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反壟斷持續深入,阿里、騰訊、美團等電商網路平臺都先後吃了罰單,連帶網際網路全板塊進入長達半年以上的深度調整,中概網際網路指數回撥幅度超過40%,其中阿里港股最大跌幅接近60%,連帶騰訊最大跌幅也有50%左右,包括一些長線機構投資者也都紛紛出逃,比如在2月份高瓴張磊就清倉了阿里。一時之間,讓市場感覺到中概互聯板塊迎來了二十年來第一次天花板,避之唯恐不及。那麼,是否真的意味中概網際網路凜冬將至?
如果只談理論,肯定會聚訟紛紜,真金白銀的資金流向才是最好的明證。
芒格、橋水等著名機構重倉抄底中概股
截止上週五,橋水基金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2021年三季度持倉報告顯示,橋水買入187萬股阿里巴巴,增持比例高達131%,目前阿里巴巴已升至橋水的第七大重倉股。此外,橋水還加倉了80萬股京東、118.7萬股蔚來汽車、25萬股百度、26.8萬股嗶哩嗶哩,同時新買入近900萬股滴滴。
今年以來,“股神”巴菲特的黃金搭檔、伯克希爾哈撒韋副董事長芒格已兩次出手“抄底”阿里巴巴。今年一季度開始建倉阿里,在3月底的持股數為165320股,以當時的股價計算持倉市值約3750萬美元,佔其投資組合的19%。三季報顯示,芒格再將阿里巴巴的持倉數量增加了82%,使其股票總數達到302060股。不過,由於價格下跌,該公司的頭寸僅從3700萬美元增加到4500萬美元。
與此同時還有一家中國千億私募基金公司也重倉美股中概股,根據美國證監會披露的持倉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三季末,景林資產在美股合計持有33家企業,持有市值為24.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0億元),第一重倉股仍為SEA,重新殺入貝殼,狂買近千萬股至第六大重倉,還抄底了網易、新東方等中概股。
大神投資中概網際網路的底層邏輯
1、橋水達里奧:長線看好中國紅利
近幾年來,橋水基金創始人達里奧曾多次表達看好中國資產的觀點。今年以來,儘管中概股出現劇烈波動,但橋水基創始人達里奧表示,投資者不應該對市場短期波動感到憂慮而賣出中國資產,最終錯過中國經濟發展的紅利。以他為代表的一些價值型投資者認為,投資任何市場都是同時具有風險與回報的,目前投資中概股具有潛在的回報前景。
2、芒格:阿里股價腰斬 抄底正當時
美國分析師認為查理·芒格建倉的時機大機率是在阿里巴巴大跌之後,抄底意圖較為明顯。中國網路龍頭受一些短期政策影響,科技網際網路行業今年出現了一定波動。但從基本面角度來看,核心持倉的公司運營及未來發展仍然有較大投資價值,且大多數限制性政策已落地,後市可看進一步看好。
投資公司Needham分析師文森特·餘(Vincent Yu)稱,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會影響阿里巴巴銷售,將其中國商務業務營收預期下調7%。但文森特·餘預計阿里巴巴會繼續增加新使用者,市場份額也會逐步增長。他認為,阿里巴巴當前股價“非常有吸引力”。
瑞信發研報指出,阿里巴巴收入預期將按年增長32%至2,040億元人民幣。瑞信同時表示,消費放緩和競爭加劇下,阿里長期投資增加,利潤率可能面臨壓力,未來將關注社群團購及淘寶聚划算等新業務,以及平臺互聯逐步推出對GMV及使用者量增長的支援作用,目標價維持“跑贏大市”評級。
巴克萊銀行分析師Jiong Shao表示,“雙十一”的強勁表現緩解了近期市場有關中國消費趨勢疲軟的一些擔憂。自今年早些時候以來,中概股一直承受著很大壓力,許多公司股票價格已經下跌了一半或更多,希望這是中概股持續反彈的開端。
近期,在26名華爾街分析師對阿里巴巴的評級中,有23名分析師給予“買進”評級,2名分析師給予“持有”評級,只有1名分析師給予“賣出”評級。
與此,同時,國內研究機構也對阿里巴巴青眼相待。
中信建投釋出研報預計,阿里巴巴集團2022財年第二季度收入或同比增長27.98%至1984 億元,分板塊看,預計核心商務、雲計算、數媒娛樂、創新及其他收入同比分別增長 29%、25%、13%和 15%。
華泰證券研報認為,阿里巴巴關鍵戰略領域如社群商業平臺、淘特和Lazada,收益處於堅定的投資計劃正處於加速增長期,商品交易總額和使用者基數增長強勁,這將對長期收入和盈利增長構成支撐。雖然阿里巴巴的企業網際網路業務收入短期或面臨阻力,但長期收入和盈利增長前景不受影響,主因是阿里巴巴擁有強大的技術能力,可以有效幫助傳統企業提高運營效率和推進數字化轉型。
3、景林:抓住正確趨勢的加速度
中短期來看:對政策風險已經釋放的公司進入熬底階段,我們對優秀公司未來保持信心。長期來看,對於未來中國的經濟和資本市場,我們依然保持樂觀。市場越是複雜震盪的時候,越需要保持價值投資的理性與客觀,避免被情緒誤導。
對於未來展望:對於民生關係極其重大的房地產、教育、醫療,預計監管可能持續保持較大力度。但對於除此之外的行業,我們並不認為政府監管的目的是為了破壞這些重要行業的未來增長,而是希望創造一個更公平的競爭環境。因此,我們關注監管邊際放鬆帶來優秀公司的中長期機會。
關於網際網路行業:從長期看,網際網路對傳統行業的滲透仍在不斷進行,不斷提升著社會的執行效率;我們也看到直播電商、雲計算、元宇宙等新型細分商業模式的不斷崛起。同時在半導體、新能源等各個國家戰略方向上,網際網路科技公司也在不斷髮力,緊跟時代的主旋律;當前主流網際網路公司的估值並不貴,相比長期我國經濟的發展潛力、網際網路的發展潛力,仍然是非常好的值得長期持有的資產。
總體而言,我們還是要回到投資的本質:觀察未來1-2年的企業盈利情況,以及3-5年的生意模式,要把這些問題想清楚。
給優秀的團隊時間,抓住正確趨勢的加速度。市場的波動,為耐心的長期投資者提供了一個便宜買入好公司的機會。
如何一鍵抄底中概網際網路
這些網際網路龍頭基本沒有在A股上市,主要都在海外市場,其中以美國為最,其次部分在香港,這讓國內普通投資者望洋興嘆,絕大多數人無法購買美股,少部分人可以透過港股通買入,但選股難度不小。這種情況下,如果認同上述大佬的投資邏輯,透過國內跨境ETF來參與就是最好的選擇。
其一、中概網際網路ETF(513050)
從盤面來看,下半年以來,該基金成交量較諸年初增加了4、5倍,日成交額都在10億以上,多時超過20億,日換手率也達5-10%,顯示參與抄底資金明顯增加;同時,自連續下跌到9月創下最低點之後,近期開始明顯反彈,雖然說反轉還嫌太早,但下跌趨勢顯然基本中止。少量抄底參與,或者透過定投介入應該正當其時。
從中概網際網路ETF持股結構來看,均是網路平臺龍頭,雖然反壟斷政策開出了部分罰單,但各家公司的對壟斷地位並不曾動搖,其對客戶大資料的全面壟斷仍然具有贏家通吃的無可替代優勢。儘管客戶增量近乎飽和,網際網路行業到了繁榮期的尾聲,但對高達10億以上存量客戶的深度挖掘卻潛力無窮,以及對傳統產業網際網路+的外延賦值都還處在加速上升期,縱然成長性不如過去20年,但仍然還是未來10年壟斷紅利最大受益者。
目前中概網際網路40倍PE,在歷史上仍然處於較低水平。
高瓴資本張磊認為: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成熟和發展,消費迅速網際網路化,消費網際網路的模式是“贏者通吃”的模式,只要打敗其他競爭對手,成為絕對的老大之後,那就是翻倍賺錢的時候。我們看到的電商,外賣,打車出行以及現在正流行的社群團購,都是消費網際網路化的典型代表;未來將是產業網際網路化,那就是將網際網路的思維和基因植入到各個產業,工廠,商品等各個環節,而這正在迅速發展中,也正是下一個風口。
巴菲特說:“投資的關鍵是考察特定企業的競爭優勢,尤其是這種優勢能否持久。”這些中概網際網路平臺具有全鏈條、深度、數字化等競爭優勢,真正有可能構建一個壁壘,特別是資料來源越獨家、越分散、顆粒度越小,它被複制的難度就越高,在這種情況下公司的價值也就越持久。著眼未來5年、10年的角度看,整體上還是各個行業的龍頭股更有無法取代的競爭優勢。
其二、恆生科技指數ETF(513180)
該基金主要是投資香港上市的網路科技龍頭股,其主要權重股與在美上市的中概網際網路ETF成份股有高度重合,故而,從價值投資角度看,兩者具有較高的關聯度,可以作為備胎。但畢竟還有一些差別,比如後者增加了一些硬體科技企業,另外,香港股市的總體資金量遠不如美股,活躍度與價值發現都會相對落後,需要慎重對待。
但也有好的一面,美股因為濫發美元導致目前總體點位虛高,隨著近期通脹加劇,近期高達6.2%,量化寬鬆已近極限,加息只是遲早的問題,意味著美股深度回撥隨時可能發生,如果發生,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中概網際網路板塊的市場表現。
但恆生指數目前處在上升通道的底部區域,總體估值較低,向下殺跌的空間相對有限,這意味著恆生科技ETF回落的空間會更小,風險也更小。
因此,用恆生科技ETF來抄底中概網際網路仍然有其可取之處,目前基本是左側進場的不錯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