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 第八章
老林白衣師父的講解
《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帛書原文:《水善利萬物而有靜 居眾人之所惡 故幾於道矣》
老子在道德經裡共說了46次“善”字,而所強調“善”的本意並不是儒家思想“善”字的解釋,所以老子的“善”字在其闡述的本意上應該更接近於“德”字,也就是指“萬物自然的本性”,儒家思想的“德”為了順應“仁義道德”理論已經轉化為“德行與品性”了。而老子將“德”來比喻“水”,之所以要去理解道德經的“上善若水”似乎要先了解什麼是“道”?什麼是“德”?如有這樣的理解下,其“上善若水”應該就是指最高的“德”就應該如“水”一般。
《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應該是說:如水般的“德”是會使萬物有利而不會讓萬物去互相競爭。
帛書原文:《水善利萬物而有靜》
本句應該比較接近老子原意的思想:如水般的“德”是會使萬物有利,而如水般的“德”其萬物本身的心裡平靜的,其主要的思想不止是“不爭”而且還心中“平靜”的看著萬物遵循著“德”而使之有利。人在萬物自然的本性中只有持自己的平靜,才能不至於產生私慾而為了爭奪權利去勾心鬥角。
這就是“有靜”與“不爭”之別!
《處眾人之所惡 故幾於道》
這時如水般的“德”可以平靜的居於眾人都不喜歡低下的地方,所以這個“德”才是最接近於萬物自然的規律。
即使在當時處在低下時的你,當眾人都不喜歡你時,如水般的“德”仍然會在你的心中,但是因為“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本性”,所以此時心中如果仍然具有如水般的“德”,則為人處世還是接近於萬物自然的規律,無所畏懼。
“德”字在甲骨文字形,於左側上下是由一個“∨”與一個“>”組成的,有點表示表示從天而下降的,是來自上天的訊息。在“德”字的右側下面卻畫出一隻“眼睛”,上面再加是一條直線,有表示眼睛有“向天上看去”的意思。那是不是說明“德”字正是接受上天的資訊而來的呢?所以才有點表明天地萬物的自然本性是否都是需要根據著上天指定的自然規律再去為人處事呢?
所以甲骨文的“德”字已經表述了“德”字是來自於說天的訊息,等到了商周時代的金文就在其右下加上了“心”字,這個應該就是不是也表示這個訊息就是存乎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呢?因為加上“心”字後,整個“德”字就已經可以完備的確認來自上天的訊息已經注入在人類的心中了,這個存在於人們的心中“德”字就是應該是人類內心的本性。
所以從甲骨文時期的“德”字發展到金文時期的“德”字應該就是指上天用天道的訊息以心靈之窗的眼睛直達到人心,明顯說明人心自然的本性了。到了小篆時期,“德”字,就變成“彳”加上“直”與“心”,“直”在上面而“心”在下面了。此時的“德”就非常明顯的表示做人處事必須以正直人心為主,不能偏離自然規律下的本性,而現在的“德”字,已經沒有以前的“直心”原意了。
《居善地 心善淵 與善仁 言善信 正善治 事善能 動善時》
如果這個“德”接近於萬物自然的規律時,則人們將會居於善德之地;人心將會積於善德之深處;對待萬物將會表現出善德之仁;言語中將會以善德表現出誠信;為官者將以以善德為治事之本,行事將會以善德為能力出發;行動時將會以善德為動之時機。
帛書原文:《居善地 心善淵 於善天 言善信 政善治 事善能 動善時》
此有不同之處:《於善天 政善治》乃表示如果這個“德”接近於萬物自然的規律時,萬物給予的善德將會來自上天;為政者將以善德為治國之本》。
《夫唯不爭 故無尤》
所以如水般的善德才做到只有謙卑的不爭名奪利,能無過失,不遭兇禍。“不爭”不表示“無為”,道德經最後一句深刻的總結:“為而不爭”!