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張旭,被尊為“草聖”,以狂草名世,給人的印象是:天天醉裡不醒,披頭散髮,癲狂至極,狂塗亂抹寫天書,以發蘸墨不忍睹。其實非也,傳說終歸是傳說,張旭也是正常人。他不僅書法卓有成就,同時他還是一個詩人,是一個地方官,曾經做過常熟尉、金吾長史,至少也是七品朝廷官員,他絕對不是一個整天瘋癲之徒,能在朝廷混個一官半職絕對不是等閒之輩。
從張旭傳世作品中可以看出,張旭也是從漢代張芝和魏晉二王學來的筆法,如《晚復帖》。草書《心經》更有說服力,完全是晉人草法,雖是大草但無狂態。然而由於張旭的作品風格多樣,往往以《古詩四帖》為標杆,風格不同者懷疑偽作,更狂的疑偽作,如《斷千字文》,不狂的也疑偽作,草書《心經》便在其中。
草書《心經》傳為張旭所作,沒有落款,刊於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的《唐宋十二名家法書精選之張旭法書集》,這篇《心經》最早見於《碑刻拔萃》,在其《唐草心經》碑目下也寫明張旭,草書《心經》應該是張旭早期作品,寫的自由奔放,變化多端,氣勢磅礴又法度森嚴,宋代朱長文在《續書斷》對其給予高度評價。
張旭是一個善於創新的書法家,他不滿意足於魏晉草法,他要創造出自己的筆法和草法,所以酒醉後更適合發揮,張旭最狂最野的作品《古詩四帖》、《肚痛帖》、《斷千字文》可能就是醉酒狀態下創作的。草書《心經》才氣和章法上雖比不上以上三帖,但也是一個好草書佳作,尤其是草書入門練習,是一個非常適合的範本,該帖與《李青蓮詩序帖》風格近似,有異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