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是我國獨特的民族文化,經過幾千年的文化傳承和上千年的民族遷徙融合形成了南北特色分明的方言文化,方言是一種社會現象,更能代表地區的文化特色。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湖北地區常說的方言詞彙都有哪些,還別說,要是不瞭解你可能還真不知道呢。
1. 嘹亮
字面意思是聲音圓潤而響亮。但在湖北地區方言裡,這個詞還有三個意思:
①明白事理,通情達理,比如:這個老人家別看年紀大了,年輕的時候嘹亮得很吶!同屬西南官話的四川一帶也這樣說,比如:別小瞧他了,人家是面帶豬相,心頭嘹亮!
②聰明,精明,賢惠。湖北大部分地區日常口語,常常拿來形容女子的,比如:這家小媳婦真嘹亮!
③乾淨,整潔。湖北十堰一帶常用語,比如:這家人很嘹亮,屋裡屋外收拾得很乾淨。
2. 細發
在方言裡有兩個意思:
①仔細,精密細緻,比如:你看那師傅木工技術真細發。
②節儉,節省。這個意思用得最廣泛,是鄂西北以及緊挨著的陝南、關中地區的地道方言。
比如:爺爺那個年代細發慣了,現在也捨不得吃也捨不得穿。
3. 挑擔
有些地方也叫“一擔挑”,連襟的俗稱。在我國的民間,姐妹的丈夫,互稱連襟。常見於湖北、四川以及河北南部等地。
這個方言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一家兩個姑娘嫁人,自然有兩個姑爺,那這兩個姑爺是什麼關係呢,那就是挑擔嘛,真是一個絕妙的比喻。
4. 嚼牙巴骨
人生在世無非是說與做,說就要用嘴巴,嘴巴即口,除了說話,就是吃東西。牙齒嚼東西,或啃或咬,天經地義,無可厚非,是人的本能。偏偏有人喜歡亂嚼舌頭,“嚼舌”就是信口開河,胡說八道之意。
因此這個詞語,常常用來形容在背後搬弄是非,無事生非或無謂的爭辯。“牙巴骨”,我猜大概是牙齒與下巴之間的骨頭吧,這個詞看來還是蠻形象的嘛。
5. 踏代
這個詞源於沔陽(今仙桃市)地區,後流傳至湖北其他地區。“踏”,起源於遠古傳說,古人華胥氏腳踩踏雷澤“巨人”足跡而生伏羲。踏即踩,跟足密不可分,“踏”就是“履”的意思,“踏腳”就是“履跡”的意思。因此,仙桃一代至今還有婦女“一踏腳生下了幾個個孩子”的說法。
“代”是指世系的輩分。所以這個詞表示下一代繼承了父母等上一代人的“生理特徵”——外貌、智力、性格、體質等等。所以平日裡經常有長輩笑話自家的孩子真“踏代”,比如:你看,小孫子真是踏他爸的代,一舉一動好像他爸爸呀。
6. 背時
也叫悖時,意思是運氣不好,倒黴。這個詞是湖北大部分地區的日常口語,比如:最近老背時了,幹啥都幹不成。
7. 嗄(shà)是
嘎(gǎ)是
估計懂的老鄉,一看就明白了。我要表達的是,方言“開始”的意思,原諒我沒有找找合適的詞,故用上面的兩個詞語意會。這應該是湖北十堰、宜昌一帶的日常口語,比如:飯菜都在桌上,我們剛嘎是吃;電影嗄是了,別說話了。
8. 夾舌子
方言裡有“夾生飯”的說法,表示水添少了,米飯半生不熟。這個“夾”字很妙,好像是中間有東西,其實是“空”的,比如我們常說的“夾著尾巴做人”。
在湖北十堰、宜昌地區,四川重慶部分地方常常形容某個人說話結巴,吐詞不清,就叫“夾舌子”,此時“夾”讀“jiǎ”,三聲。
比如:長得蠻好看的,沒想到是個夾舌子,可惜嘍!
9. 張巴
哈哈,這個詞在湖北部分地區、貴州和四川某些地方廣泛流傳,有兩個意思:
①大驚小怪,比如:這沒什麼大不了的,你至於這麼張巴嗎?
②形容做事丟三落四的樣子,不如:你一個女孩子,能不能穩重一點,不要成天張裡張巴的。
10. 慣使
這個詞應該是湖北十堰、宜昌地區的常用語吧,小時候老媽要是打我了,外婆就會護著我,並且對老媽說“三歲的娃兒娘慣使”。或許,童年都有一個或幾個“慣使”我們的人吧,無視我們的“無法無天”。
所以,“慣使”字面上是習慣於使用的意思,但在方言裡是“縱容,姑息,溺愛”之意。
比如《水滸傳》第六十四回:“話說蒲東關勝,這人慣使口大刀,英雄蓋世,義勇過人。”
“你看把孩子慣使的,小小年紀就敢頂嘴了。”
好啦,出門在外要是碰到老鄉,脫口一句方言,很快就拉近了彼此的關係,我想,這就是方言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