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到一個朋友發的朋友圈,說小嬰兒之所以總是動不動就哭鬧,是因為慣的,你只要不理他就好了。
不知道他從哪裡得來的“知識”。
華生當年的理論,早就被擱在架子上,早就棄之不用,早就落滿歷史的煙塵,怎麼又倒騰出來。
華生曾經大放厥詞:“只要給我一打健康、發育良好的嬰兒和符合我要求的撫育他們的環境,我保證能把他們隨意訓練成醫生、律師、商人、乞丐、小偷,不論他們的才智、嗜好、傾向、能力、秉性以及他的宗教如何。”
華生認為,環境和教育是兒童行為發展的唯一條件。
他忽視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把人當成機器一樣去訓練,想訓練成什麼樣的就能訓練成什麼樣的。
他曾在1920年做過一個著名的試驗,小艾爾伯特試驗。他在幾個月大的艾爾伯特前面放了一隻小白鼠,艾爾伯特很開心,當艾爾伯特用小手去摸小白鼠時,華生就用工具重擊阿爾伯特後面的鐵棒,發出巨大的響聲。艾爾伯特嚇得放聲大哭。
經過反覆幾次試驗,艾爾伯特每次看到小白鼠都會哭,最後泛化到只要看到所有毛絨的動物都會哭。
這一結果令華生很是興奮。就這樣,他的理論華麗麗地誕生了。直到心理學家哈洛的恆河母愛剝奪試驗才徹底將他的理論推翻。
恆河母愛剝奪試驗,是20世紀50年代末,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動物心理學家哈里.哈洛做的一系列試驗。概述一下就是,將剛出生的小猴子與猴媽媽分開,給小猴子提供了兩個假媽媽,一個是鐵絲做的媽媽,一個是裹著絨布的媽媽。鐵絲媽媽身上綁著奶瓶,可以無限制地給小猴提供奶水,但是絨布媽媽身上沒有。研究人員以為小猴會待在有奶瓶的鐵絲媽媽那裡,但是,事實卻並非如此。小猴子只有在餓的時候才會到鐵絲媽媽那裡喝奶,然後還會回到絨布媽媽這裡,依戀這軟的暖的感覺。並且小猴子在受到驚嚇時,一定會依偎在軟媽媽這裡。
試驗中,雖然小猴經過餵養也長得很好,但是行為上卻出現了一系列不正常的現象,包括成年後無法交配,情感冷漠等等。
2
一個小嬰兒成長中,必須要有情感的互動,要有溝通和交流,即便孩子啥也聽不懂,也要和孩子羅裡吧嗦,跟孩子逗樂,做運動。
一個健康的人,不僅僅是身體發育的成熟,還包括情感上的發育成熟。
一個小嬰兒在哭泣時,表達的不僅僅是生理上的需要,還有情感上的需要,養育人一定要及時回應孩子,不可置之不理,否則孩子會陷入巨大的絕望之中,這對小嬰兒是件無比殘忍的事。久而久之,這個孩子在情感上就比較冷漠,未來一定會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
就如同被拋棄在一個曠野裡,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小嬰兒感到自己被無邊的黑暗所吞沒。
有的年輕父母覺得這個理論很好用,孩子哭就不理唄,或者過一會兒再理會,感覺如此訓練幾次,孩子確定哭鬧的次數減少了,殊不知,這是孩子的習得性無助的表現,並非孩子“懂事”啊。
習得性無助,就是當一個人求助無望的時候,就不再求助了。不再求助,是因為有了巨大的創傷。這個創傷造成的後果是,孩子未來會有精神問題。
好用的理論,不一定是好的理論。人是複雜的動物,人不是冰冷的機器。
越小的孩子,越容易造成創傷。在小嬰兒的成長中,一定要不厭其煩地回應孩子,只要有回應,孩子的世界裡就及時點亮了光,孩子在黑暗中停留的時間就會短些,最好沒有黑暗。
3
回到華生那裡,華生的理論那些年在美國曾風靡一時,美國的很多家庭深受該理論的毒害。在美國五十年代社會中出現的一批不修邊幅,不承擔社會責任的年輕人,他們被稱為“垮掉的一代”,可能和華生的理論有一定的相關性。華生自己的孩子也是這麼養育的,他的大兒子出現了精神問題,在三十多歲時自殺了。女兒也出現了精神問題,曾數次試圖自殺。小兒子成了乞丐,流落街頭,一直靠父親接濟度日。
然後,我給我的朋友發去了資訊:把孩子抱起來,否則,我和你斷交。
何向群,一個剛柔並濟的心理諮詢師,中國心理學會會員,實體機構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