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聊一聊上熱下寒證。
很多粉絲朋友反饋:
既有口腔潰瘍,口燥咽乾,眼乾耳鳴,頭暈失眠,牙齦漫腫,烘熱面赤,口苦口渴,便秘或大便不成型,小便黃,舌質紅等上熱症狀。
又有手腳冰涼,腰膝痠軟,胃脘冷痛,大便不成型或便秘,關節冷痛,喜溫喜按,夜尿頻等下寒症狀。
用清熱瀉火的藥之後,舌頭髮白,齒痕明顯,食慾減退,大便不成形,中下寒的症狀加重。
用溫熱的藥之後,口乾,口渴,便秘,上熱的症狀又會加重。
這種上熱下寒的“矛盾”症狀,該如何是好?
首先要辨別這裡的熱是真熱還是假熱!
中醫是如何辨別真熱假熱?
如口渴,但又不想喝水。
身體雖然很熱,但是又想穿衣服。
舌頭雖然有點紅,但是胖嫩。
脈摸起來很大,但是用力按卻無力。
一般符合以上情況,可認為是真寒假熱!
形成真寒假熱的上熱下寒症狀的原因是什麼?
中醫認為,腎中真陰充足,則真陽潛藏於腎中,守位而不上越,以發揮腎陽的溫煦推動作用,即“龍潛海底,雷寄澤中”。若在各種致病因素作用下,過度損耗腎陰或者腎陽,則易出現腎之陰陽失衡。
若腎陰虧損,真陽不藏,離位浮而上越,成為“龍雷之火”,則可見以上“虛熱”症狀。真陽上越,下焦腎陽則不足,故見“下寒”症狀。
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在治療方面應以滋養腎水,引火歸元為法。
而引火湯則是滋補腎水,引火歸元的一首常用方。
引火湯出自陳士鐸的《辨證奇聞· 卷三·咽喉門》。
本方組成:熟地黃,麥門冬,五味子,巴戟天,茯苓。
雖然原方記載多用於治療因腎水虧虛,水不濟火,相火浮越於上的“陰蛾證”。
但是,臨床上,我們遇到屬於腎水虧虛,水不濟火,相火浮越於上病機的疾病,如口腔潰瘍、牙齦出血、慢性咽喉炎、痤瘡、頭痛各種慢性複雜疾病等,都有選擇本方的機會。
關於引火湯治療“陰蛾”的機理:
《辨證奇聞》原文是這樣說的:“此火因水虧,火無可藏,上衝咽喉。宜大補腎水,加補火,以引火歸藏,上熱自愈。”
腎為先天之本,內藏真陰真陽,正常情況下,真陽潛藏於真陰之中,藏而不露。若真陰虧虛,陰不制陽,真陽不潛則上浮,下焦真陽則不足,容易出現以上“上熱下寒”的症狀。
所以,如果說引火湯只能用於治療“陰蛾”病,則大大限制了其應用範圍,臨床上本方對符合“ 腎水虧虛,水不濟火,相火浮越”病機的疾病都有應用可能。
接下來,我們來仔細分析分析:
引火湯的配伍機理。
陳士鐸認為:“水得火之氣,則水尤易生”。
所以,引火湯最關鍵的核心藥對是補腎水的熟地黃,和溫腎陽的巴戟天。
(1)一陰一陽,陰平陽密:熟地黃,巴戟天。
熟地黃,甘,微溫。歸肝、腎經。
熟地黃最常用的功效是補腎精,補血,適用於腎陰、腎精虧虛、血虛者。
《備要》雲:滋腎水,補真陰,填骨髓,生精血,聰耳明目。
王碩雲:男子多陰虛,宜熟地;女子多血熱,宜生地 。
《撮要》雲:熟地,能使虛陽歸宿丹田。
腎中藏有腎陰腎陽,腎陰虛,真陽無制,則真陽上浮,下焦陽亦虛,故只用熟地滋補腎陰,不補腎陽,則下焦陽虛的問題得不到解決。
且陰陽互根,陰得陽助才能源泉不絕,故用巴戟天溫下焦腎陽,一陰一陽,可使陰平陽密。
巴戟天,味辛,性微溫。歸肝、腎經。
有補腎陽,益精血,強筋骨,祛風溼之效。
可治療腎陽虛、精血虧虛引起的一些列病症,特別是因腎陽虛導致風溼邪氣流注筋骨關節的虛實夾雜者,可有標本兼治的效果。
《神農本草經》雲:巴戟天,味辛,微溫。主大風邪氣,強筋骨,安五臟,補中,增志,益氣。
《別錄》雲:巴戟天,下氣,補五勞,益精,利男子。
《正義》雲:巴戟隆冬不凋,味辛氣溫,專入腎家,為鼓舞陽氣之用。
巴戟天雖為溫腎助陽之藥,陰虛火旺者不宜用之,但巴戟天溫潤多汁,溫而不燥,且有君藥熟地黃補陰以制陽,實為陰陽平補的黃金搭檔。
熟地補下焦腎陰、腎精,巴戟天溫下焦腎陽,一陰一陽,使陰平陽密以治本。
腎陰虛,陰不涵陽,則腎陽不潛,虛陽上浮,巴戟天溫下焦腎陽,但上浮之虛陽怎麼辦?
於是,引火湯中又佐以了麥冬、五味子。
(2)滋陰清虛火,收斂降浮陽:麥冬、五味子。
麥冬,甘、微苦,微寒。歸肺、心、胃經。
功可潤肺養陰,益胃生津,清心除煩。
李東垣雲:麥冬苦寒,滋燥金而清水源。
《求真》雲:熱血妄行,用此則能即止。
所以,用麥冬旨在滋陰潤肺,滋肺陰以生腎水,肺五行屬金,腎五行屬水,肺金為腎水之母,故麥冬用意一則滋肺陰以清上焦浮火;金生水,助熟地滋肺陰以潛真陽,一舉兩得。
五味子,酸,溫。歸肺、腎、心經。
有斂肺滋腎,生津斂汗,澀精止瀉,寧心安神之功。
本方用五味子,因其能收能補,能收降浮火,補養腎陰。
《經疏》:雲:五味子,主咳逆上氣,則專以肝腎不納,氣不歸元而泛溢上逆者言,得此酸收攝納而逆上自已。
《別錄》雲:《神農本草經》所謂五味子“除熱”,則陰虛內熱得此益陰收攝,而熱自除,與實熱之宜於涼瀉者不同。
《醫學衷中參西錄》雲:惟五味既能斂肺金之耗散,而又收攝腎氣,上下並治。
方中用了麥冬滋陰同時清虛火還不夠,還得把虛火往下收,使虛陽下潛於真陰,故用具有收斂下降的五味子,既取其斂降之性,又取其滋腎寧心之用。
所以,麥冬與五味子搭配:
共同點是:兩者都可滋陰。但前者偏於滋肺陰,後者偏於滋肺陰。
不同優勢在於:麥冬因補而可清虛火,五味子補的同時具有酸味斂降之性。
共奏滋補肺腎之陰,清將上越虛陽之效。
熟地滋陰而粘膩,巴戟天溫補而易助熱,麥冬潤肺陰而清補,五味子滋腎水而斂降,雖然一陰一陽搭配,一清一降相伍,但是滋補及酸澀之藥,容易凝澀氣機,故用通利之茯苓。
茯苓,甘、淡,平。歸心、脾、腎經。
有利水滲溼,健脾,安神之功。
主要用於治療脾虛水溼證,也常用於滋補方中,以佐治滋補藥的滋膩之性,達到補而不滯的效果。
本方用茯苓,即旨在通利三焦水道,防止滋補酸澀藥凝澀氣機,協調上下陰陽,使上逆之陽熱下潛於腎。
正如《辨證錄》雲:“更增之茯苓之前導,則水火同趨,而共安於腎宮”。
《崇原》雲:茯苓位於中土,靈氣上薈,主內外旋轉,上下交通。
所以,這裡用茯苓並不是簡單的健脾祛溼作用。
簡單總結:
上熱下寒的實質其實以上有虛熱、下有真寒多見。多由於真陰虧損,陰不涵陽,虛陽浮越於上,真陽虧虛於下所致。
常用陳士鐸的引火湯加減治療。本方熟地補腎陰,巴戟天補腎陽,一陰一陽,可使陰平陽密而治本;麥冬養肺陰而清補虛火,五味子滋腎水而斂降虛陽;茯苓補中寓通,可使補而不滯,斂而不澀。
諸藥配伍,用藥精簡,旨在引虛火下潛腎中,陰陽同調,肺腎共治,補陰而不滋膩,補陽又不傷陰,使陰有陽生,陽得陰潛,即“陽根於陰,陰根於陽”、“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之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