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21紅杉數字科技全球領袖峰會”上,紅杉中國創始及執行合夥人沈南鵬與微軟董事長兼CEO 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DST Global創始人尤里·米爾納(Yuri Milner)就中國市場的發展、初創公司發展機遇、未來趨勢等話題進行對話。在談及未來趨勢時,納德拉認為,元宇宙是重要的發展方向,對此十分感興趣,米爾納則表示,如果想進入元宇宙領域,需要思考自身與怎樣的策略相匹配。
數字科技創新驅動中國實現快速增長
在對話中,薩提亞·納德拉表示對中國市場的技術進步、商業模式的變化與發展方式的轉變很感興趣,並詢問沈南鵬關於這些變化的洞察。沈南鵬指出,中國市場的發展與美國或世界其他市場的共性在於技術與創新的快速進步。但中國的發展也獨具特色,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中國有著巨大的國內市場。當下,中國的每一個重要領域,無論是在零售、汽車、OEM還是製藥領域的企業都在思考如何將自身業務流程數字化。“這是一個巨大的機遇,也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一大動力。”除了軟體服務變得日趨關鍵之外,物聯網領域的應用也變得更加重要。作為製造業大國,中國在物聯網、機器人以及自動化工具等諸多支援不同行業轉型升級的領域,都有著很豐富的應用場景。中國的製造業非常希望伴隨數字科技創新,在做大規模的同時,更加智慧、更加高效。這是中國實現快速增長的一個重要驅動因素。
其次,今天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走出去,諸如小米、騰訊、SHEIN和Tik-Tok等,並努力成為海外市場的重要參與者。而在企業出海過程中,雲計算是創新增長背後的另一重要驅動力。沈南鵬相信在未來的十多年裡,這一領域將展現巨大增長潛力。
初創企業都有機會超過現有大企業
尤里·米爾納從不同的觀察維度分享了自己過去十年的體會以及對下一個十年的展望。從價值維度,他觀察到了三種現象:其一是市場上更多價值正在湧入技術類服務公司。以西方市場為例,有70%的技術價值來自創立之初就在做技術類的服務的企業;傳統企業雖然也在嘗試進行調整,但可能沒辦法如前者一樣捕獲足量的價值。米爾納指出,在中國,這一比例甚至更高,有90%的技術價值由初創期的純技術企業創造。其二是中國作為數字時代的大國,是全球整個技術發展大潮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企業正在為世界創造更大價值。其三,現在仍是初創企業的好時代。據米爾納觀察,過去十年市場上的價值一半來自注入騰訊、谷歌等非常成功的上市企業,還有一半則是由初創企業以及未上市的企業貢獻,“我認為這樣的比例可能還會持續,而且沒有理由相信它不會這樣持續下去”。
從價值流向維度,米爾納先是分享了一組資料:在過去20年間,頭部5家技術企業佔據60%的價值,接下來的15家中型企業佔據20%,剩下的小微企業部分佔比20%,即6:2:2的比例,價值的體量發生變化的同時,比例未發生變化。這對創業者而言意味著“要儘可能的快速做大才能更快地獲取到頂部的更大價值。”他認為,初創公司雖佔據資源劣勢,但之所以能挑戰巨頭,並有機會超過現有大企業,最大動力源自創始人動機,動機轉化成為他們對公司的主人翁精神,以及努力去招聘最好的人才,並且讓他們共同持有公司股份。初創企業創始人最有效的武器,就是給團隊合理的股份,一起去分享未來的成功。
關於元宇宙
對談嘉賓亦對目前大熱的元宇宙話題分享了自己的見解。納德拉認為,“元宇宙跨越了物理和數字世界,將人、物、場在商業和消費網際網路中融於一處,我們或許不該把它看作是單獨的消費市場或企業級市場的現象,因為融合可能才是必需的。雖然沒有那麼引人入勝,但從某種意義上看,疫情中的視訊會議的普及已經讓我們多少體驗到了一個2D的元宇宙。那麼,如果有一個3D的元宇宙又會怎樣呢?能夠真正超越空間和時間,這無疑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我對這些感到非常興奮。” 如何把握像元宇宙這樣的新發展機遇?納德拉指出,微軟還將繼續沿用全棧式的思路,深化合作。據悉,2021年11月初,納德拉宣佈微軟進軍元宇宙的計劃,並表示將於2022年釋出Mesh For Teams虛擬平臺。
米爾納則表示,打造元宇宙需要鉅額資金的投入,企業如果想進入元宇宙領域,需要思考自身與怎樣的策略相匹配。他指出,元宇宙平臺只可能由大型公司建立。因為其核心平臺的建立需要每年投入幾十億美金或者更多,且需要持續投資10-20年,“我相信這種做法只有大型企業才能做到。” 而元宇宙不僅僅對軟體,同時也對新的硬體開發,甚至是新的處理器有要求。硬體投資同樣需要大量投入。與此同時,元宇宙開發需要使用大量的感測器,才能做到和人體無縫協作和互動,本身也要求非常大的投資。另一方面,元宇宙是一個極為開放的環境,需要圍繞這些硬體做大量的應用程式開發。
奧一新聞記者 張潔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