現在是“三旦一冰”。
明星的橫空出世和驟然隕落都不稀奇,這樣的咖位秩序也不是不能打破。
但耐人尋味的是。
為什麼整整20年來,如果不是影響力被清零,內娛頂級花旦的位置,始終沒有出現世代更替?
為什麼躥紅的小花這麼多,卻都沒有創造出全新局面?
有人說,是“四旦雙冰”太強了吧。
但在Sir看來。
她們更像是被潮水衝上岸的人。
潮水退去,留在上面的只剩下了她們。
01
聲名鵲起
“四旦”,源於2001至2002年間《南都娛樂週刊》評選出的“四小花旦”
小燕子,章子怡,周迅,徐靜蕾。
一部《還珠格格》讓所有人記住了那個大眼睛的,古靈精怪的小燕子。
章子怡,出道即被張藝謀和李安選中,謀女郎+一部享譽國際的《臥虎藏龍》。
李安誇她,長了一張怎麼拍都好看的臉。
周迅,主演《人間四月天》《大明宮詞》等多部熱劇,小太平一滴淚,至今仍是國產電視劇中經典的一幕。
徐靜蕾,手握內地偶像劇鼻祖《將愛情進行到底》,一代人的清純校園女神。
“雙冰”,指後來迎頭趕上的李冰冰和范冰冰。
六個人,各有風格。
在新世紀初,讓她們迅速進入大眾視野的是什麼?
這裡必須先明確一個概念。
何為花旦?
指美麗青春的女子形象。
在影視中,她們大多為女主,受到觀眾喜愛。
這批女星,最初被媒體和大眾關注,和後來一茬茬冒出的小花們並無太多不同。
所擁有的本錢,就是年輕、夠美,招人喜歡。
就像小燕子為什麼是趙?
都知道瓊瑤阿姨選女主是出名的對顏值苛刻。
一定要美,眼睛要像星星,連哭起來也要好看,楚楚動人。
張藝謀為什麼選中章子怡?
當然不是因為她當初就演技足夠好。
《我的父親母親》開拍後第一個鏡頭,章子怡就NG了35次。
如她自己所說,那時候她根本不會演戲。
就是因為她正值芳華,足夠上鏡。
當初她們被媒體評選出來時,沒人知道這些漂亮姑娘們,究竟能在演藝這條路上走多遠。
今天憑藉青春貌美當上主角的女星,或許可以一夜成名。
但已經難以複製“四旦雙冰”們實紅20年的神話了。
不是Sir不看好她們的實力。
而是太多的事情,都不隨實力而改變。
02
電影江湖
“四旦雙冰”的成就,離不開時勢造英雄。
在她們因為美麗而嶄露頭角的新世紀之初。
中國電影開始學習好萊塢,探索市場化。
2002年,張藝謀一部投資3000萬美元的《英雄》,拉開了中國電影的商業大片時代的序幕。
這部集合了陸港兩地熠熠星光的電影,在大陸斬獲2.5億票房成為冠軍。
當年票房榜的第二名,是5千多萬的《指環王》,不到《英雄》一個零頭。
面對在中國市場一騎絕塵的好萊塢大片,國產電影終於揚眉吐氣了一回。
雖然《英雄》在當時引發了不小爭議,但張藝謀在《南方週末》的採訪中說,評判《英雄》的關鍵標準是票房。
亂七八糟評論什麼的都不算數,因為我們的評論對觀眾的影響和引導非常的有限——關鍵是票房。
那是浪潮的開端。
要知道在此之前,中國內地電影導演中,大概只有馮小剛,具有一點電影商業性的意識:
要能夠娛樂大眾,要能賺錢。
緊接著第二年,香港與內地為加強交流聯絡,簽署了《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
合拍片時代到來。
香港電影導演和人才北上,他們帶來了香港成熟的電影工業模式和商業基因。
浪潮被推向高峰。
彼時,向著市場化大步邁進的中國電影,恰好需要一批美得多姿多彩的女主角吸引大家走進影院。
她們要漂亮上鏡,但演技要能撐得起電影,還要有票房號召力和商業價值。
就像好萊塢大片,或八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
剛剛成名的“四旦雙冰”,除了章子怡,其他人都是靠著電視劇成名。
與今天頂級演員進軍電視劇不同。
當時的主戰場,毫無疑問是電影。
《還珠格格》後,小燕子出演多部港片,包括星爺的《少林足球》。
2003年之後,周迅徹底告別電視劇,專心拍電影。
在“雙冰”的上位中,華誼的電影資源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更準確點說,馮小剛。
2003年一部《手機》,5600萬票房成為年度冠軍,亦是年度話題之作。
范冰冰出演美豔第三者武月,拿到了她人生中第一個獎盃:百花獎最佳女演員。
憑藉《手機》,在電視劇中摸爬滾打多年的范冰冰,成功打開了通往大銀幕的通道。
第二年,馮小剛拉來了劉德華、劉若英拍《天下無賊》。
這回的女二號被李冰冰“搶”了過來,出演一個美豔盜賊。
在那一屆的百花獎上,李冰冰本勝券在握。
她頭戴花環,提前準備好了慶功宴,來迎接她事業中最重要的一個獎項。
誰知爆冷出局,獎項落到了“包租婆”元秋手中。
李冰冰淚灑當場,提前離開。
我沒想到自己會不拿獎
但是今天的結果確實讓我意外
沒想到
反正我不服輸
事後李冰冰質疑百花獎不公,在接受《南都》採訪時,被問及沒拿獎走出百花獎現場什麼感覺。
她貢獻了一個跨時代的熱詞
“白蓮花”。
我就是演藝圈的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我走得坦坦蕩蕩,走得高傲,走得貴氣。
李冰冰為什麼如此耿耿於懷這樽百花獎?
當時的百花還不是楊穎能拿下的百花,是電影大眾評審認認真真投出來的。
她需要這個獎來證明自己的演技,證明自己有拍電影的價值。
當時"四旦雙冰“的競爭局勢,已然讓她感到分外緊張。
“好姐妹”范冰冰摸到了獎盃。
2005年,香港導演陳可辛北上拍《如果·愛》,讓周迅一下攬獲金馬金像兩個最佳女主角。
小燕子縱然被稱“票房毒藥”,也有一個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在手。
章子怡手握金像金雞,並且已經殺到了好萊塢。
《藝伎回憶錄》,A級大製作女主,鞏俐楊紫瓊給她作配。
那時候,內地女演員的最高願景,就是“拍進好萊塢”。
就像在《如果·愛》裡,陳可辛要表現一個有野心的內地女明星,一個巧妙的著墨點就是:她忙著進軍好萊塢。
那還是一個以電影為中心的時代。
那時明星必須在演技上攻堅克難。
那時也沒有粉絲控評,只有靠真實力,獲得大眾(甚至是海外完全不認識你是誰的觀眾)的首肯。
如何證明自己有實力呢?
就是拍優質大片,跟大導,拿電影獎。
票房、獎項、作品質量,就是衡量一個女演員價值和地位的指標。
2005年拍《夜宴》時,馮小剛讓周迅給章子怡作配。
2008年時拍《非常完美》,范冰冰被章子怡拉來演配角。
這隻能是周迅和范冰冰在沒拿到重量級獎項時才會出現的配置。
《畫皮2》,是最後一部“四旦雙冰”之間合作的電影。
至此以後,大家同列巔峰,王不見王。
早年時,因為電視劇爆紅的小花劉亦菲,是可以在活動裡跟“四旦雙冰”站在一起的。
無奈她後來實在演技不長進,拿不到獎項,頻頻出演爛片,現在是隻能和85花們平起平坐的水平。
這也說明,原本要接棒“四旦雙冰”的人選不是沒出現,只是沒接上那根沉甸甸的棒子。
不免也讓人唏噓。
“四旦雙冰”站上內娛花旦頂峰的背後。
是獎項、業務能力和作品的累加。
是把年輕時美貌的資本,轉變成那些就算老去也無法撼動資本。
2009年靠著《風聲》,李冰冰擊敗周迅獲得金馬。
那年她36歲。
登上頒獎臺的李冰冰,哭得手足無措。
努力了這麼多年,終於有了一個重量級的回報。
周迅,則憑藉《李米的猜想》收穫金雞,成為華語影史上第一個湊齊三金的女演員。
那年她35歲。
范冰冰一邊靠著紅毯博盡眼球,急速增加自己的商業價值,但也沒忘了出演文藝片證明演技——一部《觀音山》,東京國際電影節影后到手。
那年她29歲。
王家衛的《一代宗師》,讓章子怡把華語大獎拿了個手軟,徹底從“潑墨門”的醜聞裡翻身。
那年她34歲。
這一批女星的演藝命運,緊緊地與電影捆綁在一起。
她們在電影的賽道里拼搏,亦是電影成就了她們。
03
後繼無人
頭一個十年結束的時候,“四旦雙冰”中,大概是范冰冰最先發現了電影之外的“捷徑”。
在李冰冰還在華誼為爭取電影資源做拼命三娘時。
范冰冰已經離開華誼,靠著在紅毯上展示自己的美麗,獲取了巨大的關注。
網際網路上,鋪天蓋地都是范冰冰的“絕色”營銷。
各種豪言壯語在網路上出圈,更是吸粉無數。
是的,網路時代已經來臨了。
電影之外的道路,開始多了起來。
新的十年。
新一代的花旦們也開始出頭。
楊冪,劉詩詩,唐嫣等人,也就是我們說的85花,她們靠著偶像劇走紅。
甚至是綜藝。
楊穎,2014年的綜藝《奔跑吧兄弟》,讓她迅速躋身一線小花旦的行列。
初出茅廬時,這些小花們與“四旦雙冰”當年也無太大不同。
青春、貌美、靈動,但是演技生澀。
拍偶像劇,是不需要演技的,只需要夠漂亮。
但拍電影不止需要美貌,大銀幕可以放大女演員那張精緻的臉上,一絲一毫的微小表情。
演偶像劇出身的小花,要演的好電影,且有得歷練。
當年同樣身為小花的“四旦雙冰”,努力爭取電影資源,拼命在電影裡拼命磨練演技,要衝擊獎項。
如李冰冰所說,自己並非足夠幸運,這些年沿著電影的每一步攀爬,都太辛苦和艱難。
章子怡當然足夠幸運,但她也同樣拼命。
處女作拍《我的父親母親》,到農村生活了一個月,天天干農活,以便更好體會角色。
一場戲她怎麼哭都哭不出來,張藝謀就說,天黑了,哭不出來你就自己留在這哭,章子怡這才嚇到流淚。
拍完《我的父親母親》後,章子怡被張藝謀推薦給李安拍《臥虎藏龍》。
她並不是李安心中的第一人選。
章子怡硬是靠著自己的拼命勁兒,憑藉努力打動了李安。
吊威亞不怕拿臉撞牆,指甲蓋打翻了忍痛繼續拍。
她們清楚地知道,不努力,機會就沒有了。
新的小花們呢?
她們來電影裡不是為成就自己的,而是變現自己的流量。
在電影路上兜了一圈,像楊冪,什麼爛片都接。
△ 電影《孤島驚魂》
演技沒提升,又轉身回到了舒適區——演偶像劇。
網際網路時代,她們的選擇太多了。
偶像劇隨便演,社交媒體、綜藝營銷熱度。
趁著還青春貌美,沒必要在電影這條路上死磕到底。
楊穎2016年拿下百花獎被群嘲後。
她也一點沒有演技上的危機感。
反而更相信,只要有流量,就可以重新書寫規則。
緊接著第二年,就貢獻了那部曠世奇劇——《摳圖不自賞》。
今年,楊冪35歲,是周迅集齊三金的年紀。
唐嫣38歲,劉詩詩34歲,劉亦菲34歲。
狀態是沒有像樣的獎項,演技扶不上牆,臺詞離不了配音,在演偶像劇裡打轉。
當她們發現,自己到了一定的年齡階段,再演偶像劇已經撐不起收視時,也著急過。
可為時已晚。
2017年,楊冪一人分飾多角,出演科幻片《逆時營救》。
2018年又扮醜,跟文藝片導演劉傑拍《寶貝兒》。
這時她的流量已經不是票房靈藥。
而是勸退觀眾的“毒藥”。
今年,“四旦雙冰”中,最年長的李冰冰已經48歲,最小的范冰冰也已40歲。
她們大多數已半退休幹起了別的。
章子怡上一部電影是19年的《攀登者》,亮點是吳京,她發揮不大。
李冰冰則是18年演了中美合拍的《巨齒鯊》,剩下的精力大概都在搞投資。
徐靜蕾,18年後再無作品。
兩位還珠咖,因為犯錯,已經消失在公眾視野。
大花們紛紛減產,讓出了位置。
按說應該有新的一批花旦們迎頭補上。
但放眼望去,除了周冬雨成為第三個三金影后,她們似乎後繼無人。
內娛的花旦,青黃不接。
新的女演員們不再執著於在電影路上拼搏,不再執著於獲獎。
與此同時一個疑問是。
中國電影,還和“四旦雙冰”時代一樣,需要光彩奪目的女演員嗎?
如今的中國電影票房前十榜單,有幾部你記得它的女主角?
△來源:貓眼專業版
《戰狼2》的女主,盧靖姍。
《紅海行動》的女主,海清。
《流浪地球》……好像沒有女主。
大場面,動作戲裡,她們發揮有限。
或是花瓶,或只是男性戲的旁觀者。
形象單薄,讓人很難有太多印象。
如今佔據電影市場頭部的,是宏大敘事的大男主戲,拼盤群戲,熱血動畫,喜劇。
商業頭部大片的領域裡,女性角色越發邊緣,可有可無。
十多年前。
你能看到趙週二人在《畫皮》裡的博弈。
狐妖小唯,是你如今在銀幕上再難見到的天真與邪惡的混合體。
你還能看到李冰冰和周迅在《風聲》中精彩絕倫的對峙,兩個女性,在姐妹深情與家國大義之間痛苦糾結。
即使是《夜宴》這樣的馮小剛失手之作,章子怡和周迅的角色都是豐滿的,有著特別的美麗。
一個是慾望焚身的野心家。
一個是至純至真的勇敢少女。
……
那個時代,成就“四旦雙冰”的電影角色,豐富而多彩。
如Sir前面所說。
她們的成就,是美貌、實力與商業價值的共同作用的結果,缺一不可。
當如今的電影,不再需要花旦們時。
也自然也失去了託舉她們順勢而起的時代浪潮。
很多年以後。
年輕貌美過的女演員都逃不過歲月老去。
但觀眾會記得的,大概還是最初聲名鵲起的那一批花旦。
記得她們留下的那些最經典的角色,最精彩的表演。
那是能抵過時光流逝的,還能被記起的美麗。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編輯助理:M就是兇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