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亭
014
持珠羅漢鈕方章 高山石 周寶庭 (1907-1989)
9.8 x 3 x 3
「人物鈕」也是鈕雕的主要品類之一,人物鈕的精義還在於氣韻。
原本在「抱石澄懷」的「百選」裡面不準備刊登這件,因為以現今玩石人的眼光看起來,這石材實在不怎麼樣(石頭何辜…),不過連周老都不嫌棄這塊石頭,那我又挑剔什麼呢?我不確定是在「雕刻總廠」還是「石雕廠」,看過一套周寶庭刻的「十八羅漢」印鈕,其中有一方的造型即與此件相同(羅漢左前方放的是木魚)。我看過許多周寶庭的人物雕刻,覺得他的人物開臉主要是承繼自鄭仁蛟,而成熟期的衣折刻法卻有何朝宗作品(瓷塑)的味道,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再深入研究。
出版:本件曾著錄於:「壽石雅集」P154,福建美術出版社,2010年。
「中國壽山石-仙佛人物百圖」P51,福建美術出版社,2011年。
關於這方羅漢鈕,還有一個小故事。我有一位朋友謝老師,是臺灣知名的銅雕藝術家,有一次到舍下作客,看見這方周寶庭刻的持珠羅漢鈕方章,一看便即入神。在此之前,他並不知道周寶庭的是誰,卻深深被這方鈕雕羅漢所吸引。在他眼裡,這尊羅漢的臉相、姿態、衣折,有古代泥塑的風格,而且用刀已經到了「極簡」,但卻能讓他感受到一種「靜穆」的氣質。
「粗鈕」不一定意味古樸,「舊工」也不一定就內含神韻。關鍵還在於作品是否真的呈現出一種明確的藝術語言。壽山石界的年輕工藝師,在欣賞老一輩雕刻家的作品時,倒不一定只是看傳統技法如何如何、或是造型上能「借鑑」些什麼。有時候,舊工作品會有一種氣韻,一下子就能「抓住你」,那是一種很直覺的感觸。這時,不妨在心裡揣摩、內化這種氣韻,用當代的技法,以及作者自己的表現語言再次重現出來,那就不是模仿,而是真正的創作。
前面曾經提到,周老的雕刻語言具有強烈的個人風格,不論雕刻的是古獸還是人物,都是如此(我認為,看不到作者個人表現風格的石雕,絕不可能是上乘作品)。比起某些周老存世作品,這方印鈕當然不算什麼箇中精品,我也不想多談雕工,或精麤,甚至它是不是有「收藏價值」。就只是記錄了謝老師當年與我的一小段對話。
「靜穆」…,有人也感受到了嗎?
下期預告:《竹林瀟湘》 高山石 周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