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在中國傳統醫學上並無明確記載,然而依據其病因及腹痛、裡急後重、黏液膿血便等症狀和體徵,可將其歸為“洩瀉”“痢疾”“久痢”“赤沃”“大瘕洩”“腸澼”“腸風”等範疇。
《素問·至真要大論》曰:“少陰之勝,……腹滿痛,溏洩,傳為赤沃。”《素問·太陰陽明論》曰:“飲食不節,起居不時,陰受之。陰受之則入五臟,入五臟則䐜滿閉塞,下為飧洩,久為腸澼。夫腸澼者,為水谷與血另作一沠如汲桶湧出也。”
《難經·五十七難》雲:“小腸洩者,沒而便膿血,少腹痛;大疲洩者,裡急後重,數至面而不能便,莖中痛。”“大瘕洩者,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
東漢·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瀉、痢並論,統稱為下利。其中有“熱利下重”“便膿血”和“下利赤白”的描述。
明·張介賓《景嶽全書·卷之二十四·痢疾》曰:“痢疾一證,即《內經》之腸澼也。”
清·尤在涇《金匱翼·諸痢治法統論》曰:“痢疾古名滯下,亦名腸澼,以其滯澀腸藏,下多不快,而澼澼有聲也。或赤或白,或赤白相雜,或下腸垢而無糟粕,或糟粕相雜,雖有痛不痛之異,然皆裡急後重,逼迫惱人。”
清代張錫純的《醫學衷中參西錄》曰:“……腸中脂膜腐敗,由腐敗而至於潰爛……即西人所謂腸潰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