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把我收拾利索了,就要把我拉出去斃了吧?”
“你想什麼呢?要槍斃你還把你帶這兒來幹嗎?”
“我是國軍,你們連敵人也救啊?”
“在我這,只有病人,沒有敵人,誰受傷了都要救。而且我們首長說了,只要你們迷途知返,走到正確的道路上來,照樣可以是我們的同志、我們的戰友、我們的親人啊。”
上面這段對話,出現在中央電視臺熱播的電視劇《大決戰》第35集,發生在一名受傷的國軍士兵和解放軍護士之間。顯而易見,這名國軍士兵不瞭解我軍的俘虜政策。其實,早在紅軍時期,我軍就制定了“不虐待俘虜”的政策,並將之寫進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在規模空前的淮海戰場上,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聯手,殲滅了55.5萬國軍。其中,俘虜了320355人。那麼,這32萬國軍當了俘虜後,下落如何?
一是絕大部分被俘國軍就地參加瞭解放軍。
所有參加淮海戰役的國軍將領都會感覺到一個“奇怪”的現象:為什麼國軍這邊計程車兵越打越少,而解放軍則越打越多?難道解放軍沒有傷亡?就算沒有傷亡,也不會越打越多啊?
其實,不管是華東野戰軍還是中原野戰軍,在淮海戰役裡都產生了很大的傷亡。在戰役爆發之前,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共計約63萬人參戰。整場戰役打下來,華東野戰軍、中原野戰軍共計傷亡約13.6萬人,還剩下約50萬人。可是,淮海戰役結束後,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的總兵力都大幅度上升,中原野戰軍達到近30萬人,華東野戰軍約50萬人,共計80餘萬人。
這多出來的幾十萬人,就是由被俘國軍轉化而來。
從紅軍時代開始,我軍就注重教育轉化俘虜,將俘虜變成自己人。在教育轉化中,我軍透過訴苦、討論等方式,讓俘虜認識到舊社會剝削壓迫的黑暗和殘酷,主動加入我軍。正如《解放日報》一篇報道所言:“在舉行了這種訴苦大會的地方,成千成萬的俘虜兵打開了眼睛,他們立即就覺悟到一系列的問題,立即就自動要求加入我軍,與帝國主義者拼命。”
在淮海戰役中,由於戰爭的殘酷,我軍出現大量傷亡,急需補充力量。許多國軍上午被俘,中午開展訴苦,下午他們就加入解放軍,調轉槍口衝向國軍堡壘。
中原野戰軍在打雙堆集時,許多部隊嚴重減員。第6縱隊的不少連只剩下10幾個人。雙堆集打下來後,第6縱隊抓了四五千俘虜,讓團長、營長們高興得合不攏嘴,幾千名俘虜一下子就分完了。第6縱隊又變得兵強馬壯起來。
二是一部分官兵被釋放回家。
如果俘虜不願意加入解放軍,怎麼辦?那就發放路費,釋放回家。
這一類俘虜主要以基層軍官為主。他們是“老油條”了,不容易被教育改造,不如將他們釋放回家。
在淮海戰爭時期,中原野戰軍6縱17旅49團迫擊炮連指導員許秋桂被抽調到縱隊政治部,擔任俘虜大隊大隊長,負責處理釋放俘虜的問題。據他回憶,當大部分俘虜轉化為解放軍後,剩餘的俘虜就被集中起來,由縱隊政治部主任來給他們講解俘虜政策:“我們解放軍這次打了大勝仗,國民黨軍打了個大敗仗,他們把你們丟在這裡,也不管你們了。到了我們這裡,你們放心,我們是優待俘虜的。你們現在就可以揭發,你們被俘後,有沒有解放軍搜腰包,打罵你們的?如果有,我們會立即勒令退還給你們,打罵過人的,還要道歉。”
如果這些俘虜被釋放後,沒有回家,而是跑回國軍怎麼辦?縱隊政治部主任接著敲警鐘:“我們現在就把你們放回去,你們回去以後,就不要再給國民黨當兵賣命了,不要給國民黨當炮灰了。你們名單就在我們這裡存檔,如果以後再被我們抓住,那時就決不客氣了。”最後,縱隊政治部主任當場念名單,念一個人的名字,就釋放一個人。他們憑藉路條就可以暢通無阻地回到家裡。
其實,那時候戰事繁忙,根本就沒有什麼“存檔”,這只是在震懾他們。當然,這些被釋放的俘虜心裡非常清楚,參加國軍沒有什麼前途,遲早要完,所以絕大多數老老實實地回家。
不過,也有極少數俘虜會回到國軍陣營。在下次戰役爆發後,他們往往會帶著一群士兵“呼啦啦”地向我軍投誠,成為戰場上一道別開生面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