痺症是因風、寒、溼、熱等外邪侵襲人體,閉阻經絡而導致氣血執行不暢的病證。痺症主要表現為肌肉、筋骨、關節等部位痠痛或麻木、重著、屈伸不利,甚或關節腫大灼熱等。臨床上痺症具有漸進性或反覆發作的特點。痺證的發生,與體質的盛衰以及氣候條件、生活環境有關。痺證初起,不難獲愈,晚期病程纏綿。按其部位不同分為項痺,肩痺,膝骨痺。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
1.《內經》對痺證的病因、證候分類、以及轉歸與預後等已有明確的認識。後世醫家論述較多,並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如漢唐時期即已積累了大量治療痺證的有效方劑。明清時期對痺證的病機、辨證、治則以及方藥的選擇、配伍等均有發展,使痺證的辨證論治漸趨完整。
2.痺證作為症狀可見於西醫的風溼熱、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反應性關節炎、肌纖維炎、強直性脊柱炎、痛風、坐骨神經痛、以及骨質增生性疾病,其他如布氏桿菌病、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硬皮病、結節性紅斑、結節性脈管炎、 系統性紅斑狼瘡、多發性肌炎等也可見到痺症證候。
痺症病因病機
痺症的發生,主要由風,寒,溼,熱之邪乘虛侵襲人體,閉阻經絡,引起氣血執行不暢,或病久痰濁瘀血,阻於經隧,深入關節筋脈。一般多以正氣虛衰為內因;風寒溼熱之邪為外因。痺證起病一般不明顯。疼痛呈遊走性或有定處,有的為刺痛、或麻木、或腫脹。但部分患者起病有發熱、汗出、口渴、咽痛、全身不適等症狀,繼之出現關節症狀。痺症初起,以邪實為主,病位在肢體面板經絡。久病多屬正虛邪戀,或虛實夾雜,病位則深入筋骨或臟腑。臨床上可出現瘀血痰濁阻痺;氣血虧虛;或復感於邪,臟腑損傷等病理變化。
痺證發病原因正虛,即正氣不足。所謂"正氣”是指人體的抗病、防禦、調節、康復能力,這些能力又無不以人的精、氣、血、津液等物質及臟腑經絡之功能為基礎。因此,正氣不足,就是人體精、氣、血、津液等物不足及臟腑組織等功能低下、失調的概括,由於正氣不足是痺症發生的內在因素,所以又說內因正虛。引起正虛的原因不外下述三個方面:
1.稟賦不足稟賦是痺症發生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現在研究也證實,類風溼關節炎的發病與遺傳因素有關。
2.勞逸過度首先,勞力過度致正虛驚而可致痺症。其次,勞神過度及房勞過度同樣有損正氣而致痺症。其三不僅過勞易傷正氣,過逸同樣有所遺害。因為生命在於運動,若長期不運動、不鍛鍊,容易使氣血執行遲。延緩脾胃功能減弱而出現呼吸氣短,言語無力,納呆食少,倦怠乏力等症狀。
3.大病、久病、或產後虛作為引發痺症的主要因素之一, 其成因不外上述3個方面,另外飲食失調、外傷亦可以引起正虛,上述諸多因素又往往相互影響,一虛俱虛,不可絕然分開。
邪侵導致痺症
1.季節氣候異常季節氣候異常是指季節氣候發生異常變化,如六氣發生太過或者不及,或者非其時而有其氣,春天當溫而寒,冬天當寒反熱;或氣候變化過於急劇,暴寒暴暖,超過了一定的限度,超越了人體的適應和調節能力,此時“六氣"即成“六淫 "而致痺。從臨床上來看,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往往遇寒冷、潮溼的氣候而發病。且往往因氣候變化而加重或者緩解,均說明四季氣候變化異常是類風溼關節炎的重要外因。
2.居處環境欠佳其人居住在高寒、潮溼地區、或長期在高溫、水中、潮溼、寒冷、野外的環境中生活工作而易患痺證。
3.起居調攝不慎導致邪侵形成痺證的第三個原因是起居不慎。即使日常生活不注意防護。如睡眠時不著被褥,夜間單衣外出,病後及勞後居處簷下、電風扇下,汗出入水中,冒雨涉水等。
痺症的中醫辨治
依據痺症病因以及病邪的偏盛,痺證一般分為風寒溼痺和熱痺兩大類。痺症辨證時,首先應辨清風寒溼痺和熱痺的不同。熱痺(風溼熱痺以關節紅腫灼熱疼痛為特點,風寒溼痺雖有關節痠痛,但區域性無紅腫灼熱,喜暖畏寒;對風寒溼痺又應區別風寒溼偏盛的不同。風邪偏盛,則關節痠痛,遊走不定為風痺(行痺)寒邪偏盛,則痛有定處,疼痛劇烈為寒痺(痛痺):溼邪偏盛,肢體痠痛重著,肌膚不仁為溼痺(著痺)。
其次辨患者體質,陽氣虛衰者,多呈虛胖體型,屬風寒溼痺。陰精不足者,多呈瘦削體型,多屬風熱溼痺。此外,對病程久者,尚應辨識有無痰瘀阻絡,氣血虧虛及臟腑損傷證候。痺為閉阻不通之意,故治則以宣通為主,氣血流通,營衛復常,則痺證可逐漸痊癒。
五龍通絡湯辯證治療“痺症”經絡不通暢三個階段
治療痺症第一階段:活血通絡、行氣止痛 、祛風散寒 活血以通導痺阻的絡脈,行氣促進氣血的執行緩和不通則痛的癥結,溫經祛風以清除隱伏軀體的寒溼外邪。
治療痺症第二階段:補肝益腎 強筋健骨 運脾養血。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血津液源於臟腑化生封藏,透過對臟腑功能的調節,消除引起痺症的根源,以期治病溯本求源。
治療痺症第三階段:培本固原、寧心定志 增強免疫 透過調補本源 加強身體素質,增加抗邪能力達到防止復發的目的 實現治風先治血, 血腥風自滅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