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默沙東(MSD)和Ridgeback Biotherapeutics公司聯合開發的molnupiravir獲得全球首批之後,口服抗新冠病毒療法的開發再傳捷報!近日,輝瑞(Pfizer)公司宣佈,在研口服抗病毒療法在2/3期臨床試驗中顯著降低新冠患者住院和死亡風險。基於積極的臨床結果,獨立資料監查委員會建議提前結束臨床試驗。這項2/3期臨床試驗在非住院新冠患者中進行,患者在新冠症狀出現3天內接受治療。試驗結果顯示,與安慰劑組相比,Paxlovid將患者住院或死亡的風險降低了89%。這款創新療法有望成為全球抗新冠武器庫中的重要一員,為早日終結疫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英國最新研究:新冠病毒成基因武器?
英國的研究發現了一種基因,這種基因對於新冠病毒引發的疾病,變得更加嚴重的可能性將會翻倍增加,尤其是可能會增加人死亡的風險。其中有超過6成的南亞背景的人以及15%歐洲血統的人,他們體內就攜帶了這種具有高風險的基因。研究還發現這些南亞以及英國個別地區的人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的確很高,其中對亞洲人的殺傷力更大。研究人員認為這種基因很可能對人體的保護機制有著很大的影響,甚至是可以說對保護機制造成損害。這類基因的攜帶者接種了新冠疫苗,也可以從中獲得一定的保護,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從而對抗新冠病毒。
抑鬱症是與生俱來的
華僑大學精準醫療研究中心孫濤團隊在Nature Neuroscience期刊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該研究系統闡述了人類胚胎大腦中間神經元的發育規律,表明成年大腦的中間神經元的命運,早在胚胎期就已經被決定了,為人們進一步探尋精神類疾病的發病機理提供了新思路。這項研究第一次系統地研究了在人類胚胎大腦尤其是早期的胚胎大腦中,中間神經元的發育規律和基因表達。為人們進一步探尋精神類疾病的發病機理,提供了新思路。
泛歐亞語系可能起源於9000年前的中國
根據迄今為止對亞洲十幾個國家的語言學、考古學和遺傳學進行的最大規模研究,國際研究團隊發現泛歐亞語系起源於9000年前的中國東北地區,並隨著農業的發展而擴大。相關研究結果發表於11月10日《自然》。研究證據表明,現在說日語、朝鮮語、通古斯語、蒙古語和突厥語的人有一個共同的祖先:大約9000年前生活在中國遼河流域的農民。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口也隨之增加,並把他們的語言傳播到世界各地。最終,傳播語言的人口與歐亞大陸上的其他群體融合,發展出不同的語言和文化,但仍然保留著可識別的語言支柱。
河大科研團隊提出人工智慧視覺系統新方法
河北大學電子資訊工程學院教授閆小兵團隊受生物視覺系統工作模式的啟發,提出了一種完全基於憶阻器的人工視覺感知神經系統(AVPNS),它由光電憶阻器和閾值開關(TS)憶阻器組成,分別模擬神經系統的神經突觸和神經元。該系統成功模仿了生物視覺系統的基本功能,實現了影象感知。該成果在國際知名期刊ACS Nano線上發表。該成果表明基於憶阻器的硬體系統可以準確的模擬生物視覺神經系統的功能,從而擴充套件憶阻器在AI中的應用範圍,為人工神經系統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棕櫚油中脂肪酸促進小鼠腫瘤轉移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癌症研究論文稱,科研人員完成的一項研究發現,高濃度暴露在棕櫚油包含的一種膳食脂肪酸中,會促進小鼠口腔癌和面板癌細胞的轉移。這項研究結果或能幫助找到癌症新的療法。雖然研究中的所有脂肪酸都對腫瘤發生沒有影響,但棕櫚酸會讓現有轉移灶的侵襲性和大小都顯著增加,而在油酸或亞油酸中並未觀察到這類顯著影響,促轉移癌細胞還會保留對高濃度棕櫚酸暴露的“記憶”。
大資料分析表明昆蟲多樣性與碳排放密切關聯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學家透過建立全球甲蟲化石形態資料庫,深入研究了二疊紀末大滅絕前後森林變化與甲蟲演化的關係,為我們提供了新的見解。研究成果發表於最新一期英國綜合性學術期刊eLife上。研究表明,隨著早、中二疊世甲蟲幹群的輻射,其多樣性與形態歧異度同步增加。在二疊紀末大滅絕事件後,早三疊世的甲蟲蛀食性幹群近乎完全滅絕,多樣性、形態歧異度皆明顯降低。當今,人類造成的全球變暖與毀林事件導致森林昆蟲多樣性不斷下降,與二疊紀末期滅絕事件十分相似。本研究或許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瞭解未來昆蟲將如何響應全球氣候的變化。
科學家揭示哺乳動物“嚇一跳”科學機制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熊偉課題組研究發現,耳蝸核—腦橋尾側網狀核—脊髓運動神經元這條神經環路,對哺乳動物的“嚇一跳”反應起到重要作用。這一發現加深了對本能防禦行為神經機制的認識,為後續進一步研究人類創傷後應激障礙、恐慌症等疾病中出現的驚跳反射異常行為提供了新的方向。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於《自然—通訊》。進一步的實驗結果表明,穀氨酸能神經元在接受耳蝸核的輸入後,直接投射到脊髓運動神經元,最終完成了對頸部及四肢肌肉的控制。
布尼亞病毒SFTSV致病機制研究獲進展
從武漢大學瞭解到,該校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於學傑團隊在布尼亞病毒SFTSV(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病毒)致病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重大進展,發現了一種新型布尼亞病毒—自噬互動模型,首次闡明瞭布尼亞病毒SFTSV感染後利用自噬進行的動態裝配及釋放過程,相關成果發表在生物學權威期刊Autophagy(《自噬》)上。該研究首次揭示了自噬在調控布尼亞病毒SFTSV生命週期的動態過程,為進一步理解SFTSV的致病機理提供了新思路及理論依據,對SFTS的治療及相關抗病毒藥物研發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研究揭示地熊蜂腸道菌群菌株水平的傳遞規律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天敵與授粉昆蟲創新團隊與中國農業大學相關團隊合作,在國際微生物領域頂級期刊《微生物組(Microbiome)》上發表了研究,該研究透過對地熊蜂腸道菌群的宏基因組大資料分析,結合實驗室條件下追蹤腸道菌群發展軌跡,揭示了在地熊蜂不同生命週期及蜂巢發育階段,其腸道菌群在菌株水平上的社會性垂直傳遞規律,為工廠化週年高效繁育工藝中,提高熊蜂營養吸收等瓶頸技術的突破奠定了基礎。
演化更快,並非就易於生存
近期發表於《古生物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在鱗龍類中,演化速度更慢的類群反而更好地存活了下來。研究者分析了兩個類群在中生代體型演化的速率,發現楔齒蜥類的平均演化速率遠高於有鱗目,與預期正好相反。在中生代末期生命大滅絕事件(曾導致恐龍滅絕)發生後,雖然兩個類群都遭受了重大打擊,但有鱗目倖存了下來並恢復了繁盛,反而是曾迅速演化的楔齒蜥類從此一蹶不振。研究者認為,許多快速演化的類群並不穩定,它們或許可以適應快速變化的環境,但如果最終不能達到穩定狀態,也很有可能會隨著某次事件滅絕。
福島核洩漏放射物迴流日本
日本學者在福島大學主辦的國際研討會上釋出研究結果稱,2011年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中流入海洋的放射性物質銫137,抵達美國西海岸後部分北上,經太平洋最北部的白令海,約於7至8年後迴流至日本東北沿岸。研究者認為日本東北沿岸的放射性銫137迴流自北太平洋南側,隨後又進一步從日本海穿越津輕海峽回到太平洋。
中科院院士張錦接替工程院院士詹啟敏出任北大深研院院長
據北京大學深圳研究院官網訊息:2021年11月8日,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召開中層幹部大會,宣佈北京大學黨委關於深圳研究生院院長的任免決定:任命張錦為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兼),同意詹啟敏辭去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院長職務。
西南醫科大學獲批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澎湃新聞從四川省教育廳獲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近日下發《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關於下達2020年稽核增列的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及其學位授權點名單的通知》,西南醫科大學獲批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攀枝花學院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四川省教育廳表示,兩所高校分別獲批博士、碩士授權單位,有利於最佳化該省研究生教育佈局,完善該省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結構,更加有力地服務於該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
遠望3號船揚帆起航 開啟年度收官之旅
短暫休整補給20天后,遠望3號船再度揚帆。11月11日上午9時許,伴隨著一聲汽笛長鳴,遠望3號船緩緩駛離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碼頭,奔赴任務海域,正式開啟本年度的收官之旅。“本次出航,我們面臨著航行時間長、任務海域跨度大、任務密度高、節奏轉換快和海區氣象多變等風險挑戰。”遠望3號船船長史開說,“針對這些情況,我們紮實有效的開展了任務重難點及風險隱患分析,參試裝置效能全面測試複核,不斷提升參試裝置可靠性和參試人員能力水平,為任務成功做好萬全準備。”
SpaceX第五次載人飛行:送4名宇航員前往國際空間站
美國東部時間11月10日,SpaceX載人龍飛船將4名宇航員送往國際空間站,執行Crew-3任務。這是SpaceX在18個月內開展的第五次載人發射。本次任務是SpaceX自2020年5月龍飛船載人試飛首秀“Demo-2”以來的第五次載人發射。載人試飛首秀後,SpaceX又在2020年11月和今年4月為NASA發射Crew-1和Crew-2任務。今年9月,為期3天的SpaceX首次全民用、純商業太空飛行成功完成。而就在Crew-3任務發射前兩天,Crew-2任務的4名宇航員返回地球。
中國散裂中子源四臺譜儀在廣東東莞投入執行
中國散裂中子源2018年建成,成為世界四大脈衝散裂中子源之一。如今,這一大科學裝置已有四臺譜儀正式投入執行,成為重要的原始創新策源地。位於廣東東莞松山湖的中國散裂中子源,科研人員正在除錯的這臺譜儀裝置,在改造升級之後將用於航空航天、高鐵等大型高階部件的殘餘應力可靠性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