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沈春蕾)近期,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博士孔嘯、研究員羅阿理基於LAMOST(郭守敬望遠鏡)光譜資料,在Gaia(歐洲航天局蓋亞空間望遠鏡)資料的白矮星候選體樣本中證認出6190顆白矮星,其中1920顆為首次發現,幷包含了64顆激變變星。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於《美國天文學會研究簡報》。
白矮星是一種非常特殊的天體,體積小、亮度低,但質量大、密度極高,是小質量恆星演化的最終產物。根據觀測資料和理論計算,天文學家認為銀河系中97%的恆星最終都會演變成光度極暗的白矮星。曾有科研人員在Gaia EDR3(第三次早期資料)的巡天資料集中,透過測光及視差等引數利用機器學習演算法給出了約140萬顆白矮星候選體。
在上述研究基礎上,孔嘯等人將LAMOST DR7(第七年光譜)資料集與Gaia EDR3資料中的白矮星候選體進行交叉,並利用機器學習的方法,輔助光譜特徵的識別,最終高置信度地證認出6190顆白矮星樣本,經過對所有白矮星進行十幾種細緻的子型分類和大氣引數測量,形成了具有多種重要引數的LAMOST-Gaia白矮星資料庫。
此項研究體現了LAMOST大樣本光譜資料集在證認測光巡天中大量特殊天體的獨特優勢。該資料集不僅豐富了已有的白矮星樣本,還為深入研究白矮星的形成和演化機制以及追溯恆星內部特徵和形成演化等前沿課題提供了更加完備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