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面臨一個重大決定時,你是跟著直覺走,還是仔細權衡利弊?
跟隨你的直覺走,或許是調適你內心願望的不錯方法。但即使你認為自己的決定是基於邏輯和常識,它們也往往會受到情緒的影響。
想要讓自己變得更聰明、更理智,我們就需要了解情緒如何影響我們的行動。
這樣,我們才可以學會在理性和直覺之間找到完美的平衡,並做出正確的抉擇。
情緒決定:情緒如何影響決策
當大腦透過我們的記憶、思想和信仰解讀我們周圍發生的事情時,情緒就產生了。
這會觸發我們的感覺和行為。我們所有的決定都在某種程度上受到這個過程的影響。感情用事是很自然的。
例如,如果你感到高興,你可能會選擇走一走公園,乘著陽光回家。但如果你小時候被狗追過,那麼當你意識到很多人會在公園裡遛狗時,你就會否定這個選項,從而選擇坐公交車回家。
這兩種方式可能都存在邏輯上的思考,但此時此刻,決定是由你的情緒狀態驅動的。
不同的情緒會以不同的方式影響決策。如果你感到悲傷,你可能更願意接受不喜歡的事情,比如不提升自己,或者保持一段不健康的關係。
但悲傷也能讓你變得更慷慨——研究表明,不快樂的人更有可能支援增加支援窮人的福利,而憤怒的人則缺乏同理心。
情緒化的時候做決定,不僅會影響決定的結果,還會影響你做決定的速度。
例如憤怒會導致急躁和草率的決定。
如果你很興奮,你可能會不考慮影響而快速做出決定,因為你對未來充滿盲目的信心和樂觀。
而如果你感到害怕,你的決定可能會被不確定性和謹慎所籠罩,你可能會花更長的時間來選擇。
這意味著你的直覺在做決定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有時也會誤導你——它可能會導致糟糕的判斷、無意識的偏見、魯莽或規避風險。
那麼,有沒有什麼時候我們應該注意我們的直覺呢?
我們應該如何用好自己的直覺?
直覺可以是我們人類的某種本能反應。
而對某種情況的本能反應可能是一種生存機制——當早期人類與危險動物面對面接觸時,一閃而過的恐懼,會促使他們做出逃跑的決定!
因為如果他們停下來思考,他們就活不下來了。
所以這種遇見危險的事情就想遠離的行為模式,一直就延續下來。即便有些所謂“”危險的事情,是我們自己想象的。如跟喜歡的人搭訕,這會讓大多數人都產生恐懼。
同樣地,如果你因為某件事或某個人而感到“不好的感覺”,這可能是你的身體根據你過去的經驗和信念告訴你它感覺到危險的方式。
為什麼大多數害怕跟喜歡的人搭訕、聊天呢?因為他們曾經有過被拒絕的經驗,或者有過被拒絕而不知道怎麼反應,最終原地尷尬的經歷。
這種“不好的感覺”,就會讓他們面對類似的情況時,而感到尷尬了。
當然,這種反應可能完全沒有根據的,但它也可以保護你免受危險,或防止你重複過去的錯誤或經歷——同時,也妨礙了你的進步。
有時候進步,確實需要我們克服恐懼,走出自己的舒適區才能夠獲得的。如果你一直對挑戰感到害怕,這種情緒化的決定,就會拖慢你成長的腳步。
不過,這表明了本能決策的一大優勢——快速。如果你正處於生死關頭,你不會想要浪費時間去考慮利弊。
在另一方面,當你面對一個完全無關緊要的選擇時,這種本能決策也是正確的。畢竟沒人會花幾個小時考慮,喝茶比喝咖啡的相對優勢,然後才去做決策!
想喝奶茶,就直接去點好了。
由情緒做出來的決定也更富有同情心,尤其是當這些決定影響到其他人的時候。在人們冒著生命危險去救別人的故事中,或者在我們選擇如何告訴朋友艱難的訊息時,我們都看到了這一點。
所以有時候關注我們的情緒是一件好事。如果你有一個定期的反思、反省或記錄自我日記的習慣,你可能會很瞭解自己,從而提高自己的自我意識。
這種高水平的自我意識,可以幫助你在考慮戀人是否適合你或是否應該換工作時,你能夠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做出自己的判斷,而不是受到別人的影響。
保持情緒平衡,在更深層次上了解自己,意味著你可以相信自己的直覺。
否則,你就會成為情緒的奴隸,受到情緒的牽制。這時候你的任何直覺,可能對你都是有害的。
掌控情緒的4種思維模式
情感和邏輯都在幫助我們做出積極的決定中發揮作用。
如果我們瞭解我們的情緒來自哪裡,並開始注意到它們是如何影響我們的思維和行為的,我們就可以練習管理我們的反應,並學會做出更好的選擇。
雖然一些心理學家認為情商是由基因和早期經歷塑造的,但你絕對有可能微調你的情感雷達,讓情緒服務於你,而不是讓自己成為情緒的奴隸。
一般來說,掌控自己的情緒會有以下4個步驟:
第一,注意你的感覺。
要變得更有自我意識,第一步是觀察自己的感覺。
做幾次深呼吸,不帶任何評判地注意你的思想和身體發生了什麼。想一想現在的你,正處於什麼樣的情緒,而這種情緒又是怎麼來的?
多做出這樣的思考,有助於你對自己情緒變化有一個敏銳的觸覺。問題是,很多人由於生活變得忙碌,這一點很容易被忽視。
只有透過練習,練就自己對情緒敏銳性,才能把這種能力變成你的第二天性。
第二,三思而後行。
掌控情緒的訣竅,就是在情緒出現和做出決定(行動)中間,插入一個思考。
如果你正處於一種對某事的強烈反應——可能是一種憤怒、悲傷或沮喪的感覺,那麼在回應之前,花點時間停下來,問問自己感覺如何以及為什麼。
這對於很多人來說,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在如今的社會,一旦你選擇忍讓,別人並不會覺得你是一個善良、豁達的人,只會覺得你弱小、膽怯、無能而已。
尤其當你受到侮辱的時候,法律管不了侮辱你的人,但你一旦受到刺激而選擇動手,法律就能管得了你了!
所以寧願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從言語上予以反擊,也不要輕易讓自己動手。當然,對於日常生活的小事,就更沒必要動怒了。
畢竟有時候服務員忽略了你,或許真的太忙顧不上而已。何必揪著別人不放,顯示自己“上帝”的地位呢?
透過調整你的情緒,你可以開始識別你的觸發因素,並學會有意圖地行動。
第三,掌控你的感覺。
一旦你對自己的感覺變得更加清醒,你就會對你選擇給予空間的那些感覺變得更加敏銳。
例如,如果有人傷害了你、或冒犯了你,這些感覺可能是有效的,合理的,但你可以選擇以正直和合法的方式來回應,而不是私底下做出違法亂紀的行為。
雖然一開始看起來有點棘手,甚至有點讓自己有一種“忍辱負重”的感覺,但以這種方式賦予自己力量,可以減少你遇到這類衝突的機率,帶給自己更充實的人際關係,以及培養自己的情感幸福感。
我們有什麼樣的情緒,對世界就會有什麼樣的看法。我們儘管無法減少這個社會給予我們的壓力和戾氣,但如果不想自己“深受其害”,只能掌控我們對生活的感覺了。
調整看法,才能夠平復自己不滿的情緒。
第四,問問別人感覺如何。
如果你覺得很難讀懂別人的感受,就問問他們!
練習積極傾聽,給他們說話的空間,問問題,並表明你理解他們的想法。對別人的經歷保持好奇,不要害怕分享你自己的故事。
最重要的還是練習!
如果你發現自己處在一個具有挑戰性的環境中,珍惜這個練習情感意識的機會。如果這對你來說是新鮮和具有挑戰性的,可能需要過一段時間你才會習慣。
沒關係,任何嘗試都不會總是完美的,但給自己嘗試的信心,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的情商和待人處事的智慧肯定會提高。
記住,沒有“不好的”情緒。不要忽視自己或他人的感受——這些都是幫助你獲得智慧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