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都學壞了,上帝正考驗他們呢,你還沒有受考驗,你應當照著孩子的想法生活。——高爾基《童年》
懂事,對於很多小朋友來說,似乎是一種至高無上的讚美。
誇獎一個小朋友懂事,通常意味著:
- 懂得去考慮家人與鄰里的感受;
- 主動去承擔一些責任;
- 能夠執行父母或其他人的指令;
- 不會輕易表露出一些負面的情緒。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學習著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大人,但對於一個孩子來說,過早地成熟,也會成為心理不健康的一種誘因。
依戀理論的創始者,心理學家約翰·鮑威爾在對於焦慮型依戀的闡述裡,就有提到孩子與父母關係的顛倒(即孩子需要去照顧父母的需要,而不是父母來照顧孩子的需要),很有可能就是一個人在成年後的親密關係裡,體驗到大量無意識焦慮的重要來源。
因為從孩童時期就缺乏對自己內在需求的積極關注,因此在成年後,也無法去正視自己的一些正常的基本需要,形成了一種自我壓抑的慣性,從而以一種無意識的焦慮表現出來。
懂事的孩子在成年後,通常也會成為一個廣受歡迎的大人。
“我很好”加上“大家都很喜歡我”這兩種信念,常常讓他們對於自己的抑鬱與焦慮情緒缺乏覺察與意識,他們在大部分時間裡能夠扮演好一個優秀的大人,但不時會有一些強烈的負面情緒,在某一個瞬間突然將他們擊潰。
什麼是親職化兒童
一直都覺得照顧好弟弟妹妹是我理所當然的責任,但我好像一直不敢承認,自己也是一個需要別人關心與照顧的人。
每個人都不可能生來就是一名大人,作為一名嬰兒,我們都需要養育者精心的照料,才能夠獲得“活下來”的機會。
但即使度過了嬰兒期,孩子也需要他人的關愛與照料,來形成一種健康的自我認知。
親職化兒童這個概念,是由美國心理學家伊萬·博索爾門伊-納吉提出的,指的是一個人在童年時期缺乏足夠的照顧與情感關懷,反而在童年時期就去扮演一個“照料者”的角色。
這種現象常見於:
- 單親家庭
- 父母有嚴重的健康狀況
- 父母有酗酒等成癮行為
- 家庭經濟困難
有研究者指出,女性身上出現親職化的現象要高於男性,同時長子長女出現親職化現象的機率也要更高,這很有可能是由於社會文化中常見的角色刻板印象造成的。
親職化的典型表現
客體關係理論認為,如果孩子過早地需要去照顧好父母這個客體,那麼他們內在的虛假自我就會被喚醒。
也就是說,TA會變得無法形成一種健康的自我認同,而是傾向於在別人身上去尋找自己的存在感。
這種傾向一旦形成,那麼生活裡無時無刻都會蔓延著一種焦慮的情緒,因為別人的反饋是充滿不確定性的,也會對別人的反應做出過度解讀:
TA只是嘴巴說說的吧,心裡真的這麼想的嗎?
而當一個親職化的孩子長大後,通常會有以下5種表現:
1.責任心過重
總覺得自己要為別人負責,即使是需要休息的假日,也有應接不暇的責任;
2.缺乏安全感,控制慾強
在團體裡習慣性地去扮演一個“家長”的角色,認為別人應該要按自己的指令來行事,在親密關係裡,也會成為一個控制慾極強的戀人;
3.超齡的思想
總在考慮自己下個以及下下個人生階段的憂慮,認為自己應該超前的完成任務,以及常常提醒別人要多考慮自己未來的規劃;
4.總覺得別人虧欠自己
即使別人對自己表達了感謝,也會懷疑對方內心真實的想法;
5.自我忽視
習慣性地否認自己的負面情緒,或者將其壓抑,認為自己需要百分百地表現出正能量的一面。
有研究者認為,親職化孩子長大後有更高的機率會患上抑鬱症與焦慮症等心理疾病。
即使沒有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也會對一些日常工作與生活造成負面的影響。
親職化的經歷會導致一個人形成完美主義、應該思維、罪責歸己等負面認知習慣,透過認知調節,通常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
如果你在自己的童年時期也曾經有過類似的經歷,歡迎私信我告訴你的故事。
或許這裡還有一些能夠幫助你的心理學知識,又或許,在訴說自己的故事的時候,你已經默默地在療愈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