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在街上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人,走著走著,突然後“呵”的一聲,然後頭一歪,口罩一摘,就往邊上吐了口痰,動靜不小。這種情況是時有發生的,我們一邊感慨於人類素質的參差不齊,一邊只想著快點逃離現場。
大家有沒有想過,這群人到底是什麼情況,怎麼喉嚨裡的痰總是吐不乾淨呢?每次在公共場合都有人吐痰,怎麼,他們是“濃痰生產機”嗎?
其實,人體咳痰,並不是一個正常的現象,大多是因為疾病引起的,之所以沒有感覺到其他不適,是因為疾病或許並不嚴重,接下來就跟大家盤點一下。
喉嚨裡經常有痰,吐不完,怎麼回事?
第一種情況,慢性支氣管炎
慢性支氣管炎是很常見的一種呼吸道疾病,多與一些致病因素的長期密集接觸有關,比如說吸菸、粉塵、煙霧、大氣汙染等等,此外,還有一些病毒、細菌以及過敏原,也會引起慢性支氣管炎,而且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病時間很長,大概會持續三個月以上,更有甚者會咳痰多年。
慢性支氣管炎的症狀還是比較明顯的,在發作的時候,患者會咳嗽、並且伴有喘息,還會讓忍不住咳痰,而這個痰其實就是支氣管的炎性滲出物。
慢性支氣管炎的治療
出現慢性支氣管炎,雖然看似對人體危害不大,就是簡單的咳嗽咳痰,但是不能真的任由其發展,否則真的很難自愈,而且咳個幾年下來,肺都要受不住。因此,我們應該積極對症治療。主要包括鎮咳、祛痰、平喘三個方面,常用藥物包括複方甘草合劑,乙醯半胱氨酸以及茶鹼類藥物。
第二種情況,脾臟虛弱
在中醫上,一直有一種說法,“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就是說脾臟才是生產痰液的器官,而肺部只是負責儲存,運輸出去。因此,雖然我們平時咳痰是從喉嚨嘴巴里出來的,但是真正的根源其實在脾臟。
我們每天吃進去的食物,都需要脾臟來支援運化,食物裡面的水谷精微,以及其他等營養物質,透過脾臟運化,就可以送達全身。
當脾臟功能受到影響,不能夠有效運化了,這還是,體內的水溼就會匯聚成痰,然後儲存到肺裡面,最後別我們咳出來。可以說,只要脾臟一天不調理好,我們體內還會源源不斷形成新痰。
脾臟虛弱主要和體內溼氣有關,當體內溼氣過重,就會導致脾臟負擔增加,更容易形成痰溼。同時,脾臟虛弱的人還會有幾個反應,可以對照看看。
脾虛症狀:①舌苔發白,表面很膩,可以刮下來分泌物;②食慾下降,不想吃飯,而且經常腹痛;③大便溏稀,而且容易黏壁;④精神萎靡,力不從心,多睏倦。
所以,出現以上這幾種現象,或許就能斷定是脾虛在背後搗鬼了,這時候我們應該積極採取策略,有效應對。
脾虛應對策略:①可以去看中醫,醫生會開出一些行氣化溼的藥物;②也可以多吃些去溼氣的食材,比如說薏苡仁,就可以平時煮粥或者煮飯的時候放一點進去;③要少做損傷脾臟的事,包括吃辛辣、生冷的食物,熬夜、過度勞累等,都要注意避免。
關於咳痰的治療,其實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我們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並且堅持下去,總能看到成效。
不過,在這個過程中,或許大家也會遇到一些問題,比如說在公共場合想咳痰的時候,沒帶紙巾,但是又不想做一個沒素質的人,於是就只能把痰嚥下去,然後就開始擔心,會不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影響。
咳出來的痰要是嚥下去了,會有事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得做到痰去哪裡了。
其實嚥下去的痰和我們的食物一樣,都是透過消化道,直接進入到胃裡面了,經過代謝,最後經過小腸、大腸排出。在這個過程中,痰液裡面的很多細菌、有害物質都會被人體免疫系統殺死,並不會對身體健康產生什麼影響。
所以,咳出來的痰要是嚥下去了,並不會有事,當然,養成這種習慣也不行,所以還是建議經常咳痰的人,在身邊多備點紙巾,既方便了自己,也是善待他人的眼睛。
總的來說,喉嚨裡經常有痰,吐不完,可能是慢性支氣管炎引起的,也有可能是脾臟虛弱導致的,這兩種問題都需要積極應對,及時治療。萬一咳出來的痰嚥下去了,也會有事,只要下次記得多帶紙,就能避免這種尷尬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